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城東,一片被鐵絲網和警戒哨嚴密地環繞的區域。
這裡,“臨時戰俘收容管理區”。
兩千多名投降的楚雲飛部官兵,被集中於此。
師政委趙剛站在收容區外,眉頭緊鎖。
他身邊站著政治部主任以及幾個經驗豐富的敵工乾事(專門負責敵軍工作的乾部)。
“政委,初步統計和甄彆結果出來了。”
政治部主任遞上一份厚厚的名冊,“俘虜總數兩千二百七十八人。”
趙剛接過名冊,沒有立刻翻看。
目光依舊停留在那些麻木、惶恐的麵孔上。
“人心惶惶,一盤散沙。”
“兩千多人,就是兩千多顆不定時的炸彈。”
“處理不好,輕則拖垮我們的後勤,重則引發嘩變、敵特滲透,甚至成為楚雲飛卷土重來的內應。”
“是啊政委,”
“消化吸收,比打一場硬仗更難。”
趙剛深吸一口氣,“但再難,也要做!而且要做好!”
“這兩千人,既是包袱,更是財富!”
“把他們改造好了,就是兩千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是解放全國的新生力量!”
他轉身,對政治部主任下令:“立刻執行‘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徹底打亂,釜底抽薪!”
命令迅速下達。
收容區內,手持花名冊的解放軍乾部和荷槍實彈的警衛戰士開始行動。
“所有人聽好了!按順序排隊!念到名字的出列!”
“張三!李四!王五!”
“趙六!錢七!孫八!”
“乾什麼?你們要乾什麼?”
“閉嘴!服從命令!”
帶隊的解放軍連長眼睛一瞪,毫不客氣。
………
“第二步:憶苦思甜,訴苦挖根!”
緊接著,政治部的乾部登場了。
他們沒有高喊口號,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從最根本的問題講起:
“兄弟們!大家靜一靜!聽我說幾句!”
“你們被抓壯丁的時候,家裡爹娘哭瞎了眼沒有?”
“你們在國民黨軍隊裡,挨過當官的皮帶、槍托沒有?”
“你們打仗是為了誰?是為了你們自己?還是為了那些騎在你們頭上作威作福、喝兵血、搶民財的官老爺?”
………
一個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如同重錘,敲打著俘虜們麻木的心。
“我們解放軍不一樣!”
乾部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強烈的感染力,“我們打仗,是為了啥?是為了天下像台上這些大爺大娘一樣的窮苦人!”
“為了讓他們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不受欺負!”
“我們隊伍裡,官兵平等!乾部吃啥,戰士吃啥!一切繳獲要歸公,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我們的戰士,是為人民扛槍打仗!是光榮的人民子弟兵!”
“你們想想!你們在國民黨那邊,是替誰賣命?”
“是替四大家族!替地主老財!替那些喝你們血的官僚!”
“你們死了,撫恤金能落到你們爹娘手裡嗎?”
“現在,解放了!你們自由了!願意回家的,我們發路費!願意留下的,歡迎加入我們人民解放軍!”
“一起打老蔣!為窮人打天下!為自己掙一個好前程!”
憶苦思甜,訴苦挖根,思想引導,政策宣講……
許多人開始認真思考,眼神中的茫然和恐懼,漸漸被一種新的、帶著希望和掙紮的光芒所取代。
“第三步:甄彆轉化,融入熔爐!”
自願留下的士兵,被打散編入各旅新兵補充營,開始進行基本紀律教育和解放軍傳統教育。
炮手、汽車兵、電台兵、軍醫……這些寶貴的技術人才被單獨甄彆出來。
政工乾部反複宣講解放軍的優待政策,強調技術報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軍官層麵:這是最難啃的骨頭。
甄彆工作慎之又慎。
對於思想頑固、劣跡斑斑、有血債的軍官,經查實,直接移交軍法處審判處理。
李雲龍本人也並非完全置身事外。
他深知自己的“威懾力”對這些舊軍官的特殊作用。
一天下午,他帶著魏大勇,突然出現在關押原254團副團長王振彪的臨時禁閉室。
王振彪是個典型的舊式軍人,四十多歲,黃埔分校出身,對楚雲飛忠心耿耿,在俘虜中頗有影響力,但態度頑固,拒絕合作。
“王副團長,日子過得挺清閒啊?”
王振彪冷哼一聲,扭過頭去。
“楚雲飛跑了,你知道不?”李雲龍慢悠悠地說。
王振彪身體一僵,臉色鐵青。
“你黃埔出身,懂軍事,是個帶兵的材料。”
“可你睜眼看看!你替楚雲飛賣命,替老蔣賣命,打的是什麼仗?是讓老百姓戳脊梁骨的仗!是注定要失敗的仗!”
“我們解放軍,打的是解放窮苦人的仗!是民心所向的仗!大勢所趨,懂不懂?”
李雲龍站起身,走到他麵前,
“兩條路:一條,死抱著你那套愚忠,跟楚雲飛一樣,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另一條,幡然醒悟,加入人民軍隊,用你學的本事,為老百姓打天下!”
“給自己,也給子孫後代,掙一個堂堂正正的前程!你自己選!”
說完,李雲龍不再看他,轉身帶著魏大勇離開。
走到門口,他停下腳步,頭也不回地丟下一句:
“對了,你老家前些日子剛解放,你老娘托人捎信來,說分了十畝地,盼著你回去看看。”
“娘……”
王振彪渾身一震,猛地抬起頭,看著李雲龍離去的背影,這個在戰場上沒流過淚的漢子,此刻眼淚卻奪眶而出。
李雲龍最後那句話,像一把鑰匙,徹底打開了他緊閉的心門。
幾天後,王振彪主動找到趙剛,要求參加學習改造。
他的轉變,在舊軍官群體中產生了巨大的示範效應。
改編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自願回家的俘虜,經過教育,發放了路費和簡單的邊區票,分批離開。
軍官中,除少數頑固分子被處理外,大部分進入師教導團,接受係統化的政治學習和軍事整訓。
新6師各旅的駐地內,出現了許多新麵孔。
老兵們雖然依舊帶著審視的目光,但在指導員的引導下,也開始嘗試接納這些“新同誌”。
“政委,這第一步,算是邁出去了。”李雲龍對身邊的趙剛說道。
“是啊,不容易。”
趙剛點點頭,“但這才剛開始。思想改造是個長期過程,要把他們真正鍛造成合格的人民戰士,融入我們的隊伍,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時間和戰鬥的考驗。”
“不怕!有了這批新鮮血液,再加上咱們繳獲的那些美式裝備……”
他目光轉向遠處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藥倉庫,嘴角咧開一個豪邁的弧度:
“老子這新6師,可真是要鳥槍換炮,越打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