文華殿朝議勝利閉幕了,但朱慈炅的目的可不是內閣加幾個新人。
小朱走到天啟木工房門口,看看了左右。
“劉伴伴,這裡要改修一下。裡麵父皇的陳設不要動,但收藏起來。前麵設一個小會議室,後麵添幾個書房,讓張介賓先生進宮後就在這裡辦公。最後麵的空地做一個樣品陳列室。”
小朱又認真想了想。
軍機處,不好,太小太搞笑了。
問天閣,切,這又不是要發射火箭。
神機樓,有玄幻味道,可是被人誤會朕把神機營搬到乾清宮怎麼辦。
咦,方伴伴不是把宋應星安置在京了嗎。有了,反正他還沒寫。
“劉伴伴,這裡弄個名字就叫‘天工院’。”
朱慈炅到正殿給老爸上完香,回到西暖閣,老娘已經在等他了。
一進屋就是嚴肅的批鬥:
“你父皇不過留給你一千萬兩,你輕飄飄的就送出去五十五萬。炅兒,你知道娘一個月才用多少嗎?五十五萬兩可以養多少人嗎?你是皇帝,也要節儉過日子。宮裡到處都要用錢啊。”
小朱不滿慈禧太後的小家子氣,另一個慈禧可是以億為單位往外送的。
“娘,這是國事。和你給舅家買牛是兩碼事。”
“哀家不管,這錢不能再給外朝了。”
小朱抬起頭。嗬,太後才當幾天,也學張太後哀家了。你一個農家女出身,再哀家也哀不出威風來。
“好了,孩兒知道了。娘你放心,不會叫他們占便宜的。”
任太後揉揉小朱腦袋:“皇帝你還小,你不知道這些人心裡的算計,可臟了。以後有事啊,彆輕易答應。知道了嗎?”
“知道知道。”
小朱哄好老娘,轉念一想。
對啊,朕也不能隻出不進啊,可彆學五皇叔,把自己搞成窮光蛋。
嗯,新政第一步,搞錢,往死裡搞錢。
“高起潛,滾進來。”
小高正得意的跟門口的方正化吹牛,斜眼都不瞧同在一旁的盧九德。
聞聲一個滑跪就出現在朱慈炅麵前,把朱慈炅反而嚇了一跳。
“陛下,你有啥吩咐?”
“去,找王體乾,把福德、寶和、吉慶、寶源四家主管全叫上。外朝召徐光啟、畢自嚴、張介賓、倪元璐。錦衣衛召衛時忠,駱養性,你和劉若愚也參加。天工院開會。”
天啟爸爸的工作台成了會議桌,方正化特意用墊子給上首禦座加高,使小皇帝坐著也能看到與會之人。
當所有人與皇帝同坐這個明顯不合禮儀的會議開始時,所有人的屁股都是虛坐半懸空的,比站著還難受。
每個人麵前都放著筆墨紙硯,還有一杯景德茶碗沏好的上等貢茶。
徐光啟坐在小皇帝左手邊,以下是畢自嚴,倪元璐,衛時忠,駱養性。
王體乾坐在右手,以下是劉若愚和四家皇店主管。
高起潛單獨一張小桌坐在小皇帝側後,手中握的是天啟大帝的竹筆。
這屬於硬筆,也沾墨,是木工劃線所用。不過今天開始,小高要練習硬筆書法了,因為小皇帝已經決定製作鉛筆了。
張介賓坐在小皇帝對麵,除了方正化,他最坦然,因為這個位置沒有僭越。
方正化則站在小皇帝身邊,做好保護、侍候。
“都彆緊張,諸位參加的可是我大明版的鹽鐵會議。這樣的會議以後還會開很多次,這麼小心翼翼可不行。”
小皇帝朱慈炅儘量模仿著天啟爸爸對臣子的和藹樣子,年幼的臉上透出的摸樣反而叫可愛更合適。
徐光啟和畢自嚴對視了一眼。陛下說的鹽鐵會議,看與會眾人表情,估計都以為是賣鹽賣鐵了,便是二甲進士的倪元璐也是如此。
可是徐畢二人都是高官,畢自嚴入閣前還是戶部官員。所謂鹽鐵會議,核心本質是國家經濟政策會議,那是影響兩千年的國家大政。
可是老夫二人要與一幫閹宦開這樣的會議?兩個人心中都說不出的膈應。
“朕欲擴大國營經濟規模,兩位閣老,給點意見吧。”
朱慈炅也看出來,除了徐畢,都是打醬油的角色。
“陛下,何為國營經濟?”畢自嚴不再拘泥形式了,直接反問。
“就是由國家或者說朕直接控製的商業產業。簡單點來說,就如同皇店。”
“陛下所謂擴大規模是想要再開幾家皇店?”徐光啟也追問,眾太監眼冒金光。
“要是那樣簡單就好了,那樣也配叫鹽鐵會議?我大明的稅收政策不合理,商稅嚴重缺失,國家財政收入早已經入不敷出了。朕的意思是,通過國家產業將商稅收上來,利用國家力量發展工商。”小皇帝自有一套自己的經濟政策。
