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孫閣老回京(1 / 1)

推荐阅读:

兩天後,孫承宗回報,天啟“陵成”,大內全麵除服。

朱慈炅的素色暗紋十二章常服正式報銷,那可是價值兩千兩啊,就穿了一個多月。

不過他換上的明黃十二紋章常服同樣價值兩千兩。

朱慈炅其實還是繼承了慈禧太後的“扣”的,他對皇帝服裝花這麼多銀子就相當不爽。

不過,他最近沒機會處理大內經濟了。

雖然他引入玉寧長公主成功化解了“奪權”的麻煩,但一切都是暫時的,表麵的。

張太後沒有奪他的權,還給他加權了。

不過,張太後開始讓王體乾把奏折批紅送慈寧宮了,朝廷的日常事務,已經變為張太後最後拍板了。

王體乾雖然依然有很大的建議權,但不能自作主張了,而且他頭上的人變成了兩個。

張太後批紅決定後,還要送皇帝,給皇帝講為什麼這樣批,當然皇帝的意見也要聽。到目前為止,太後和皇帝還沒有意見相左。但要是哪天意見不一樣,你讓王體乾怎麼辦?

天啟駕崩後,朝政處理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大事報小皇帝。小皇帝很懶的,基本上沒重要的事都不聽,王體乾因此有了很大的自主權。

張太後插手後,批紅變成了張太後,但奏折大事小事都要送小皇帝,要給小皇帝講解。這是張太後的要求,小皇帝和王體乾都沒有辦法。

小皇帝很煩,王體乾很累。

張太後還派了新太監每天過來,給小皇帝講《武宗治國弊政十戒》。也不知道是誰編的,小皇帝有種想打斷人腿的衝動。

新太監是大內太監考試的狀元,叫高時明。

張太後很滿意大內太監試,直接把高時明提拔到了司禮監。

然後,小皇帝就必須每天麵對,王體乾和高時明的輪番轟炸。王體乾還好說,沒啥事兩個人還能聊聊天。可這個高時明聽太後的,每天工作必須完成,年紀輕輕就死板得很。

朱慈炅都有種想賄賂太監的想法了,不過他的財政大權也被奪了。

出手的是他的親娘,薛紅這個小丫頭像母夜叉一樣監管著王之心,把王之心搞得頭大無比。

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不投資怎麼發展,王之心卡慣了下麵,現在他也被人卡了。

王之心隻能來求小皇帝,小皇帝再去哄老娘,買點煤都得請示幾次,嚴重拖垮皇店擴張的節奏。

小皇帝想要推廣蜂窩煤的想法被搞得無疾而終,氣得想罵娘,可那真是親娘啊。

小皇帝十分後悔騎馬了,雖然他根本沒騎,就是坐在上麵,也害得方正化挨了五板子。

不過,兩宮太後都沒有動他的人事任命,事情還不嚴重。

但是孫承宗回到內閣事情就嚴重了。

孫承宗直接把一疊信件扔在黃立極麵前,

“邊軍精銳都在京師跑,宣府,薊鎮,山海關。探親,他們在京師有那麼多親戚嗎?皇上這麼搞,邊防還要不要?”

“稚繩,彆急嘛。”黃立極慢悠悠掏出“靉靆”,架在鼻梁上,隨手拿起一封信,捧到眼前閱讀。

孫承宗都氣炸了,強行製怒,就站在一邊盯著他。

來宗道剛從司禮監回來,這兩天跟黃立極互相瞪眼都不說話。看到孫承宗在黃立極閣房,打了個招呼,“稚繩回來了,先帝陵寢沒出什麼問題吧?”

“沒有。但是,老夫不過離開幾天,你們怎麼看的小皇帝?捅出這麼大的簍子。”孫承宗的聲音很大。

幾個閣老那怕關著門也都聽到了,但沒人出來。張瑞圖甚至偷偷摸摸的藏在門後偷聽,這孫胡子要發飆,內閣又有好戲了。

前幾天的“黃來大戰”已經在外麵傳得有模有樣的了,儼然關公戰秦瓊,可以寫幾百章回了。這次不知道是黃孫大戰,還是孫來大戰,亦或者三國大戰?

