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笙到家時,兒子在收拾蝦,婆婆在哄閨女玩,公公在柴房旁邊的雜物間修理門。
倆孩子同時起身喊了句,“娘回來了!”
南笙笑著誇,“真能乾,網回來這麼多蝦呢。”
思琦緊跟著補充,“還有條魚!”
哥哥說今天下網時間短,等後天再去取一回,還能帶回來更多,娘肯定更高興!
母子三人的對話老兩口都聽在耳朵裡,思琦喜歡後娘他們知道,如今見孫子都改口叫娘了,他們更覺得欣慰,這樣才像一家人!
婆婆說,“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就把飯做了,菜還沒開始動。”
“沒事,我來做,你陪孩子玩就行!”
進屋的時候,南笙發現西屋的門鎖已經安裝上了,從明天開始,上工就不需要那麼多人,南笙在家,她這邊用不著上鎖。
晚上炒個肥腸,做個白灼蝦,再拌個涼菜。
飯是小碴粥,看這稀稠度應該是婆婆做的,她飯量就是一碗,按這種吃法,不到睡覺點就得餓,好在她不用和公婆一起住。
一天沒見,小粘人精又過來給她燒火。
兒子把蝦處理好後就去園子旁邊把土豆收起來,院子裡一共起了三麻袋土豆,都放在通風處風乾。
這樣的土豆保存時間更長,不容易爛掉。
林母幫著打掃院子,她交代孫子,“明天不上學,你可以往空地上種點小青菜,萬一能活還能多吃幾頓。”
南笙不知道兒子這麼能乾,正在屋裡炒菜,把肥腸炒好先給閨女盛出來幾塊,剩下的加辣椒爆炒,思琦被熏得鼻涕眼淚都出來了。
南笙好氣又好笑,還得給她收拾。
“你這孩子可真軸,出去待會多好啊。”
思琦堅定搖頭,她才不要,最近幾天娘總往外跑,她就想和娘待在一塊兒。
晚上吃飯時,林國正提了下工作的事。
“村裡減少一半耕地,上工的位置就得落實在各家,老二媳婦,記分員用不了那麼多人,你要是想去上工,就得乾力氣活。”
思哲看了後娘一眼替她拒絕,“那就彆去了,家裡的錢夠用,要是工分少,今年人頭糧我們就不要了。”
南笙也沒駁孩子的好意,“我也想這事來著,往後家家戶戶糧食都緊張,家裡要是沒個人,我真不放心去上工。”
要是為了幾個工分,把一年的糧食給丟了,往後日子怎麼過?
南笙說的在理,林父林母也都表示理解。
提起這茬是林國正怕南笙記分員的工作突然被拿掉,她會控製不住情緒,找村長鬨。
肥腸被南笙炒的滋滋冒油,白灼蝦的料汁也調的噴香,都吃不出腥味,婆婆直誇獎南笙。
“我以前最不喜歡吃蝦,舍不得用油炸,用水煮又腥臭,村裡也就小孩偶爾會去烤著吃,現在吃了你做的,才覺得之前都是白瞎了。”
老兩口走的時候南笙拿了五塊錢出來,“林寒寫信和我商量,說以後每個月給你們老兩口五塊錢養老,他工資漲了,你們收著吧。”
林國正不要,範書婷也推拒,家裡三個兒子,沒有單獨讓二兒子給養老錢的道理。
“你大哥和三弟都沒給養老錢,我們也不要林寒的,你快收起來吧。”
南笙真心想給,肯定不能這麼讓老兩口走,“我們家條件好,再說林寒不在家,也沒法孝順你們,拿點錢表孝心也是應該的,你們收錢他心裡能好受些。”
看出南笙真心孝順,老兩口這才收下,買完糧食他們手頭挺緊的。
回家路上兩人還說,這個兒媳婦算是娶對了,林寒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家裡的事。
晚上開會的時候全村都要參加,琦琦今天精神頭特彆足,也鬨著一起去,南笙隻能把兒子閨女都帶上。
人到齊後,村長拿個小喇叭,和林國正還有幾個小隊長站在了最中間。
“今天我和大隊長還有南笙去鎮上開會,市裡的專家已經確認了咱們縣,會遭遇百年難得一見的旱災。
為了保證大家不被餓死,領導強製我們毀掉一半產量低的農作物,明天開始立即執行!”
村民們麵麵相覷,瞬間炸開了鍋。
不想毀掉農田的占了一多半,村長也不和他們浪費口舌,“好,不同意毀的,要是咱們村糧食顆粒無收,你們能不能負責?我不聽領導的話,聽你們的是吧!”
這話還是有點威懾力的,反對的聲音瞬間小了一些。
“我把話放在這裡,要是有誰敢阻撓,我一定上報,讓民兵把你們抓走去改造!”
第一件事已經讓大家很不滿了,緊接著就是上工名額。
“耕地少,我們的上工名額就不需要那麼多,先每家出一名壯勞動力,如果人手不夠再逐步增加。”
會一開完,村裡罵聲一片。
南笙估計半個月之內,村長彆想有好日子過,但他的魄力也讓人佩服,還以一己之力承擔了所有罵名。
林國正也說村長,“你可真是,這萬一旱災沒那麼嚴重,你這個村長也當到頭了。”
馮五權卷顆煙夾在指尖,“再不澆水,地就真的完了,沒時間和他們扯皮,我要是下來了就推薦你當村長,你還能不照顧我啊?”
兩人從小玩到大的交情,誰也落不下誰。
事實證明,村長的話是對的,其他村多多少少都扯皮了幾天,有的村甚至動用了民兵。
這時候,向陽村已經給留出的耕地全部澆完水了,他也按照上麵的意思,將淘汰的耕地一一毀掉。
這份工作誰都不願意做,甚至有的漢子乾著活就哭了,辛辛苦苦忙了好幾個月,誰能想到快到收成的時候反倒出了事。
各個村都在忙著,現在村民也反應過來要去買糧,家家戶戶至少五百斤打底。
地都毀了,不買糧食怎麼活?
村裡也有貧困戶,平時就靠接濟為主,他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覺得自己活到頭了。
大隊每年都會留些餘糧,能有三千來斤,分到各家各戶也就十斤粗糧左右。
村長帶頭不要自己家的份額,湊出三十斤給一個孤寡老頭。
都在一個村住著,其他村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街坊鄰居被餓死,大家三湊兩湊的,給那些貧困戶,每家都湊了一袋半糧食。
省點吃也能度過兩三個月,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