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搶先曹操挾天子令諸侯! > 誰站在黃河對麵跳舞,快讓我瞅瞅

誰站在黃河對麵跳舞,快讓我瞅瞅(1 / 1)

推荐阅读:

“主公竟然有如此智略,當真是讓末將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徐晃在最初以為楊奉隻是一介武夫,攻占洛陽之後發現楊奉還稍有謀略,而直到現在,徐晃才發自內心確信楊奉還是一名大才。

“文武兼備,智勇雙全,隻有這種人才值得我徐晃一生追隨,以往還想著投奔曹阿瞞,我真是眼拙矣。”

想到這裡,徐晃竟感受到瞳孔有些濕潤,但很快又被壓製下去。

“我楊奉現已下定決心,今日就召集全城工匠以及軍中能人,將這冊中之稿變為實物,之後再統一列裝以增強吾軍士卒戰力。”

說乾就乾,這是楊奉的一貫宗旨。

而且無論是諸葛連弩還是投石機,他們的主要材料就是木材,在這河南尹周遭,可能連樹皮都缺,但絕對不缺木頭。

楊奉就不信,自己把原稿都給他們了,這群木匠照著照著抄都能弄錯?

“公明,正巧我要去河內尋大司馬商談軍務,這洛陽城也需得有人鎮守,那這任務便交由你和軍需官吧,換作他人我也不放心。”

或是錯覺,亦或者是第六感,楊奉總感到洛陽城近日不太安分,但又說不準到底是為何。

莫非是提心吊膽嚇出幻覺了?怪哉,怪哉!

“咳咳,你們二人定要好好合作,希望等到我歸來之時,你們能拿出嶄新成果來。”

“好了,我就說這麼多,接下來準備處理河內之事!”

楊奉突然話鋒一轉,拿出方才漢獻帝派人送來的詔書,緩緩呈開在眾人麵前。

盯著上麵明晃晃的“虎威將軍”四個大字,有一些都尉眼中直冒金光,那可是他們的畢生夙願,闖蕩半載,不求什麼正號將軍,雜牌將軍也行啊。

“怎麼,看這樣子你們也想要嗎?”楊奉看見有人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頗有其味的詢問起席下眾人。

“想,想啊。”

“大將軍,我可太想了!”很顯然,除了徐晃這個正號將軍之外,其他人都激動的不得了。

雖說天子勢威,漢朝沒落,但這種名號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哼!想?想什麼?一個個都急著這麼快去找死嗎?

楊奉突然猛一拍桌案,剛剛還亂作一團的眾人瞬間冷靜下來。

對呀,他們此刻才想起——這詔書分明是要楊醜命的呀,方才得瑟個什麼勁,真的是…

“但眾位莫急,是你的一直都是你的,彆人想搶也搶不走,等到日後大家有了功績,我自會奏請聖上降下諭旨,到那時這將軍名號還不是隨你們挑。”

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糖,這是楊奉擅長的手法,而師傅呢?自然是他當初實習時遇到的老板了,想起來這都是淚呀…

“常言道遲則生亂,所以此去河內我就不打算休整了,準備立刻起兵動身。”

但原先跟隨楊奉從轘轅關回來的弟兄,如今一個個早已精疲力儘,不知道癱倒在哪一個席榻之上。

思索片刻,楊奉決定帶走之前留守洛陽城內的兵馬。

留守洛陽者原本有四千人,但其中也有一些是技術型人才,還得留給徐晃和軍需官,如此一來便隻剩下了三千之眾。

“主公,這三千人是不是有點太少了,要是此計敗露,那張揚狗急跳牆,如何可辦?”

大夥聽到楊奉出征竟然隻帶三千兵馬,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搶著要和楊奉一同前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次本就是行驅虎吞狼之策,帶的兵馬太多,反倒會引起他人猜疑。”

“好了好了,你們快去將人給我召集過來,不要在這裡煩我了,讓我歇歇!”