孫胡子一臉絡腮,模樣凶猛,不怒自威。黃首輔,大腹便便,心寬體胖。唯有來閣老,須發皆白,精瘦似猴。

孫胡子有身高優勢,黃首輔有體重優勢,來閣老不失靈活,真打起來,絕對好看。

來宗道眉頭一皺,有些不解,“陛下又做了什麼,我怎麼不知道?”

孫承宗兩步出門,“西苑新六衛是怎麼回事?你們不知道?”

哦,還是這件事啊。哼,你回來遲了,內閣都打消停了。來宗道根本不懼孫承宗的氣勢壓迫,能做到閣老的人,就沒有弱者。

“知道。不過這事怎麼處理的,你得問黃首輔。黃首輔覺得我們內閣不能乾涉,不然就都是霍光。”

黃立極放下手中信件,衝門外二人招招手,

“進來坐。小孫,將老夫的九真養生茶給兩位閣老沏上。老夫知道你倆沒有了,老夫這罐是走的王體乾的路子。你們想要,得等陛下登基大典後賞賜。外麵搶不到的,太貴了。”

孫承宗可不客氣,進屋就大馬金刀的坐下。

來宗道稍微猶豫了下,還是帶著對黃立極的恨意進屋了。

小孫就是孫之獬,他很可憐。不過黃立極很喜歡他,尤其是在孫承宗麵前喊小孫,有種意識上的爽感。

翰林院在小皇帝繼位後全數遣出,給原來詹事府的人騰位置。這幫人本來就是從翰林院調去詹事府的,小皇帝繼位,他們又回來了。

曾經的翰林老大錢士升這種有內閣關係的,出來是升官。孫之獬和黃錦這種沒背景的就是降職到中書科,正七品變成了從七品,不過好在可以抱閣老大腿了。

這種事,大明曆史上搞過好幾次,嘉靖時張璁搞過,萬曆時申時行搞過,先帝時魏公公也搞過,現在都搞成傳統了。

來宗道端起茶碗,輕抿一口,嘲諷道:“果然是閹黨走狗,還王體乾的路子。”

黃立極這次沒有發怒,反而有意降火,“子由你過不去了是不是?那天是老夫衝動了,先給你賠不是。”

來宗道哼了一聲,也沒有多話。

“信你也看,這事究竟怎麼處理?”孫承宗不理兩個老頭嘰嘰歪歪,直奔主題。

黃立極依然慢悠悠的喝茶,放下茶碗,微笑道:“不就是幾百個兵,稚繩,你有點小提大作了。”

“幾百?那是家丁!一個能頂十個。”孫承宗雙目圓睜。

“那些家丁是將領的兵還是大明的兵?”黃立極不客氣的反問。

孫承宗愣住了。

來宗道也反應過了,感情是陛下招兵把這些兵頭的家丁吸引過來。嗬嗬,還有這好事,這次要站黃立極。

“如此說來,陛下這新六衛也不是全無好處啊。”

黃立極搖搖頭,“不好說。陛下的錢糧撐得撐不住是個問題,這些邊軍恐怕受不了新六衛的練兵之法,最後還是得回去。”

孫承宗知道自己可能想錯了,但依然擔心,“那邊防怎麼辦?”

黃立極自信的道:“老夫相信暫時少個幾百上千人,不是問題。再說,新六衛成軍了,也可以派出去嘛。”

孫承宗氣勢低了,“老夫主要是擔心邊將不穩啊。家丁少了,他們肯定擔心,必然更加撈錢來養兵,什麼歪招都能使出來。到時,遼餉就會是大問題。新六衛待遇這麼高,可邊軍才是真正在前線的人啊,軍心動蕩要不得。”

“孫閣老的擔心不無道理,明日我要去見陛下。主要是登基大典的事,不過可以順便問問陛下是什麼想法。”黃首輔作了總結。

孫承宗很不滿,你一個快入土的老頭指望一個三歲孩子,你到底是忠臣還孬臣?但他不好多說了。

張瑞圖也很不滿,沒聽到激烈爭吵的聲音。但你們三個開小會就把事情決定了,內閣這麼多人都是擺設嗎?

黃立極是首輔,孫承宗是次輔,來宗道是托孤大臣,可我張瑞圖還是皇帝老師呢。對了,沒有經筵,自己好像是沒啥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