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朝代的佛家寺廟僧人。
看著那些對我佛毫無敬畏之心,甚至多有怨言的評論尷尬不已。
隻能雙手合十。
重複著令人聽不懂的阿彌陀佛。
……
大秦。
“閻羅王。”
“這好像是一個專門掌管生死的神明。”
“那寡人信奉他的話,是不是能夠讓他多給朕延長幾年壽命呢?”
嬴政有此想法後,立即付出了行動,命人按照閻羅王的畫像製作了一個銅像。
並設立了一處祭壇在鹹陽宮內,日夜供奉。
……
東漢末年。
張角望著這些神仙評分,時不時的點著頭。
而當看到他們的道教祖師也出現在天幕上,後世仍舊有人在信奉著道教時。
欣慰的笑了。
他們的道教,以黃帝和老子作為教徒崇拜的信仰,主張清靜無為,順應自然。
然而如今的漢帝,氣數已儘,卻不願意順應自然死去。
摸向腰間佩劍,張角的眼神中出現了一絲狠厲。
既然他不願死那就隻好由我來幫他去死了!
貧道張角,當請大漢赴死!
……
【有哪些正史是比野史還野的?】
【根據正史記載:
秦始皇聽信了“亡秦者胡也”的預言,派蒙恬北擊匈奴、修長城,結果他死後親兒子胡亥上位,一頓操作猛如虎。把大秦給整沒了。】
嬴政:“……”
劉邦樂嗬嗬的看著天幕:“政哥聽信預言,做足了準備防胡,結果防了個寂寞。笑死。”
【根據正史記載:
明朝時期,朱棣在得知鐵穆爾帝國的第二任君主奪了他侄子的皇位之後,便寫了一封書信過去勸他身為叔叔,就應該和侄子搞好關係,不要把矛盾鬨得不可開交。
……
根據正史記載:
李世民曾經批判過劉邦對於立太子一事上猶豫不決。
……
根據正史記載:
朱元璋曾經罵過劉邦濫殺功臣。
……
根據正史記載:
呂布的轅門射戟沒有任何作假,他真的能夠隔150步,200多米的距離射中隻有櫻桃大小的戟上小枝。
……
根據正史記載:
春秋霸主晉景公晚年病重,某日,他做了個噩夢,就去尋找解夢師詢問這個夢是否寓意著什麼?
解夢師告訴他“您這是快死了,吃不了今年的新麥了。”
晉景公聽後很是不服,揚言自己偏偏要吃到今年的麥子。
於是在等新麥收割完的當天,他就得意洋洋地煮了碗麥粥,準備打臉解夢師。
結果剛剛端起碗,肚子就突然傳來一股劇痛,跑去上了個廁所。
然而卻久久沒回,屬下好奇之下前去查看,發現他不知為何掉進了糞坑裡,淹死了。
……
根據正史記載:
靖康之恥之所以爆發的原因,是因為金人兵臨汴梁城。宋欽宗疾病亂投醫之下相信了道士郭京能請來“六甲天兵”擊潰外麵圍牆的全兵,於是就把城牆上的士兵全部撤走,換成了道士,結果被注意到的金兵趁虛而入,輕鬆攻破城門。
……
根據正史記載:
元朝時期有一個叫範孟瑞的小吏,他找了一幫兄弟,和他假扮欽差大臣,趁著天黑溜進省裡假傳聖旨,直接騙殺了河南省長副省長以及一大堆元朝高官。
然後範孟瑞和同夥又假傳聖旨,封自己為河南都元帥,還調兵封禁了河南的水陸交通。
本來這件事情沒那麼快暴露的,結果有一天範猛瑞喝酒喝多了,說漏了嘴,一旁的宣撫使馮甲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仔細調查了一下,發現他們是假的朝廷命官之後就聯合都政府襲殺了範孟瑞,結束了這場鬨劇。
……
根據正史記載:
1974年,淮安市的一名中學老師在語文課上講完西遊記後對學生們說:“吳承恩是淮安人,離世後也葬在家鄉,但是墓一直沒被找到,大家可以去尋找一下線索。”
本來隻是想給學生們增加一下印象,沒想到幾天後竟然真的有學生喜滋滋地跑過來說在自家豬圈裡發現了疑似吳承恩的墓碑。
老師半信半疑的跑去學生家查看,結果發現碑文上真的篆刻著“明吳菊翁之墓”和“吳承恩”幾個字,其中的吳菊翁是吳承恩父親的號。
老師見狀,急忙聯係了考古專家。
