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評分:
唐高祖李淵:86
唐太宗李世民:99
唐高宗李治:88
唐中宗李顯:32
唐少帝李重茂:26
唐睿宗李旦:48
武周武則天:58
唐玄宗李隆基:62
唐肅宗李亨:35
唐代宗李豫:71
唐德宗李適:45
唐順宗李誦:43
唐憲宗李純:85
唐穆宗李恒:32
唐敬宗李湛:29
唐文宗李昂:44
唐武宗李炎:86
唐宣宗李忱:63
唐懿宗李漼:28
唐僖宗李儇:25
唐昭宗李曄:44
唐哀帝李拀:35】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唐:隻要你足夠強大,就算是草原的可汗都能夠給你跳舞。
宋:真的嗎?真的有這種事?」
「四方賓服,萬國來朝!二鳳真的是太厲害了!」
「有人17歲熬夜打遊戲,有人17歲帶兵起義。」
「李世民,皇帝裡最無可爭議的綜合能力第1人!」
「畢竟是能把彆人打到叫天可汗的皇帝。」
「李世民一生都在奮鬥,從雁門之圍,計退突厥,救隋煬帝。到虎牢關之戰,一戰滅兩國,擒二王。再到開創貞觀之治,橫掃東亞乃至中亞。臨終前滅龜茲國,收服於闐國,唐朝疆域擴張到帕米爾高原。一人武功超過了西漢東漢帝王總和。但凡看過史書,都可以知道李世民一生沒有任何懈怠。親征高句麗後,重病纏身,油儘燈枯下,李世民才開始吃丹藥緩解病痛。綜合能力皆是登峰造極的帝王,他的去世不僅是唐朝的損失,也是華夏文明的巨大損失。」
「無論看多少遍都會讓人感歎安史之亂前的漢唐盛世是多麼的偉大,那是一個一旦讓人提起就忍不住驕傲的朝代,當時無論是國力、文化還是經濟都是獨一無二,萬國皆來朝,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巨唐!」
「巨唐,我們為什麼會稱之為巨唐?因為在兩位皇帝先後被殺,九位皇子被勒死,30多位大臣被拋屍黃河,皇氏幾乎被滅門,隻剩下一口氣的時候,唐朝還硬生生的熬死了吐蕃,消滅了回鶻,打崩了南詔,仇全報了,最後才咽的氣。」
「國都六陷,說明被奪回來了五次,天子九遷,說明遷回來了八次,汴京淪陷一次,就叫做靖康恥。」
「每次想起開元盛世,我都感到一陣惋惜,安史之亂給大唐帶來的破壞,可謂是空前絕後,差點滅國,人煙斷絕,千裡蕭條,不敢想象到底死了多少人。」
「也許正如杜甫所寫“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但凡李隆基少活20年,說不定他就會被評為李世民再世!就是可惜,活得太長,證明了純廢物一個,一個安史之亂就把他打得丟盔卸甲,如果是李世民,天下誰人敢反?」
「反李世民的人多了去了,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李承乾好吧?」
「說到李承乾我就很好奇了,他一個太子,明明都已經是準皇帝了,為什麼還要搞出謀反這種騷操作來影響自己的儲君地位?」
「你眼裡的太子:將來早晚能接班,為啥要造反?
