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
表麵上一片繁榮昌盛之景,百姓安居樂業,市井間熱鬨非凡。然而,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各方勢力如潛藏於深海的暗流,正激烈湧動,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在都城的西北方向,定國安邦大元帥府巍峨矗立,彰顯著葉家的榮耀與威嚴。葉淩軒,作為大元帥府的世子,自小便在這片府邸中成長。他生得劍眉星目,英氣勃勃,自幼對武學展現出極高的天賦與熱忱。每日天未亮,便能看到他在府中的練武場上揮劍起舞,一招一式雖略顯稚嫩,卻已有了幾分淩厲的氣勢。
大元帥葉正天,看著兒子如此勤奮,心中滿是欣慰。他期望著葉淩軒能繼承自己的衣缽,將來為熙朝繼續守護邊疆,保百姓安寧。葉淩軒不僅在武學上刻苦鑽研,還心懷俠義,常常救助府中一些仆役家的孩子,或是拿出自己的財物救濟附近的貧苦百姓,在眾人眼中,他便是未來葉家的希望之星。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朝堂之上,皇帝龍體欠安,這消息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太子與幾位皇子圍繞著皇位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而葉家,作為朝中手握重兵的顯赫家族,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各方勢力眼中的關鍵棋子。
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清晨,元帥府卻被一片陰霾所籠罩。一隊身著鎧甲、手持利刃的禁軍如潮水般湧入元帥府,將整個府邸團團圍住。葉淩軒正在練武,聽到動靜後,提劍而出,卻看到父親葉正天被幾名禁軍押解著,神色悲憤。
“父親,這是為何?”葉淩軒怒目而視,對著為首的將領喝道。
那將領冷笑一聲,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元帥葉正天意圖叛國,罪大惡極,著即滿門抄斬,以證國法!”
葉淩軒如遭雷擊,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一切。“荒謬!我父親一心為國,何來叛國之說?這其中必有奸人陷害!”他揮舞著手中的劍,欲衝上前去解救父親。
然而,禁軍人數眾多,葉淩軒雖有一身武藝,卻也難以抵擋。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府中的一位忠心護衛,王伯,拚了命地殺到葉淩軒身邊,一把拉住他:“世子,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奴拚死也要護你周全!”
葉淩軒眼中含淚,看著被押走的父親,又看著四周拚死抵抗的府中侍衛,他深知此時不能衝動。在王伯的掩護下,葉淩軒且戰且退,終於突出重圍,逃出了元帥府。
身後,元帥府火光衝天,喊殺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葉淩軒回頭望去,那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如今已陷入一片火海。年僅十歲的他,從此踏上了流亡之路。
逃亡的日子無比艱辛,葉淩軒風餐露宿,常常食不果腹。曾經身為世子的他,從未經曆過如此困苦的生活。但心中那複仇的火焰,支撐著他一步步向前。
在一次流浪途中,葉淩軒來到了一座偏僻的山林。他又餓又累,實在走不動了,便靠著一棵大樹坐下休息。迷迷糊糊間,他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警覺的葉淩軒立刻睜開眼睛,手握住劍柄,警惕地看著四周。
隻見一位身著樸素、白發蒼蒼的老者緩緩走來。老者看到葉淩軒,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溫和的笑容:“孩子,你為何獨自一人在此,如此狼狽?”
葉淩軒猶豫了一下,看著眼前這位和善的老者,不知為何心中竟湧起一股信任之感。他將自己家族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老者。老者聽完,神色凝重,長歎一聲:“唉,世間竟有如此不公之事。看你這孩子,資質出眾且心懷正義,我便傳授你一些基礎武功,希望日後你能為自己和家族討回公道。”
葉淩軒大喜過望,連忙跪地拜師。此後的日子裡,葉淩軒跟隨老者在山林中刻苦修煉。老者傳授的武功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厚的武學道理。葉淩軒每日勤加練習,從最初的生澀,到後來的熟練,他的武藝漸漸有了質的提升。
幾年後,葉淩軒的武藝已有了不小的成就。一天,老者對他說:“孩子,我的本領你已學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路要靠你自己走。聽聞江湖中有個淩雲閣,乃是名門正派,專行俠義之事,你可前往那裡,繼續深造武藝,或許能找到為家族洗冤的機會。”
葉淩軒拜彆老者,帶著心中的信念與期望,踏上了前往淩雲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