經過一係列線索追查,專家發現是盜墓者盜取了吳承恩的墓地,還將吳承恩的棺材板賣給了這個學生上課的學校,變成了課堂裡的書桌和窗戶。
並且由於當年做工的木匠師傅也姓吳,疑似是吳承恩的親係後人,所以悄悄留下了棺材上麵的雕刻字——荊府紀善。
而這,也是吳承恩生前所任命的官職。
過了一段時間後,專家還找到了吳承恩夫婦的屍骨,甚至還以此還原出了吳承恩的原貌。】
「朱棣寫信給沙哈魯的時候,他自己笑了沒?」
「我都替他尷尬。」
「根據正史記載:大明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傳位於皇四子朱棣。」
「朱元璋:啊對對對,我在孝陵裡打電話傳的。」
「胡說,明明是朱棣學了穢土轉生,給朱元璋又延了四年壽命。」
「那很有孝心了。」
「騙過自己才是真騙,朱棣他腦子裡八成真以為他爹多活了幾年傳位給他了。」
「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於朱棣,這句話可是被老四編進明實錄了。他本以為忽悠住了後人,結果後人拿這句話來嘲諷他到現在,把彆人當傻子才是個大傻子。也就是朱棣開創了永樂之治,才相對淡化了他在曆史上的各種騷操作。」
「朱元璋這個人居然也好意思笑話劉邦濫殺功臣?我真的是笑死。」
「最近這兩天鳳陽明古樓不是又塌了嗎?這要是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出現這事故,都不知道又得死多少個官。」
「隻是一側瓦片脫落而已,沒塌,不過若讓朱元璋知道了,確實會砍不少人。」
「以前我總以為呂布轅門射戟是站在轅門把方天畫戟搭弓射出去。」
「這簡直是超人!」
「三國演義很多都是編的,偏偏這個最像編的轅門射戟卻是真的。」
「轅門射戟之後,張飛隻能從道德層麵去罵呂布了。」
「晉景公可以說是曆史上死的最有味道的君王了。」
「並不一定是,德國那邊也有類似的案例,公元1184年德國國王亨利六世召開貴族大會,結果木質地板不堪重負,60多位貴族掉進城堡下方的糞坑裡,當場窒息身亡。史稱——埃爾福特糞坑慘案。」
「那很有味道了。」
「真正的遺臭萬年!」
「靖康之恥那個,本來金兵久攻不下,都打算退了,結果事情就發生了轉機。」
「曆史是真有戲劇性啊。」
「昨天看藏海傳,皇陵進水導致棺槨漂流堵住門,我還想咋這麼扯淡,結果往後一看居然是康熙的墓。(尷尬)」
「吳承恩那個我是真繃不住了。彆人說棺材板蓋不住,那隻是調侃,結果到了吳承恩這,是真的棺材板蓋不住。」
「離譜到比野史還野100倍。」
「以前的木材質量是真好,幾百年了還不見腐化,而且我們這裡還有土葬,一般10年左右那個木材就會腐化掉。」
「不是以前木材質量好,是以前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用頂級的木材。“荊府紀善”就是荊潘王府的教書官,地位也不低,死後肯定是用得起柏木、杉木一類質地堅硬耐腐性強的木頭做棺材的。」
「值得慶幸的是,出於對吳承恩的曆史貢獻,事後他一家的屍骨被考古隊重新包裝好,裝進了缸中,埋回了他的墓裡,也算是落葉歸根,入土為安了。」
……
萬朝觀眾看著這些正史記載的內容。
一個個都嘖嘖稱奇。
“哦,原來這些皇帝們在曆史上還發生過這麼些事啊?真是有夠好笑的。”
“居然還有皇帝是掉進糞坑裡死的?糞坑那味道,我平時上茅房都得捏著鼻子,掉進去那還得了,真慘啊。”
“假扮朝廷命官,擬造聖旨,還封自己為了河南都元帥?不是吧,這麼離譜的故事,居然是真實發生的曆史!?”
“誒!既然有人能夠在曆史上假擬聖旨,封自己當官,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啊?”
