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跟宋令儀沉默對望良久,久到殷慧幾乎絕望,宋令儀終於有所行動。
她走到殷慧跟前,含笑伸出手。
殷慧看看眼前纖細的手,又看看宋令儀,一臉的不敢置信。
宋令儀仍舊是先前模樣,不過眼神中帶了些鼓勵。
殷慧嘗試著將手抬起,慢慢靠近宋令儀的手掌。
宋令儀主動握著殷慧的手將她扶起:“慧娘,我能助你完成祖父理想,將紀家酒賣遍天下,甚至賣去海外。”
“但在這之前,讓我看看你的本事。”
殷慧激動得無以複加,顫聲道:“公主,民女、民女絕不讓您失望!”
好巧不巧,殷慧離開後,錦繡便帶著殷家的資料來了。
不同於殷慧寥寥幾語,錦繡帶來的資料十分詳細,上麵清楚寫明殷慧是如何在群狼環伺的殷家進入釀酒坊,又是如何在一群看不起她的老師傅中脫穎而出,成為溪山城都有名的釀酒師。
釀出新酒,殷慧又是如何另辟蹊徑打出名聲,從最開始被殷正道忽視,到後來被殷正道打壓,再到如今父女二人分權鼎立,但殷慧的勢頭卻一日大過一日。
聰明又有野心的姑娘,靈魂都閃著光。
宋令儀忽然決定,就算殷慧不能為她所用,她也要儘力推一把。
這樣特彆的女子,合該大放異彩。
“錦繡,王爺已經接手秦家之事,接下來你便盯著殷家,看能不能找出殷家人,尤其是殷正道的把柄。”
“奴婢遵命。”
但宋令儀沒想到,她這一安排並沒能派上用場,殷慧的動作比她想象中更快。
在她離開溪山城的前一天,殷正道納妾了。
錦心說著最新的消息:“那妾室是青樓女子,今年十五歲,及笄之日剛掛牌就被殷正道瞧見,殷正道一見傾心,當即砸下五千兩白銀,將人帶回家。”
宋令儀不免疑惑:“殷正道看著可不像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性子。”
錦心道:“奴婢得知消息後去找過殷姑娘,據殷姑娘所說,那妾室跟殷正道的青梅有八分相似。”
宋令儀懂了,年輕時愛而不得,那姑娘便成了窗前白月光,心間朱砂痣,如今功成名就,可不得彌補當年遺憾?!
就是不知殷正道的青梅得知這事兒以後會不會覺得晦氣?
“公主,奴婢有一猜想,不知當說不當說。”
宋令儀聽到這話很是詫異:“錦心姐姐,你何時也學了這種假模假樣的客套話,竟還拿來跟我說?”
“錦心姐姐”四個字一出,威力無窮。
“是奴婢糊塗了。”錦心拍著額頭慚愧笑道,“奴婢想說殷正道納妾一事,殷惠姑娘似乎早已知情,為此奴婢不免猜測,這事兒或許是殷惠姑娘提前安排。”
“奴婢從錦繡那裡看過殷正道的脈案,他前兩年生了重病,大夫交代儘量不要泄了元陽,可如今嬌妾在懷,此事怕是難以控製……”
殷慧這樣做的原因也很好猜,弄死殷正道,她就能名正言順繼承產業,以她的手段,再加上跟公主似有若無的關係,不怕鎮壓不住殷家一群牛鬼蛇神。
錦心知道公主想要重用殷慧,說話時便有些猶豫,她怕公主覺得她在挑撥。
宋令儀聽到這話後並沒覺得有何不妥。
她隻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了殷慧,原來殷慧早已鋪好路。
如果嬌妾是殷慧準備,那麼殷正道兩年前那場大病是不是人為也未可知。
畢竟正是殷正道病後,殷慧才徹底在父女爭鬥占據上風。
宋令儀把玩著珠串,興致盎然道:“跟錦繡交代一聲,若殷慧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不遺餘力。”
“待商行的皮貨山珍運去京城時,順便帶些紀家的好酒,年前公主府和我爹娘總得各處送禮,今年添上紀家的酒。”
錦心點頭應是:“公主,此事可要聲張?”
“咱們不管,由殷慧自己決定。”
說完殷慧之事,宋令儀轉而說起商行的安排:“我已跟王爺說好,商隊在這月二十五啟程去京城,也給家裡寫了信,讓他們將消息放出去,貨物進京應該能趕上年貨采買的熱潮。”
“錦心,你留在這裡協助福叔,福叔會隨商隊回京,你將商行之事安排妥帖再回長平城。”
“若殷慧在你離開之前成了殷家的主事人,就讓她代管商行。”
冬月二十,宋令儀啟程回長平城。
被解救的百姓已經陸續前往長平城,當地雖有袁彥接應,但她身負使命,也無暇在溪山城過多耽擱。
相較來時,回去的人要少很多,除了宋令儀身邊伺候的人,隻有五百士兵隨行護衛。
不過行李倒是多了不少。
當初抄劉、王、何、杜四家時,糧食、布匹、棉花等物品並沒有入庫,除了安置被解救的百姓時消耗了一些,剩下全被宋令儀打包帶走。
想著年前有不少喜事,她還特意多買了些紅布,新郎新娘的喜服也帶了上百套。
四大家族的鋪子被封,大件的東西宋令儀沒動,她隻挑了不起眼的雜貨鋪,將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針頭線腦之類的東西全部帶走,為此特意多要了五百將士隨行。
周懷瑾還得留守長平城,直到戶部派新任知府來接手為止,因此不能同宋令儀一起走。
客棧裡,周懷瑾將沿路安排一一說與宋令儀聽,說完後不忘確認:“我可有哪些地方沒說明白?”
宋令儀搖頭:“王爺說的十分詳細,我都聽懂了。”
周懷瑾靜了片刻,帶著些期翼道:“那你可有什麼想說的,或有什麼想問的?”
宋令儀抬眸看了眼周懷瑾。
她心中確實有些問題,但是任何人都給不了她答案,隻能自己想清楚。
好在她並不著急。
比起那些縹緲旖旎的心思,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她去做。
她莞爾一笑,明媚歡快,好似晨曦朝陽,點亮了周懷瑾的眼眸。
“王爺安排周全妥帖,我並無問題。”
“令儀就此彆過,萬望王爺珍重,切勿以身試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