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天幕的嬴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確實無法理解,如果穿越之事不存在。
那麼眼前這個能夠通曉過去未來的天幕又是從何而來?
其他時代是否也有這個東西?
他既然能夠通過這個天幕觀看到未來的世界,那麼是否也意味著製造這個天幕的作者也能夠觀察到他們呢?
嬴政好奇著。
正巧,天幕在這時刷新出了一個新的視頻。
……
【你以為的太陽係八大行星運動軌跡?真正的太陽係運動軌跡!】
視頻內容隻有十幾秒,分為兩段,第1段中:你以為的太陽係八大行星運動——圍繞著太陽水平自轉,晝夜交替。
實際上的太陽係旋轉——太陽帶著八大行星在宇宙中狂奔,螺旋向前。
「街溜子太陽,他這是想帶著小弟去哪呢?」
「太陽帶著八大行星在宇宙中狂逛,地球會不會被甩出去啊?」
「冥王星:你以為為什麼以前太陽係是九大行星?」
「所以實際上根本不需要搞什麼流浪地球計劃,太陽自己就能帶著我們跑到四光年外的行星去?」
「如果四光年外的那顆恒星,他能夠待在原地不動的話,那確實可以,問題是他不能。真原地不動停下來等你的話,你早跟他相撞了。」
「冷知識:再過45億年後,銀河係就會與仙女座星係相撞,到時候地球就會被毀滅。」
「地球:你太高看我了,我才46億歲,你讓我擔心45億年後的事。」
“!!!”
萬朝古人們睜大了眼睛。
他們的世界觀再一次被重新刷新。
通過之前看過的一些視頻,他們早就已經知道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並不是什麼天圓地方,而是一顆球狀物體的星球。
一開始他們都很震驚,可以逐漸接受。
而你現在卻告訴我們,他們所處的這個名為地球的行星其實是在不斷運動著的!?
而且還是能把周圍星球給甩出去的螺旋運動!
漢朝,朝堂之上就有百官對於這件事情,議論紛紛了起來。
“我們腳下的地球居然是會動的?可為什麼我感受不到?”
“這樣子轉下去的話,太陽不會有一天把我們都給甩出去吧?”
“好像是會,上麵不是有人說了嗎,原本太陽係裡是有九大行星的,結果其中就有一顆被甩了出去,變成了八大行星!”
“啊!?那該怎麼辦?難道沒有補救之法嗎!?”
“沒有了太陽我們的世界豈不是要進入一個黑燈瞎火的時代!?”
“就算沒有把我們甩出去,45億年後咱們也會和另外一個星係相撞,到時候大家都得死!”
“這可怎麼辦啊。”
人群之中出現了短暫的混亂。
朝堂上的劉邦坐看著眼前一幕,掰著一顆橙子嬉笑。
感覺十分有趣。
真是不理解這幫傻逼在這嚷嚷什麼?
地球會不會被太陽甩出去的事情還猶未可知呢。
就跑去擔心45億年後發生的事?
你以為你能活到那個時候嗎?
真是鹹吃蘿卜淡操心。
不過有一點他也很好奇,就是這個後人所說的流浪地球計劃是什麼東西?
地球?流浪?
地球生活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流浪?
……
大秦,嬴政看著視頻之中出現的繁星點點。
嘴巴大張到好似能夠塞下一枚鵝蛋。
地球之外的世界竟然是這樣的!?
宇宙之中的麵積竟然如此廣闊!?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圍繞著銀河係轉……
而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恒星!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在那漫天的繁星之上,其實也有可能存在著其他像地球一樣能夠孕育出文明的星球呢?
這個念頭剛剛一起,他就看到天幕上放出了下一條視頻,標題為:
【宇宙文明等級大盤點!人類隻有073。】
宇宙?
文明!?
等級!!?
難道說在後世,後人已經發現了其他地外文明,並且對他們進行了評級?
……
……
……
【“仰望星空,你是否會感覺到恐懼?”
“畢竟在這個廣闊的宇宙之中存在著大約億萬億顆星球,六千億顆大小不一的恒星。
雖然目前為止,我們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地球文明以外的文明,但大家都知道哪怕一顆行星誕生生命的概率僅僅隻有十億分之一。
那也意味著這個宇宙中存在著難以估量的文明!”】
!!!
