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窺天神鏡(1 / 1)

推荐阅读:

朱慈炅南巡第一日非常緩慢,天沒亮出宮,上午就上船,晚上還在通州。最後被迫下船,要在潞河驛住一晚。

朱慈炅深深體會到了大明皇帝的身不由己,說好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呢?

無聊等待中,朱慈炅召見了通州督糧官王家禎。

曆史上此人此時應該因為寧遠兵變被牽連削籍罷官。多年後起複為兵部侍郎,接替盧象升鎮壓叛亂,又被當年寧遠兵變罪首之一的左良玉等人挖坑,沒乾多久再被罷。

甲申時,他拒絕了李自成的官位,與兒子一起自儘殉國,算是一個“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人才。

朱慈炅早已經不記得這種小卡拉米,但他的官職牽扯到京師甚至整個邊軍的糧儲安全,屬於相當關鍵的人物,所以得到召見。

通州這個督糧官實際就是通州巡撫,但天啟二年不知何故罷了這個職位。在此時的大明,這個職位其實相當重要。王家禎身上不僅是右副都禦史,還有戶部侍郎的加銜,已經算是大明重臣。

曆史上這個位置相當危險,因為朱慈炅的五叔沒糧了就找這個官的麻煩。王家禎之後除了孫承宗短暫兼過,此職就成了重臣們避之不及的瘟神之位。

不過,這次的寧遠兵變,跟錢糧的關係沒有那麼大,雖也有人彈劾過王家禎,但朱慈炅對所有彈章的處置非常奇葩,彈人的通政司就過不了。

離京前,白發蒼蒼的右都禦史曹於汴專門為此事找過兩次朱慈炅,什麼祖製,堵塞言路,因噎廢食之類。反正就算你老爸是被彈章氣死的,你也不能不看彈章。要不是朱慈炅實在太小,曹於汴實在太老,朱慈炅都有一種要暴打老流氓的衝動。

不過,現在好了,有五叔專門看,滿足了二曹變態的懟人心理。雖然信王處置不了,他的五叔惹急眼了真要揍他。

瑞王爺嚴格執行皇帝說的一切人事變動都需要內閣太後一致同意,讓信王先搞定內閣和張太後,這讓信王爺十分苦惱大明現行決策體製的創新僵化和新鮮腐朽。

王家禎見過好幾次朱慈炅,太子時就見過了,但單獨覲見還是第一次,況且,翁鴻業也在。進屋之前,再次整理官服,調整呼吸,清理嗓子。

王家禎背靠的朝中大佬是他的同年張瑞圖張閣老,那可是帝師。隻要張閣老在皇帝麵前提起過自己的名字,自己又給皇帝留下個好印象,那麼一部尚書也不是不可求。要知道,小皇帝可是能甩開內閣直接任命尚書的強硬小皇帝。

一身蟒袍的田維章出來傳他了,王家禎深吸一口氣進到房間,隻恍惚看見上首坐的龍袍小孩就大禮參拜。

“臣戶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督通州漕糧儲運王家禎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炅已經被皇帝出巡的大禮節和大明官員的辦事效率折騰了一天,精神有些不濟。

“平身,王卿請坐。”

王家禎起身,心中竊喜,有座。抬頭時才看清屋中還有徐光啟和周登道,又躬身施禮,才小心的在旁邊空出的一張椅子上搭了半邊屁股。

“王卿,朕剛剛看過倉儲數據,南倉空的就不說了。西倉和中倉加起來還不到60萬石,如果朕沒有記錯,北京月耗二十五萬石,遼東、薊鎮、宣府月調八萬三千石。也就是說,你這裡的糧食隻夠一個多月?”