“大規模官山海?皇上,萬曆朝礦監稅使四出,景德鎮窯戶投昌江者數百。今若複設皇營,臣恐天下遍地如蘇杭機戶般罷梭之變!”畢自嚴看了與會的眾太監,搖搖頭。
“若是戶部直營呢?”小皇帝也知道萬曆礦監的事。
“陛下,臣不知道是誰給陛下的提議,臣以為其心叵測。宋時王安石之青苗法未必不是良法,卻終成害民之法。臣擔心戶部直營隻怕會有更莫測後果。陛下若不知道王安石,臣可以給陛下講講。”
畢自嚴暗歎一口氣,小皇帝聰明伶俐,也不知道戶部哪個官員給皇帝講的,私心大於公心。
“陛下,商事隻是小補,國家正稅還是要以農為本啊。”
徐光啟也不看好所謂國營經濟,更擔心皇帝過於重視商事,忽略農本。
“二位卿家所言朕知曉了,但朕更知道,單靠農事,國家土地養不活我大明人口。發展工商是必須選擇。工商先行,能吸納流民,對穩定國家是必須手段。朕也知道,放任工商發展,必然侵食農本。所以在農商之間必須有一道紅線,確保農本,守護這條紅線就是我大明君臣之責。”
“徐閣老說商事是小補,朕不這麼看,商事應該是大補才是。未來國家稅收能被工商稅收取代,儘免農稅也未嘗不可。聽說徐閣老與西夷有交往,你不妨找他們打聽一下。威尼斯商人和漢堡同盟是怎麼回事,他們是怎麼運作的,另外尼德蘭也就是紅毛夷亦有可取之處。”
“陛下曉西事?”徐光啟眼珠都快掉出來。
“朕比你懂。朕知道大小弗朗機不是一個國家,朕知道紅毛夷也不過彈丸小國,朕還知道丹麥瑞典神聖羅馬法蘭西英格蘭,朕還知道在蒙古以北還有個羅刹國。朕不明白,成吉思汗征服過這些地方,為何沒有人關注記錄。”
小皇帝的神聖一下在兩個閣老中無限拔高。“臣等慚愧!”
小皇帝擺擺小手,“這些不是今日討論的重點。朕找你們來,當然是國家大政,但絕不是我們君臣在這裡翻開史書清談的。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所以,你們反對的理由再充分,也阻止不了朕試試。”
徐光啟拱手,“陛下要如何試?”
“先利用現有資源,改組皇店。”小皇帝看向四個皇店主管太監。
“皇店本就是陛下之業,乃陛下家事,臣等恐不好多言。”畢自嚴可不想跟太監們有交集。
“錯了。朕為天子,家事也是國事,你們內閣要朕開內庫的時候可沒說,內庫是朕家事。”小皇帝小嘴一撇,一臉嘲諷。
徐光啟已經平緩震撼,笑到:“請陛下詳說,臣等願為陛下參詳。”
“朕欲將福德店改組為皇家福德製藥公司,建立多個藥材基地,成藥生產工廠,成藥銷售網絡。將寶和店改組為皇家寶和公司,主要從事奢侈品生產和交易,拍賣等,原福德吉慶兩家生意轉入寶和。將吉慶店改組為皇家吉慶運輸公司,主要從事‘天啟車’的生產,研發,出售和部分應用。將寶源店改組為皇家寶源食品公司,從事食品生產銷售。”
“福德成藥開發生產,可以利用太醫院資源,張先生可以作為顧問指導。成藥可以先研究十種,設十個製藥工坊,每個工坊招製藥女工三百人,就可養活三千戶家庭。至於更上遊的藥材種植,更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寶和除了銷售拍賣也可以從事生產,寶和,也可以讓生活更美好嘛。”
“吉慶,是父皇的遺願,朕欲儘畢生之力將之完善。那就是朕命名的天啟車的生產、銷售和應用。”
小皇帝看著木工房裡未完成的自行車和三輪車,以後沒有這兩名字了,都叫天啟車。天啟爸爸,這算是兒子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至於寶源,朕收到消息,很生氣。魏廠公創辦寶源的目的是維持京師糧食穩定,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你們為了搞錢,搞出什麼‘精米折耗’,對漕糧運營反而儘是破壞,必須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