新視頻開篇的第1句,就讓萬朝觀眾坐不住了。
地球之外。
其他的恒星之中,是否還存在著其他文明,這他們還真沒想過!
大秦。
果然如此。
後人也覺得地球之外存在其他文明。
想到這個可能的嬴政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過了一會兒,他問道:
“李斯,你說這宇宙之中真的存在其他的文明嗎?”
李斯並沒有思考多久,很快就回答了他。
“陛下,文明誕生的原因是因為有太陽,有火。
按後人所說的宇宙之中存在的行星和太陽的數量那麼多,哪怕出現文明的概率極低,臣也相信在地球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文明。”
“就像我們人類一樣,臣以前還覺得人和其他的生物完全不同,區彆於其他生物,人類之所以能夠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是因為女媧大神創造了我們,可看了生物的進化史後,才知道,人類的出現既是大自然的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那你說,地球之外的其他文明會不會攻擊地球啊”?
嬴政抬頭望著天幕,他已經開始懷疑這東西是不是跟外星人有關了。
李斯突然被這個問題問住。
他沉默良久,都沒有回答,最終,隻是搖了搖頭。
“臣也不知道。”
聽到這個回答的嬴政並不意外。
或者說他早有預料。
而對於外星文明發現了人類文明之後,會不會入侵地球這個問題他也想出了答案。
他不是外星人,他不知道地球之外的文明在發現了人類文明後會不會入侵地球,但他知道,如果自己發現了大秦之外有著一塊適合人類生存的國土,那麼,他絕不可能隻是眼睜睜的看著……
……
【“儘管我們並不知道宇宙中到底存在著多少個文明。
也不知道這些文明是怎麼樣的?
但科學家根據宇宙中的能量消耗等級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論,將文明的等級分成了7個。
首先是零級文明,這種文明也被稱之為嬰兒文明。
這類文明的特征是利用了所在星球的資源,但又沒有完全利用。
也就是目前我們人類所能達到的水平,目前073級,勉勉強強算個‘巨嬰’吧。
畢竟相較於我們那些隻會燒木頭的猴子祖先,我們至少還會燒煤和石油。”】
……
宇宙中的文明等級有7個。
而人類的文明連一級都不到!
曹操疑惑:“不是吧?未來的後人都能夠上天攬月,下海抓魚,製造出毀天滅地的武器了,竟然連一級文明都不算???”
李世民思考著:“如果未來的人類文明都隻有073級,那我們現在的大唐文明算幾級啊?01還是02?”
朱元璋:“文明等級分為1~7級……不到一級的後人就這麼強了,那七級文明得多強大?”
對於文明的等級劃分,古人既震驚又疑惑。
等待著視頻講解。
【“然後是一級文明,一級文明又叫行星文明。”
“這個文明的等級可以掌握所在星球上的一切資源,並且能夠改造並控製整個星球上所有的一切。
包括,但不限於生物、能源、病毒、自然環境……
說的中二一點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踏入一級文明就意味著開始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逐漸轉向更清潔、安全的能源。”】
「想要讓人類達到一級文明,恐怕要等到我們做到可控核聚變才行。」
「宇宙文明等級每提升01,所需要的能量消耗都得提升10倍,以可控核聚變的能量估算確實能達到一級文明,研發出來估摸著至少需要個50年左右吧。」
「50年?那豈不是能夠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嗎?」
「彆想了,50年可能做到可控核聚變,但不可能達到一級文明,研究出可控核聚變也是需要時間發展的,大概需要個百年時間才有可能做到一級文明。」
「如果可控核聚變完成,地球從此成為一級文明,那就意味著從此以後我們的飛船可以隨意到達太陽係的任何一個地方。
說不定有一天我們上月球登火星將不再那麼麻煩,普通人也能夠到火星上旅遊觀光。」
「核聚變提出到現在都已經幾十年過去了,成效甚微,我有點擔心核聚變會是一條死胡同啊。」
「這點你放心好了,死胡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畢竟你腦袋上那個紅彤彤的太陽就已經證明了可控核聚變是可行的。」
「聽到我們準備放棄研發可控核聚變的太陽:老子都聚合n+10086年了,你們有啥研究不出來的。淦!」
「這兩者概念不同吧?