實際上的太子:隻能做最後亡命一搏了,再不造反自己就要被送上斷頭台了。
皇帝和太子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這是皇權自帶的係統性缺陷。
——權力,會讓人徹底失去人性,變成披著人皮的禽獸。」
「法國有人向戴高樂提議設立副總統,戴高樂問:這個副總統平時做什麼?等著我死嗎?」
「李承乾謀反,李世民得負九成責任。」
「代入李成乾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很悲哀,因為他查了查曆史,發現上一個平安從太子過渡到皇帝的人,居然是500年前的司馬衷,那個傻子皇帝。」
「李承乾:我翻開這曆史一查,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父慈子孝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太子不得皇位。」
「我要是李承乾,我就會腰間掛著青雀的頭,手舉著長孫皇後的靈位,穿著李淵賜給的皇太孫冕服,頭係三尺白綾,跑到上早朝的大殿上,嘴裡大喊“我寧願死也不做第二個大伯,母親,父親不愛我,兒臣要去找您了。”
然後就開始上吊,我就看他李世民怎麼辦。」
「劉據:好樣的,沒丟份兒!」
「楊勇:對,精神點!」
「李淵:“喲喲喲,這不是咱世民嗎?怎麼,你兒子也謀反啊?”(大荒囚天指→小醜)」
「據統計,中國曆史上一共冊封過166位太子,其中成功繼位的隻有91人,成功率548%,勉強超過一半。
其中甚至包括像李世民、楊廣這種,靠著太子身份過渡的。」
「曆史上估計除了朱標這位太子爺以外,沒有一個太子不是提心吊膽的,可能還有一個朱厚照,畢竟他是獨子,稍微好點。」
……
清朝。
對於唐朝的曆史,胤礽早有了解。
所以對那些唐朝皇帝的評分絲毫沒有興趣,他更在意的是那句:
——曆史上一共冊封過166位太子,其中成功繼位的隻有91人,成功率548%,勉強超過一半。
自己在太子之位上已經坐了30餘年,可父皇卻遲遲沒有仙去。
甚至多次有意廢除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75位最終沒有登上皇位的太子裡,該不會就有我吧?
胤礽惶恐不安。
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擔憂。
其他時空,同樣也身在太子之位卻還未繼承皇位的太子們,也惶恐不已。
……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這邊,當他看到自己的評分居然隻有62這個不上不下的分數後,感覺有點失落。
自己好歹也是創建了一個大唐盛世的皇帝,評分怎會如此平平無奇?
再往後看,發現有人在惋惜唐朝曆史經曆了安史之亂後由盛轉衰了。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天底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哪有不衰的王朝?
就算是先祖李世民所創建的貞觀之治不也有衰敗的一天嗎?
還不是靠自己力挽狂瀾。
讓大唐再度中興了?
要怪就隻能怪自己的不知道哪個後人能力太差,連個安史之亂都解決不了吧。
……
……
……
——什麼!?你說那個解決不了的人是我?
唐玄宗忽然瞳孔大睜,震驚異常。
安史之亂是在自己在位期間爆發的!?
死的人數之多,還差點導致滅國!
那得死多少人?
幾十萬?
還是幾百萬?
總不能是上千萬吧!?
哎呀,這些後人是怎麼搞的?
談起安史之亂,又不告訴朕安史之亂是怎麼爆發的,讓朕好有個防備呀!
……
另一時空的李世民。
當他看到皇帝評分出現的那一刻。
第一時間便將目光聚集在了自己的名字上。
——唐太宗李世民:評分99!!!
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
他忍不住呼吸急促。
這分數,遠遠超乎了他的預料!
不但超過了秦皇漢武!
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偶像漢文帝!!!
僅01分之差,就能夠拿到滿分。
而且更讓他感到震驚且興奮的是,這些生活在後世享受著便利出行,高產糧食,誇張建築,強橫武器的後人談起他和他的盛世大唐時,竟然都帶著一股尊崇的語氣。
這遠遠超乎了他的預料。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忍不住發出了爽朗愉悅的大笑聲。
可在笑了好一會後,他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奇怪。
這種時候不應該有幾個大臣站出來拍幾下自己的馬屁。
好襯托一下氣氛的嗎?
怎麼台下一個聲音都沒有?
李世民朝下方群臣望去,發現他們一個個都不知道為何,正麵色詭異的看著自己。
魏征如此也就算了,偏偏連房玄齡、長孫無忌這幾個心腹大臣也同樣如此。
這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好奇著,抬頭繼續看向上麵的皇帝評分。
——唐高祖李淵:86
老爹都有這個評分,合情合理,畢竟他也為大唐做出了不少貢獻。
——唐高宗李治:88
嗯,虎父無犬子,雉奴能有這個評分,說明我教育的好……
不對!
李治!?
為什麼在自己之後,繼承皇位的人會是他?
繼承皇位的人不應該是太子李承乾嗎?
就算不是李承乾,那也應該是李泰或李恪啊。
雉奴如今已16歲,但無論是聰慧還是果敢。
能力都不如他的哥哥們。
太子之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當啊!