“彆想了,沒看到人家最後不還是被發現了?假冒官員,那可是砍頭的罪!”
“他最後被發現不是因為喝酒誤事導致的嗎?咱們小心一點,說不定能成呢?”
“對呀對呀,萬一成了呢?那可是一個跨越階級的機會呀!”
“假冒官員是死罪,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也是死罪,這假冒官員貌似還靠譜點。”
此時,一些朝代的平民百姓在看到了《庚申外史》的記載後,生起了一些膽大包天的心思。
……
大宋。
趙匡胤目瞪口呆的看著天幕,他一直以為靖康恥單純是因為宋軍打不過金兵,被金兵攻破都城擄走了兩位皇帝。
結果這麼一看。
td,結果竟然是靠著相信道士的話,撤走了守城士兵才被攻破的城門!
“直娘賊!龜兒子!我頂你個肺啊,撲該仔!你還敢相信道士的話,你還敢撤走守城的士兵!你個臭不要臉的子孫,我說你的曆史評分怎麼會這麼低,你是真的愚不可及,豬狗不如啊!!!”
趙匡胤氣的破口大罵。
但罵的再大聲,再狠辣,也發泄不完自己內心之中的怒火。
……
楚漢。
項羽眉頭一挑:“相隔相隔150步,居然還能夠射中戟上小枝?看來這呂布也是一員猛將啊,真希望他能與我是生在同一個時代,那樣咱也好跟他較量一番!”
劉邦望著那朱元璋和李世民的正史記載,樂了。
“喲嗬,這倆千古一帝原來還罵過朕啊?不過晚年都遭到報應了。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每個人都會活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哈哈哈。”
……
大明。
朱元璋雙拳握緊,渾身上下都在小幅度的抖動。
被氣的。
“來人了,給咱拿馬鞭來。”
“!”
朱棣第一時間感覺到了不妙。
“爹!爹!你才剛打完,不能再打了,你這是要打死孩兒啊!”
儘管朱棣已經開始了求饒,然而並不怎麼管用,很快就有兩名太監把他給摁住,並且把馬鞭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
“你個不孝順的!”
“給你爹我多延了4年壽命很爽是不是?啊!”
“給彆人寫信勸叔侄和睦,你怎麼不和睦!啊!”
“你對得起你老爹我嗎?你對得起你大哥嗎?你對得起你侄兒嗎!?”
“哇嗚嗚嗚嗚嗚!!”
沉重馬鞭,一鞭又一鞭不斷地抽打在朱棣的身上。
下方官員和身旁的朱標看了沉默不語,孝順的兒子,確實該打。
另一明朝時空中。
吳承恩看到了關於自己的正史記載。
驚得目瞪口呆。
我一個普通的小官員,也不是秦始皇漢武帝呀?
更不是什麼王公貴族,陪葬品少的可憐!
你們盜我墓乾嘛?
盜我墓就算了。
還把碑丟進了豬圈裡麵!棺材板也被人做成了課桌!
我吳承恩跟你們是有仇嗎?
兩眼一黑,差點沒被氣暈過去。
唯一值得人慶幸的是,自己的屍骨還在。
並且被重新安放回了墳墓。
……
【以如今華夏的繁榮程度,跟古代相比算不算盛世?】
?
新視頻的出現很快吸引了不少古人的注意力。
看到標題的那一瞬間。
他們一個個的都忍不住頭冒問號?
這問題問的,不純屬弱智嗎?
通過之前所看到的短視頻,無數朝代的觀眾都已經了解到了後世華夏的時代有多麼的繁榮昌盛。
軍事武力,所向披靡!
人口十四萬萬人;
糧食產量穩居世界第一!
經濟發達,文化昌盛,高樓林立,人民衣食無憂。
汽車、輪船、飛機各種交通工具速度快到能夠一日之內從南到北,甚至僅憑一台手機便能聯絡五湖四海的親朋好友,再也沒有所謂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更毫不客氣的說,這個時代很有可能已經做到了真正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如果這樣的時代都不能夠算得上是盛世的話,那什麼樣的時代才能夠算得上盛世呢?
……
……
……
【“大家也許很好奇,以我國目前的繁榮程度,跟古代相比,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
【“今天我們便展開來說說。”】
【“先說結論,以目前華夏的發展階段來看,不算。”】
老祖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