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驚鴻在鬆香與墨韻交織的氣息中醒來,素白指尖觸到雲錦被麵上銀絲繡的海棠紋。菱花窗外傳來書頁翻動的沙響,混著少年人清越的咿呀聲——那啞仆阿灼正踩著梯子整理書架,發間沾著不知名的碎花,倒像隻偷藏花果的鬆鼠。
“姑娘醒了?“竹簾卷起時,玄衣男子執卷而入,鎖骨處的海棠刺青隨動作若隱若現。蕭衍將青瓷藥盞擱在紫檀案幾上,碗中褐色湯藥映著朝陽,浮出半片焦黑海棠花瓣。
沈驚鴻突然扣住他手腕,胎記灼得案上《南華經》無風自翻:“郡王昨夜救我,是為沈家還是為前朝?“她指尖劃過對方掌紋,前世記憶如刀劈入腦:二十年前雪夜,少年侍衛背著繈褓中的嬰孩奔逃,鎖骨被追兵烙鐵燙出海棠烙印。
蕭衍反手擒住她腕子,刺青與胎記相觸迸出火星:“為著三百年前,某個小公主火燒觀星台時,拽走了我的玉佩。“他自懷中取出半枚龍紋玉玨,斷裂處竟與沈驚鴻袖中殘玉嚴絲合縫。
琅嬛閣三層雅室內,沈驚鴻望著滿牆古籍蹙眉。這些號稱南梁孤本的《鹽鐵論注疏》《天工開物補遺》,紙張做舊手法拙劣得令她發笑。最離譜當屬那卷《武皇起居注》,竟用明德年的官印蓋在永昌年的桑皮紙上。
“姑娘且看這冊。“阿灼殷勤捧來鎏金匣,比劃著說這是鎮閣之寶。沈驚鴻剛觸到《齊民要術·燼棠篇》,胎記突然灼如烙鐵——泛黃紙頁間浮現幻象:永昌三年暴雨夜,數十黑衣人將典籍投入火海,焦灰中有人拾取未燃儘的殘頁
“此乃前朝禁書複刻本。“蕭衍的灑金扇麵忽然遮住文字,“記載著以海棠灰燼占卜的秘術。“他指尖撫過“燼棠衛“三字時,沈驚鴻看見他瞳孔閃過鎏金色,像極了那夜池中的月影。
閣樓忽傳來喧嘩,有小廝急報:“禮部張大人來查禁書了!“沈驚鴻尚未反應,整個人已被蕭衍攬入暗格。檀木香縈繞的狹小空間裡,他呼吸掃過她耳畔:“三姑娘不妨猜猜,這暗格裡藏過多少皇族秘辛?“
暮色染紅窗欞時,沈驚鴻在廡廊下撞見阿灼。少年正對著一盆枯死海棠比劃手語,見她來了急得跺腳,從袖中掏出塊焦黑木牌,上麵“丙辰科“三字被火舌舔去半邊。
胎記在觸到木牌時驟然發燙,幻象中浮現出貢院大火:無數考卷在烈焰中化為灰蝶,有個青衫書生將木牌塞入牆縫,自己卻倒在了巡考官的刀下。沈驚鴻按住抽痛的額角——這分明是二十年前震驚朝野的科舉舞弊案。
“阿灼在貢院廢井裡撿的?“她拽住少年衣袖。阿灼點頭如搗蒜,又比劃著井底有具白骨,腕上係著褪色的狀元紅綢。
更漏滴到戌時,沈驚鴻攥著木牌推開蕭衍書房的門。燭光下正在摹畫的男人抬頭,宣紙上竟是《燼棠圖》殘卷的臨本,畫中仕女腕間紅斑鮮豔欲滴。
“郡王可知丙辰科冤魂仍在貢院遊蕩?“她將木牌擲在案上,驚起半乾的墨點:“禮部借查禁書之名,實為銷毀科舉舞弊證據——就像他們當年焚毀燼棠衛典籍。“
蕭衍執筆蘸取朱砂,在畫中仕女掌心添了朵海棠:“三姑娘這般聰慧,不妨與我做個交易。“他突然展顏輕笑,燭火在鳳眸中躍成星子:“我助你查科舉舊案,你為我修補《燼棠圖》——用你從異世帶來的技藝。“
子夜的琅嬛閣頂層,沈驚鴻將《齊民要術》殘頁浸入皂角水中。這是她穿越前在實驗室複原古籍的法子,此刻混著蕭衍提供的玉髓粉,竟讓焦糊字跡漸顯:
“燼棠術施者,需取未燼海棠“她正待細看,阿灼突然撞開門,懷中抱著燒焦的木匣。少年急急比劃,說是在貢院牆磚夾層發現的,匣中竟有二十封未寄出的家書。
沈驚鴻展開最舊的那封,泛黃信箋上字跡清雋:“吾妻如晤:今科試題早泄於權貴,愚夫寧觸柱而亡,不敢汙聖賢書“淚痕暈開處,鈐著枚海棠形朱印,與沈驚鴻胎記分毫不差。
閣樓外忽有金戈之聲,蕭衍破窗而入時箭矢正釘在書架上。他將沈驚鴻護在懷中疾退,玄色大氅掃翻燭台,火舌瞬間吞沒桌案。阿灼尖叫著潑水救火,卻誤將墨汁淋了蕭衍滿臉。
“郡王這模樣“沈驚鴻望著眼前“墨麵郎君“,忍笑替他拭去鼻尖墨點:“倒像我家走失的烏雲踏雪貓。“
蕭衍捉住她手腕,就著火光細看胎記:“三姑娘可聽說過?前朝有種貓,專愛在燒焦的典籍裡找魚乾。“他眼底鎏金色愈盛,映出窗外弦月如鉤:“找到第七根魚骨時,就能看見“
話未說完,閣樓轟然坍塌。沈驚鴻在墜落時看見無數燃燒的典籍化作火蝶,蕭衍鎖骨處的刺青在烈焰中綻出血色海棠。混沌間有人在她耳邊歎息,聲似三百年前畫中魂:“第二根魚骨埋在長公主府,你該去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