莫非他效仿自己當年玄武門之變了?
那更不可能了。
先不提李治有沒有這個膽,單單是自己在位期間他就不可能造反成功。
那會是什麼原因呢?
李世民火速朝評論區看去,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原因竟是因為李承乾謀反!
而且還是被自己逼反的!!!
這……
這……
這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自從承乾腿瘸之後,雖然自己屢次想過廢太子而立他人的想法,可怎麼著也不至於把李承乾給逼反了吧?
我不過是多封了李泰幾個王位,幾個官職而已,跟自己當年相比差遠了。
再往下一看,好家夥,居然還有人教李承乾如何用孝道和親情逼迫自己不廢太子之位!
手捧長孫皇後靈位,身穿李淵給的皇太孫冕服,腰係青雀頭顱,跑到太極宮麵前上吊……
這畫麵先不提自己會如何難堪,單單是史書會怎麼記載的他就無法想象。
再一想到皇後臨死之前對他的囑托:
“承乾的腿不方便……我求陛下……廢太子慎重啊。”
刹那間。
一股從來未有過的愧疚感由心而生。
忍不住念叨出一句:
“難道朕這些年對承乾的做法……真的是太過分了嗎?”
魏征:“確實太過分了。”
“自古以來,廢長立幼都是取亂之道,可陛下卻屢次三番有欲廢嫡長而另立他人之舉,能把太子逼迫謀反實屬陛下之錯也。”
被魏征這麼一懟,李世民整個人更是萎靡了下來,再看周圍的群臣,竟然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反對魏征。
這下子李世民再也沒有了之前的意氣風發。
看向那皇帝評分。
他更萎靡了。
這大唐的皇帝,9分以上的竟然隻有他一個?
大部分皇帝都隻得到了兩三分。
中間怎麼還插了個武周武則天?
難道說他的大唐如同漢朝那般。
出了個王莽。
分成了東西兩漢?
在好奇之時。
評論區中也有人開始談論起了那個姓武的皇帝。
……
「中國三大女主中最成功的一個,可惜不管怎麼勵誌,終究還是無法擺脫女人思維的禁錮。」
「話說李治為什麼會喜歡武則天一個二婚+尼姑的小媽武則天呢?」
「一個女人。
他既是你的敵人,又是你的朋友。
既是你的戀人,又是你的母親。
既能給你心理安慰,又能給你生理安慰。
既會幫助你,也會騙你。
但總的來說她是愛你的。
這樣的人設我隻在二次元見過,而李治卻在三次元遇到了……」
「這麼一說,簡直就是仙品。」
「遇到卡媽我就明白了。
質疑李治,理解李治,成為李治。」
「哈哈哈哈哈。」
「身為皇帝,政績不咋地。但身為一個女人,武則天的經曆是過得真爽,小媽文學+寵妃文學+女帝文學。
睡了兩個頂級帝王,生了三個皇帝,一個太子,安樂公主是親王禮下葬,還有鎮國太平公主,buff疊滿了呀。」
「李治:阿耶啊,媚娘才不是什麼女武王呢,她跟我保證過的,等她從感業寺進修回來呢,就幫我料理家業。
李世民:家業,誰的家業?不會是朕的家業吧?」
「李家傳統皇室傳承。
李世民殺兄奪嫂,李治娶小媽,李隆基娶兒媳;還是太宗最保守。」
「武則天為什麼不掩蓋自己當過李世民妃子的經曆?嫁過兩任丈夫,還豢養男寵不會顯得她很淫蕩嗎?」
「???古人都覺得你太封建了。
就算從鉤子史觀的角度,這個問題也難以理解,睡過李世民是什麼需要羞愧遮掩的事情嗎?在座的列位好漢,就算你是男的,就算你是直的,你難道不想睡李世民嗎?」
「你這麼一問,把我問沉默了。」
「……」
「拜托,那可是李世民……(目移)」
「不管我是男是女,無論是撅他一下,還是被他撅一下。
算下來都是我賺了呀。」
「我就是來評論區觀摩一下……今天我終於是理解了為什麼保守派會覺得激進派太保守了,作為一個腐女,我覺得你們直男太腐了……(羞澀捂臉)」
「該死的鉤子文學還在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