朱慈炅還記得宮中數據,永樂年間通州一倉之儲就高達一百餘萬石,通州三倉設計是三百五十萬石,便是萬曆年間也有二百六十萬石的記錄。

這個差彆太嚇人了,讓朱慈炅竟然想到了這是不是李自成切斷漕運後的數據,脊背都有些發涼。

王家禎喉結微動,信心滿滿,小皇帝問數據,一知半解的。當即開口解釋:

“陛下,北京月耗二十五萬石實際耗不了這麼多的,主要是官員俸祿消耗,這與實際消耗是有多餘的。便是發二十萬石除了官員不滿,諸王勳貴著急,實際也沒有問題。另外上個月臣這邊是發的三十萬石,寶源收走了部分,北京也還有倉儲,半年內是絕對安全的。”

朱慈炅聞言稍微放心,這個王家禎不錯,知道虛耗數據與實際數據是有區彆的,但是你這不到60萬的貯備是不是還是太少了點?朱慈炅皺著小眉頭聽他繼續說。

“臣這邊現在隻有五十多萬石,主要是熊侍郎帶了一部分去遼東,孫閣老又帶了一部分去陝西。不過內閣在南方以銀換糧已經結束,後續漕糧會源源不斷的送到,並沒有問題。因為陛下南巡,漕糧起運要晚些時候。不過,臣聽聞清江浦那邊的漕船改良不錯,以前隻能運400石,現在可以運600石,所以還是沒有問題的。”

朱慈炅合上文書,小臉更皺了,胖胖的小手指無意識的扣著書案。

原來自己南下還影響到了漕運,這天下的事真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王家禎說的新船,朱慈炅當然知道,這是吳淳夫這個貪官的政績,不過也就一百艘,一次也才多了兩萬石。

漕運是大明北方的命脈啊,怪不得近百年沒有皇帝想動,皇帝出行一趟,基本就相當於打一場大仗,朱慈炅都有點乾脆回京的衝動了。

自己的確太嫩了一點,有些任性,還沒有從全局出發的眼光,辯證唯物主義白學了。

還覺得黃立極才能有限,單單能維持帝國,自己就差人家好遠。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搞,估計比五叔崩得更快。

很多事實側麵了證明黃立極的大局觀其實很不錯的,閣臣中可能隻有劉一燝可以強他一點。唉,這都是天啟爸爸的閣臣啊,自己的呢。

朱慈炅嫌棄的目光瞥了徐光啟一眼,光有眼界不行啊,老徐。

徐光啟忽覺背脊發涼,抬眼正撞上小皇帝若有所思的凝視,莫名其妙的四處張望了一下。自己做什麼了?什麼也沒做啊,你不是查賬嗎?有不認識的字了?這是什麼情況?

徐光啟不怕皇帝,可以一臉問號。王家禎見皇帝半天不語,卻是嚇壞了。

汗水打濕的官服緊貼後背,屁股感覺都不是自己的了,身體前躬得更加厲害。自己說錯了嗎?那句啊,自己據實稟報啊。

“王卿,通州的情況,朕已經了解了。你做的還是不錯的,但還需要努力,朕單從賬本上就能看出損耗太大了。漕軍私賣和胥吏勒索之風必須要嚴厲打擊,必要時通州衛可以調動。袁指揮來了嗎?”

朱慈炅終於開口,直指漕運弊端,這話讓屋中的人都是一陣心驚肉跳。

還是田維章回話,“通州衛指揮正在協助大軍布防和駐留,要傳嗎?”

朱慈炅擺擺手,“沒來就算了,朕有些倦了。王卿在也是一樣,朕提醒你們,安全保衛也一定要上心,不要一查賬就來一場大火。朕這裡是不認的。”

王家禎連忙磕頭,“臣謹記,臣遵旨。”

果然是聖威不可犯啊,也不知道這次覲見成功還是失敗。

朱慈炅回到住宿,任太後已經布置好了一切。不過天色尚早,按例朱慈炅要聽讀會兒書的,王坤已經抱著通鑒等在一邊了,他們想做的是讓皇帝感覺不到出宮的區彆。

“不讀了,朕有些頭暈。”朱慈炅隨便找了個椅子坐下。

任太後臉色頓變,有些慌張,四處張望要找張介賓。

戴著黑綢眼罩的方正化很快摸到皇帝身後,熟練的幫朱慈炅按摩頭部,這個是真盲人按摩。

這時,久不見的邱致中提著一個鐵箱子一瘸一拐的就進來了,滿臉喜氣,自己終於追上皇帝了。

“奴婢叩見萬歲爺。陛下,你要的東西,奴婢做好了。比徐閣老進獻的強無數倍,我們禦用監將其命名為——窺天神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