楊奉自打進洛陽,東距曹操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現在已經困到了眼睛一閉就能長眠的地步。

“真是累壞了我呀,縱觀天下諸侯哪一個有我辛勞?”

當然,劉大耳朵除外,那個魅魔每天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甚至還不忘帶上民眾一起,誰能比得過他呀?

……

“呲啦~”

正處在冥冥昏睡之中的楊奉,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似乎有一道陽光直戳他的雙眼。

有名親衛伸出矛戈撥開簾帳,又將簾子掛起,讓外麵清晨的朝氣湧入帳中。

“主公?主公!三千兵馬和七日的糧食輜重皆已準備妥當。”

“呃…啊,公明啊,你先去帳外等待,我這就立刻出來。”

楊奉用手使勁拍了拍自己的麵龐,儘最大可能抹去這濃濃的睡意,目光所視,那頭常騎在身下的老夥計也早已等在了門口。

一步兩步,楊奉重新打起精神,整理好甲胄緩緩踱出帳外,隻一下便躍上馬背。

“主公,此去河內定要十分小心,萬萬不可疏忽大意,如遇不測可速速遣使回報,末將一定率軍來援!”

“公明且放心,不出數日,我便能凱旋而歸。”

被席卷在大軍人流之中的楊奉,一手拎著韁繩,一手舞著馬鞭,身軀隨著戰馬的步伐一搖一晃駛向遠方。

說實話,楊奉這次領兵出征,沒有了徐晃待在身邊,說不緊張那都是假的,但總得鼓起勇氣,畢竟世上哪有知難而退的道理…

“你們說孟津口什麼時候到呀?”

“已經走了數個時辰了,應該快了,也不知道陛下和大將軍是怎麼想的,就這麼個小差事還要出動這麼多人。”

與滿心焦慮的楊奉不同,那三千名士兵此時滿腹狐疑,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送一紙詔書卻要派這麼多人去,實在有點小題大做。

實則為了防止事情泄露,有人外出告密,所以誅楊醜斬張揚的計劃,隻有他們內部都尉以上者知道。

“都不要再嚷嚷了,大將軍說什麼你們照聽就是了,哪這麼多廢話?”楊奉出行時身邊跟了一名步兵都尉,隻是兩大鞭子便立刻讓亂糟糟的人群安靜下來。

河內郡位於黃河以北,而洛陽卻位於黃河以南,兩者欲要相通必渡黃河,為了使雙方來往便利,所以特設“孟津口”。

這孟津口位於黃河中下遊分界點,是洛陽北部的關鍵渡口,曆史上多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而在三國時期,孟津作為黃河渡口,既是軍事集結地,也是水陸交通樞紐,連接中原與北方疆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理優勢。

“瞧,那是不是黃河?”

楊奉駕著快馬衝向人群最前方,舉目眺望,隻感覺有水汽映上臉龐。

秋日荀荀,黃河依舊氣勢不減,雖沒有夏季那麼勢大,卻依舊翻騰不斷,浪高數丈,裹脅著黃土高原上的泥沙奔騰而過,隻留下滿地的黃色淤泥沉寂其中。

但又因此處河道漸寬、流速降低,具備天然的洪水緩衝條件,所以還遠遠沒有到達決口的風險,楊奉的大軍可以安然乘船度過。

望著眼前的這一切,望著孟津口,楊奉忍不住想起當初上學時,老師教過的古詩。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這貌似是王維所寫,但後段內容卻已記不太清。

“寄書家中否?哎~也不知這些將士的家人們生活如何,這原身的父母今又現居何處,怕是早已死在這兵荒馬亂之中吧…”

正當楊奉感心悲傷之時,一句呐喊再次將他的魂神,拉回到這殘酷現實之中。

“大將軍,大將軍!對麵是不是有人舉著大旗在搖晃呀?”

“你說什麼?風浪太大我聽不清,是誰舉著大旗在跳舞?”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