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在唐朝當神仙 > 第18章 未嘗不可青史留名

第18章 未嘗不可青史留名(1 / 1)

推荐阅读:

江涉從溪邊提起兩尾鱸魚,見到魚離了水,還在猛烈彈蹦,很是有勁,不知老鹿山神這是在哪尋的魚。

想來味道頗佳。

在他身後不遠處,孟浩然和元丹丘已經用石頭和樹枝搭起一個簡易的野灶,點燃柴火。

元丹丘看了看遠處,那正試著用柳條貫魚,神情悠遊,道法高深的仙人。

又瞧了瞧,不遠處,盤膝打坐,一副老神仙模樣的山神。

他低頭,手肘撞了身邊人一下。

與孟浩然一起,把正試圖讓石灶火燃的更猛些的李白圍住。

元丹丘壓低聲音,問他。

“那位……”

“果真是仙人?”

李白大笑,隨即也壓低聲音:“孟夫子,丹丘生,白這次是見得真仙了。”

元丹丘目光閃爍幾下。

緊追著問:“太白,你跟在真仙身邊,都瞧見了什麼?”

都瞧見了什麼……

李白收了笑,想了想。

他同江郎君一起出現在盧家,先是見到了仙人,又見到了障目之術,雙眼不知通了哪個竅,被江先生伸手一撫,變得可以看見鬼神。

更有夢中七日。

他見這十九人度過了四十年。

跟隨著江君和老鹿山神,見到了這十九人是如何得到富貴的,見到他們迎親大禮,得享官位,也見到兵馬來襲,邊釁一啟,人命如鐮刀割草,滔滔奔赴而死,其中就有元丹丘一個。

也見國主之疑,昔日榮華恩寵,一日之間,化作雲煙。

見到盧生的屍骸,被漸漸運出古槐國。

而眾人度過一生,或享受富貴榮華,或守道四十年的地方,居然是個蟻巢,所謂的“鄰國”,可能便是另一顆槐樹下的蟻巢。

見榮華。

見死生。

想了許久。

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回想夢中見聞,李白晃了晃神,還是用之前在夢中不禁問江涉江郎君的那句話,回答元丹丘:

“白有幸。”

“得見死生之命。”

“榮辱之變。”

“俱是在一念之間矣。”

李白說著,望向這山間,這裡是鹿門山的山腳,離襄陽縣城門不遠,從前李白也來過許多次,鹿門山他也和孟夫子爬過許多回。

唯有這次抬眼看去。

隱約可以見到其中異影,一閃而過。

那是山鬼?

或是山間得道了的精魅?

還是野獸?

李白瞧著山野中的異影,眯著眼仔細想要辨認清楚,卻是在難以認清。又緩緩說。

“也有幸。”

“親眼目睹鬼神之說。”

“見到似通人性神而有異的靈獸,見到八百年前的約言,也見到幾息之間,漫山遍野,山花如繡。”

聽到李白說完。

元丹丘呼吸都滯了滯。

“你這……”

他這才注意,抬起腦袋看向鹿門山——

滿山的杜鵑不知何時開了,開的漫山遍野,紅紫色的山花葳蕤盛放,似如天邊雲霞,燦爛萬千。

一陣風吹過,山花翻湧,蔚如雲霞。

杜鵑本是山野常見之花,春夏都有。孟浩然記得,去年此時,也不過零星開了幾朵,偶爾上山能瞧見幾點紅意,便很惹人喜愛了。

他世居襄陽,在鹿門山學道。

卻從未見過這樣開滿整山的奇花。

再想到太白口中說的“死生之命,榮辱之變,一念之間”,又說什麼“鬼神之說,似通人性的靈獸,八百年前之約……”

八百年前。

那還是漢室,正是昭宣中興的時候。

兩人都有些恍惚。

江涉終於把魚簡單處理,拎了上來。方坐下,就見到兩個有些怔住的人,他仔細瞧了一眼,對上兩人的目光,便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

他看向李白。

李白低著腦袋,撥弄著柴火。

江涉笑笑,對山神道。

“魚一條烤著吃,一條做蒸魚。山神以為如何?”

他來這裡很久,許多東西都要自己打理,時間久了,也學會了許多前世人完全不會的東西,比如如何在山野烹調。

山神方才早聽了他們說話。

畢竟聲音壓的再低。

又怎麼能瞞得住這座山川的主人呢?

老鹿山神撫著胡須,瞧著幾個後生呆若木雞,有些怔愣出神的樣子,笑道。

“大妙!”

老鹿山神的魚不知是怎樣照養出來的,味道極鮮,隻需要簡單的調味,香氣便溢散出來了。

魚肉剛離火,有些燙。

咬了一口。

“滋味甚佳。”

“嘶好鮮的魚!”

“先生竟有這樣的手藝。”

……

……

雖說高人說過,今日之事,不足為外人道也。但縣城不大,還是影影綽綽傳出了風訊。

當日在院中的人,除了入夢的十九人外,還有盧家其他的仆役,有縣尊,有縣令帶來的七八個差役,以及幾個聞訊趕來的失蹤者家眷。

如何能讓這麼多人都不說出去?

神仙之事,向來罕有。

發生在自己身邊,更是教人惦念。

就連縣令程誌回到官署,也有些神思未定,麵對著之前批閱到一半的文書,總定不下神,一直想著上午發生的事。

他表妹夫王二說,夢中曆經了四十年,還做了官,醒來竟然已經過了七日。

七日不飲不食,人是怎麼能活下來的?

程誌忍不住思索。

各種念頭越冒越多。越是不想惦念,就越要一直想。

半個時辰下來,也沒看幾頁卷宗。他索性把案卷扔到一邊,使喚小廝回家裡拿兩冊道經來,再拿本《神仙傳》。

這下,讀著裡麵的東西。

就勉強能看進去了。

捧著讀了一會,各種念頭按下葫蘆浮起瓢,程誌按了按額頭,叫來師爺。

把今日所見所聞,說給師爺聽。

末了,道:“我今日方知,襄陽這鹿門山還有個老山神。那山神瞧著對那位先生很是敬重,想來必然是仙道高人。”

又說。

“一夢四十年,醒來世上方過七日,你可聽說過這樣的事?恐怕連《神仙傳》中都未有這樣的見聞。”

《神仙傳》是晉時葛洪所著,描繪了八十四位神仙的傳記,程誌家中有此藏書,之前倒是沒大翻過。

把上午聽來的事講了一遍,縣令意猶未儘,仍在感慨。

“世上竟然有這樣的神仙中人。”

“你說……”

師爺聽了,也麵露詫異。

隔了許久,才回過神來,師爺壓下心中的心潮澎湃,想了想,緩了緩語氣,小心提醒說。

“聽明府此言,這位高人隻是雲遊至此。不定會停留多久。”

“這樣的高人,向來不輕開門徑。”

“難有師徒緣分。”

縣令似被潑了一盆冷水。

“你說的有理。”

“那我……”

師爺見狀,又說:“也可請人撰寫文章,為今日之事寫成一篇賦文,指明為縣尊治下,有此仙遇。如何?”

程誌的眼睛漸漸亮起來。

他喃喃道。

“如此一來。”

“本官未嘗不可青史留名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