太陽隻能證明核聚變可行,又不能證明可控核聚變可行。
太陽可以控製核聚變的啟停嗎?可以控製反應程度輸出功率嗎?
能證明可控核聚變的,隻有可控核聚變。」
「在遠古時代,人類也控製不了火的啟停,這並不妨礙人類在此之前利用火。
一步一步來吧。」
「其實毛子70年代就提過一個簡單粗暴的聚變利用方式,找個地質特彆穩定的山挖個洞,低當量氫彈核爆,會形成一個直徑數百米的空腔,裡麵是熔岩湖,然後就靠這熔岩熱發電,冷卻了以後再爆一發……」
「很毛子的做法。」
「簡單,粗暴,但有效,如果說核聚變是飛機,這貨隻能算是熱氣球。」
「其實就是富含普通鈾和其他放射性元素的熔鹽當熱量吸收劑,同時聚變發出的快中子會把普通鈾變為能夠裂變放熱的同位素,這樣本質上是個自帶中子源的巨型增值堆。
我國打算2028年建成的zffr聚變次臨界堆就是類似的思路。
隻不過設計的精巧文明多了,聚變點火不需要氫彈,用“脈衝電流徑向內爆技術”,通過慣性約束實現熱核點火燃燒。而後依靠聚變產生的高能中子流通過重水減速後,激活外圍核廢料裂變放熱,例如鈾235捕獲中子變為鈾239,然後裂變為鈈239放熱。
理論上核廢料利用率可以接近百分百,催化衰變幾乎所有放射性元素。」
……
“……”
萬朝古人目瞪口呆的看著天幕。
拿核彈爆山,然後通過爆完山之後的熱量來獲取能源,進行發展。
想法也未免太天馬行空了吧!?
這個叫毛子的國家的科學家他們都這麼瘋狂的嗎!?
秦朝。
嬴政若有所思:“這就是一級文明的標準嗎?能夠隨意的控製並改造地球上的一切。
……要求還挺高的。”
想到後世的情況。
要求確實挺高的。
畢竟後世的科技水平雖然遠超他們這些古人,但是礙於能源的限製彆說遨遊整個太陽係了。
想要飛上太空都是件難事。
全世界好像就隻有那麼幾個國家擁有飛向太空的能力。
就連後世華夏,好像都是最近幾年才登上的月球。
就以人類目前那個情況,想要達到一級文明的標準。
說要百年的時間嬴政都覺得有些過於樂觀了。
……
【“二級文明,又叫恒星文明。”
“二級文明的主要能量,來源於他們附近的恒星。
雖然一級文明大概率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聚變這種清潔又高效的能源,但在一個星球上產生核聚變所需要的燃料是有限的。
而恒星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核聚變,並且恒星的壽命動輒就是幾十億年上百億年。”
“這就是一個純天然的巨大充電寶!”
“所以隻有完美的利用文明周圍的恒星能源才能夠算是二級文明。”
“美國的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就提出了一種名叫「戴森球」的人造結構,這種結構能夠把整顆恒星都包裹在內,將它所釋放出來的大部分熱能吸收轉化成能源。
以提供文明發展使用。”
“但後來科學家覺得戴森球不太現實,又提出了現在依舊不太現實的戴森環的概念。”】
「這不就是給太陽外圍搞一層太陽能電池板嗎?」
「果然文明無論發展的多高級,基礎都不會改變,原始人的文明發展是靠燒開水和扔石頭,現在也不過是變成了用核聚變燒開水和扔導彈」
……
看完二級文明的概念。
不少古人都忍不住抬頭,望向了一直懸掛在他們頭頂之上的太陽。
陽光有些刺眼,他們忍不住用手擋住。
感受著陽光照射在手上的溫度,再聯想到戴森球的概念。
前麵拿核彈去爆山的想法就已經很瘋狂了。
現在又想出個把太陽關起來的方法來獲取能源!
真是一個比一個瘋狂!一個比一個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