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黃啟明院士在給藍軍指揮係新學員講課時,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黃啟明院士的臉瞬間黑如鍋底,鼻孔裡噴出的氣,仿佛能點燃一張a4紙。
“小插曲?”
他重重哼了一聲。
“徐副院長,你說得太輕描淡寫了。”
“一個剛入學的新兵蛋子,在我的課上,公然推翻我的結論,而且是兩個。”
“簡直是無法無天,目無尊長。”
黃院士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都快飆到對麵領導的茶杯裡。
“這種學員,必須嚴懲。不嚴懲,不足以正校風,不足以平我心頭之…咳,不足以維護學術的嚴肅性。”
他差點把“心頭之恨”說出來,還好及時刹住了車。
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校領導推了推眼鏡,附和道:“黃院士言之有理。”
“軍校學員,首重紀律。”
“課堂之上,質疑師長,擾亂秩序,確實不像話。”
另一位領導也點頭:“嗯,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方式方法太欠妥當了。”
“這已經不是學術探討的範疇,這是挑戰權威,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
會議室裡的溫度,似乎又降了幾度。
大部分領導的臉色,都寫滿了對那個“惹禍精”的不滿。
黃啟明院士見狀,心中稍定,再次加碼:“我建議,至少給他一個記大過處分,取消所有評優資格。”
“並且,全校通報批評,以儆效尤。”
“附議。”
“同意黃院士的意見。”
一時間,附和聲此起彼伏。
徐正海副院長依舊是那副溫和的表情,他等眾人聲音稍歇,才不緊不慢地開口。
“各位領導,先彆急著下定論。”
“我們不妨先聽聽,那位小劉同學,究竟反駁了黃院士哪些觀點,以及他的理由是什麼。”
黃啟明冷笑:“理由?歪理邪說罷了。”
徐正海沒理他,繼續說道:“黃院士課上提出的第一個觀點是,藍軍的最高目標,就是給予紅方致命一擊,要像一把真正的尖刀。”
“小劉同學認為,藍軍的根本目的是檢測紅軍、評估紅軍,充當紅軍的磨刀石與陪練員,而不是真的要‘弄死’紅軍。”
這話一出,會議室裡有幾位領導的眉頭,幾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徐正海繼續:“他還舉了個例子,說如果藍軍真的次次都把紅軍打得落花流水,那演習的評估意義何在?紅軍的信心何在?”
“第二個觀點,黃院士強調藍軍要無限貼近、百分百模仿我們的潛在對手,尤其是外軍。”
“小劉同學認為,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是唯一追求。”
“他說,如果隻是模仿,那我們永遠都跟在彆人屁股後麵跑。”
“藍軍更應該在戰術戰法上大膽創新,甚至搞出一些外軍都沒有的‘騷操作’,出奇製勝,才能更好地檢驗紅軍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會議室裡,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安靜。
之前還義憤填膺的幾位領導,此刻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
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裡都多了一絲驚訝與思索。
其中一位一直沉默不語的院領導,此刻開口了,聲音沉穩。
“這個學員,叫什麼名字?”
徐正海答道:“劉陪陽。”
“劉陪陽?”
突然,一位負責學員檔案的領導猛地一拍大腿。
“我想起來了,劉陪陽,不就是今年那個以新學員身份,就榮立個人一等功的那個兵嗎?”
“什麼?一等功?”
“新學員拿一等功?”
這下,會議室裡是真的炸了鍋。
一等功是什麼概念?
在和平年代,那是堪比戰爭時期扛著炸藥包炸碉堡的榮譽。
一個剛入學的毛頭小子,居然有這種榮譽傍身?
黃啟明院士的臉色,瞬間變得五彩斑斕,比調色盤還精彩。
他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卻發現喉嚨像是被堵住了一樣。
這小子,背景這麼硬的嗎?
不對,這不是背景硬,這是實力太硬了。
可他依舊梗著脖子:“就算他立過功,也不能功過相抵。”
“課堂紀律必須維護,我的學術權威不容挑釁。”
幾位之前附和他的領導,此刻卻有些猶豫了。
一個敢於質疑權威,並且能拿出新鮮觀點的一等功臣,這分量可不一樣了。
就在這時,會議桌的末端,幾位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專家,一直閉目養神,此刻卻緩緩睜開了眼睛。
其中一位資格最老,據說是軍校的“定海神針”級人物,輕輕咳嗽了一聲。
“咳咳。”
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老專家慢悠悠地說道:“黃院士啊,年輕人有點銳氣,是好事嘛。”
“至於他說的那些觀點,老頭子我聽著,倒覺得有幾分道理。”
另一位老專家也接話:“是啊,藍軍藍軍,說到底,是紅軍的‘陪練’。”
“如果陪練比主家還想著怎麼一招ko對方,那這個陪練,是不是有點喧賓奪主了?”
第三位老專家扶了扶老花鏡:“還有那個模仿外軍的說法。”
“我們研究外軍,學習外軍,是為了超越外軍,而不是把自己變成外軍的複製品。”
“如果藍軍隻知道模仿,那紅軍演練的,不就是如何打昨天的戰爭嗎?”
“我們自己的創新在哪裡?我們自己的特色在哪裡?”
老專家們你一言我一語,聲音不大,卻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黃啟明院士的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他想反駁,卻發現這些老專家說的話,他根本反駁不了。
因為,他們說的,才是真正站在戰略高度思考問題的。
會議室裡的其他領導,臉上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啊,他們之前怎麼就鑽了牛角尖,光想著維護所謂的紀律與權威了呢?
老專家深深吸了一口氣,眼神裡閃過一絲精光。
他看向徐正海:“這個劉陪陽,他的具體功績是什麼?”
徐正海早有準備,立刻回答:劉陪陽同誌在原部隊服役期間,於一次重大軍事演習中,作為基層戰士,大膽獻策,其提出的創新戰術,被指揮部采納,並成功扭轉了演習態勢,為我方取得壓倒性勝利立下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