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美軍的後方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炮擊聲。
“支援部隊到了!”
邱峰嘶啞的吼聲,在硝煙彌漫的陣地上炸響。
“兄弟們!咱們的支援到了!”
邱峰的聲音在陣地上回蕩,激勵著每一個人的士氣。
“現在輪到咱們了!給老子吹衝鋒號!全團反擊!一個也彆放跑!”
“滴滴答——滴滴答——滴滴滴答——!!!”
高亢激昂的衝鋒號聲,如同劃破夜空的驚雷,驟然在諸仁裡硝煙彌漫的陣地上響起。
這熟悉的號音,如同刻入骨髓一般,瞬間點燃了所有戰士們內心深處的火焰。
這是他們等待已久的時刻,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機會。
積蓄了太久的怒火,如同壓抑的火山一般猛烈爆發。
剛才還依托著殘破工事艱難防守的戰士們,此刻如同下山的猛虎,氣勢如虹。
他們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從戰壕、彈坑、斷壁殘垣中一躍而出,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向著敵人猛撲過去。
“上帝啊!他們衝上來了!”
美軍陣地上突然傳來一陣驚恐的呼喊聲。
“撤退!快撤退!”
聲音中透露出絕望和恐懼。
“坦克!掩護我們!”
士兵們慌亂地四處尋找掩護,希望能夠擋住誌願軍的猛烈攻擊。
然而,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美軍前沿的步兵在誌願軍的強大壓力下,徹底崩潰了!
他們驚恐地丟下手中的武器,完全不顧軍官們的嗬斥,像無頭蒼蠅一樣掉頭就向後方公路方向逃竄。
他們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快跑!快跑!
仿佛身後有無數惡鬼在追趕一般,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幾輛還能動彈的坦克試圖開炮阻攔誌願軍的衝鋒,但很快就被從側翼包抄過來的、扛著炸藥包和燃燒瓶的誌願軍爆破組死死纏住。
這些勇敢無畏的誌願軍戰士們,將炸藥包和燃燒瓶狠狠地扔向坦克,瞬間引發了一連串的爆炸和熊熊大火。
………
當約翰遜中校率領著他那支殘兵敗將,拋棄了大量沉重的裝備後,慌不擇路地逃竄到了一片相對開闊的公路區域。
這裡似乎沒有太多的障礙物,讓他們覺得稍微安全一些。
然而,他們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正當他們試圖重新整頓隊伍,或者等待空中支援的時候,一場噩夢突然降臨。
突然間,公路的四麵八方都亮起了耀眼的火舌,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呼嘯而來的炮彈如雨點般砸向他們!
“噠噠噠噠——!”
密集的子彈從公路兩側的山坡、溝壑和廢墟中傾瀉而下,形成了一道致命的彈幕!
“轟!轟!轟!”
迫擊炮的爆炸聲此起彼伏,炮彈準確無誤地落在了那些試圖集結的美軍人群之中,瞬間將他們炸得人仰馬翻!
“我們被包圍了!徹底包圍了!”
“他們在山上!到處都是!”
“坦克動不了!履帶被炸斷了!”
“請求空中支援!重複!請求空中支援!我們被圍困在雲山公路!坐標…”
通訊兵絕望的呼喊被一聲劇烈的爆炸打斷。
約翰遜中校看著周圍陷入火海、士兵如同無頭蒼蠅般亂竄、不斷中彈倒下的慘狀,一股冰冷的絕望徹底淹沒了他。
他引以為傲的、武裝到牙齒的騎一師第6加強團。
竟然在短短一夜之間,被一支裝備低劣、他們視為“烏合之眾”的軍隊,像包餃子一樣,死死地圍在了這該死的雲山公路區域!
王懷保站在雲山主峰一處視野極佳的觀察哨,望遠鏡裡清晰地映照著下方公路區域那片被死亡火焰籠罩的“鐵桶”。
“命令!各部收緊包圍圈!壓縮敵人活動空間!集中所有迫擊炮、火箭筒、爆破筒!給老子炸!炸爛他們的烏龜殼!老子要的是全殲!一個不留!”
“是!”
最後的絞殺終於拉開帷幕!
包圍圈猶如鐵鉗一般,緊緊收攏,不給敵人絲毫喘息的機會。
從各個方向,如洶湧的潮水般,一波比一波猛烈的衝擊接踵而至!
刺刀閃爍著寒光,手榴彈如雨點般落下,為衝鋒的戰士們開辟出一條血路!
被死死壓縮在狹窄區域內的美軍第6團殘部,失去了有效的指揮和裝甲掩護,他們的防線在這狂風暴雨般的攻勢下,如同紙糊一般,瞬間土崩瓦解!
抵抗逐漸變得微弱而零散,絕望的哭喊聲和求饒聲此起彼伏,取代了之前震耳欲聾的槍炮聲。
當第一縷慘淡的晨光,如同遲暮的老人,艱難地穿透彌漫的硝煙和厚重的陰雲,照亮這片被戰火蹂躪的雲山時,戰鬥已接近尾聲。
公路上、田野裡、燃燒的車輛殘骸旁,橫七豎八地散落著被丟棄的武器、散落的鋼盔,還有那些穿著臃腫防寒服的美軍屍體。
少數仍在負隅頑抗的據點,也在集中起來的爆破筒和炸藥包的猛烈轟炸下,被炸上了天,化作一片廢墟。
一麵被硝煙熏黑、布滿彈孔的紅旗,高高地插在了美軍第6團臨時指揮部的殘骸上。
它迎著凜冽的寒風,獵獵作響,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著這場慘烈戰鬥的最終結局!
“報告軍長!”
“初步統計!美軍騎一師第6團(加強團)大部被殲!擊斃擊傷敵約1800餘人!俘虜約400人(含重傷員)!”
“擊毀、繳獲坦克二十餘輛!汽車上百輛!火炮、槍支彈藥無算!其團長約翰遜中校…在最後突圍中被擊斃!我們…我們打掉了美軍一個整團!一個王牌整團!”
王懷保放下望遠鏡。
“好!打得好!”
“給司令發電!第二十一軍於雲山地區,全殲美騎一師第6團!”
………
李雲龍在臨時搭建指揮部中看著王懷保傳來的電報大喜。
“好!好!好!”
“先給美軍來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咱誌願軍的厲害!”
“命令王懷保固守雲山!等待後續作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