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觸感(1 / 1)

推荐阅读:

林母張張嘴,轉過身去。

“營長!”

李洪軍從遠處開車過來,特沒眼力見地朝兩人敬禮。

“咳。”楚明舟輕咳一聲,立馬收回手,一本正經地背到身後,“走吧。”

“是,營長。”

李洪軍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壞了營長的好事,撓了撓頭。

林安安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心裡像揣了隻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林母輕笑出聲,“哎呀,彆愣著了,趕緊上車吧。”

車子緩緩啟動,朝著軍區大院駛去。

楚明舟望著窗外,看似在看風景,可心裡卻還殘留著剛剛指尖觸碰,那柔軟又冰涼的觸感,讓他思緒紛亂。

把林安安跟林母送到家,楚明舟就直接去部隊了。

霧化器的事迫在眉睫,得抓緊打申請,立馬就年底了,就怕耽誤事。

林安安托著腮坐在正廳裡,在想錢的事。

加上霧化器的使用費,這一個月打底得一百多,一年就得一千多。

這會可不準做生意,私人做買賣那就是投機倒把,得坐牢的。

工作吧,她是有學曆,就算按分配,也能分配到不錯的工作。

但她身體條件不允許,有班沒命上……

再說,什麼工作能達到一個月百來塊錢的工資?

“安安,媽帶小蘭去買菜了。”

“好,注意安全。”

“鍋裡給你燉了冰糖雪梨,你一會自己喝啊!”

“好的。”

林安安又坐了一會,想起原主寫的那些書來。

‘噔噔噔’往房間跑,在櫃子裡翻出一大遝手稿。

林安安坐在炕桌前,小心翼翼地翻看著,用指腹輕輕撫平紙箱,很輕柔。

她發現原主寫得很好,故事構思巧妙,情節引人入勝,要是能把這些手稿整理好,投稿給出版社,倒是很不錯的選擇。

林安安一邊看著,按照不同的類型和風格大致分類整理了一下。

她忙活了好一會兒,將那些故事分成了幾類。

有知青文學類,描寫了知青下鄉後的生活,展現了他們在特殊時期的追求和夢想,比較寫實,很接地氣。

有曆史與社會變革類,是圍繞著當代社會變革和重大曆史事件展開的創作,通過個人或群體來反映時代變遷,能使讀者從中感受到曆史的脈搏,側麵展現了華國社會發展變化。

筆力夠硬,寫出了難得的情懷感!

還有成長勵誌類,講述了一對夫妻的奮鬥史,反映了七十年代巨大變革後,普通人在浪潮裡的拚搏故事,其中還帶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直麵講述著革命友誼的愛情。

描寫很大膽,對這會的人來說,絕對是硬貨!

怪不得蔣彤能靠著這些稿子一舉成名,成為華國知名作家。

林安安沉思片刻,起身去找了紙筆。

“得抽空去買紙筆才行,這也太差了……”

整個家翻遍了,就找到一小節鉛筆,還是筆頭都鈍了的。

她拿起其中一篇故事,一邊讀一邊思考著,哪裡還需要修改潤色,讓故事更加完美,更符合當下讀者的口味和出版社的要求。

蔣彤能用原稿達到知名作者的程度。

那經過林安安這二十一世紀高材生的修改後……這文的成就,可就不好估量了。

她拿著那截筆頭塗塗畫畫,把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都改了改,比如某些情節的銜接不夠流暢,或是人物的心理描寫還可以再細膩些等等。

雖然條件有限,卻勝在她思路清晰。

正專注地思考著,林母和楚明蘭買菜回來了。

林母見林安安正坐在炕桌上寫字,沒說什麼,輕輕把門帶上,就去做飯了。

這會寫書真是純手寫,既不方便,又很勞神。

沒好的紙筆不說,連個像樣的書桌都沒有……

“安安吃飯了。”

“來了。”

林安安放下筆,起身活動了下有些僵硬的身體。

飯桌上已經擺好了幾盤熱氣騰騰的飯菜,楚明舟也回來了。

“嫂子,快來坐呀。”

楚明蘭給林安安打了碗湯,看著她的眼睛又亮亮的。

不用說,肯定又是她做的。

“謝謝小蘭,這湯可真棒。”

楚明蘭抿唇笑,小臉都快紅紫了。

“霧化器的事,麗華姐已經安排了,不出差錯的話,每周三你都能去使用。”

林安安一聽,臉上立刻露出了驚喜的神色,“真的呀,那太好了。”

林母也笑了,那誇人誇得是毫無違和感,“這麗華真是好人,熱心腸,這事兒辦得可太及時了。”

“嗯,後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跟她說。”

林安安心裡滿是感激。

想到書籍出版的問題,林安安又向楚明舟打聽了一下,“大西北有新華社嗎?”

“嗯?”

林安安突然問起新華社,連楚明舟都頓了頓,“嗯,有,西北新華社前身是第一野戰軍總分社,很有資曆。”

“離我們這遠嗎?”

“不遠,坐公交大概二十分鐘,怎麼了?”

“沒什麼,就隨便問問。另外……我們這有新華書店嗎?或者比較好的書店,我想去買幾本書。”

出版書可不是小事,沒準信之前林安安也不敢亂說,就先打聽打聽,想著把稿子都整理完了,再去看看情況。

楚明舟點點頭,“嗯,新華書店是有的,新開業不久。周六我可以帶你去。”

確定了新華書店也有,林安安開心了,笑著點頭道:“好的,周六?那就後天,沒問題。”

林母在心裡也算了算時間,“離過年還有十九天,媽得回去了,要不這年都沒法過了。還得回村殺豬、打年糕、做米糕”

她是掰著指頭數,越數事越多,越數心越慌。

沒辦法,農村人就這樣,過年是最大的節,半點都馬虎不得。

今年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已經夠讓人難受了,這年還是得去準備好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