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漢武帝二人在彈幕中互相交談,十分愉快。
【劉邦:我親手擊敗匈奴,皇爺爺在位時的征伐令我佩服,但你晚年失策,我卻不太喜歡。】
傲氣的武帝劉徹,在老祖宗劉邦麵前,不得不低下頭,謙遜認錯。
【高祖說得對,徹定會牢記教誨,儘心培養太子,避免重蹈覆轍。】
始皇帝對劉邦並沒有過多的好感。
在他眼中,若是天下由項羽得手,倒也能理解。
畢竟項羽血統高貴,乃楚國貴族出身。
但劉邦,出身低微,隻是個布衣百姓。
而在始皇眼裡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人物,竟然最終能夠一舉稱帝,實在是讓他感到難以置信。
儘管如此,始皇帝還是同劉邦保持了友好的互動。
【始皇啊,沒想到咱們竟能以這樣的方式見麵。】
【曾見你出遊,心中不禁有感,能做大丈夫者,豈不應如始皇乎?】
始皇:
【你能斬群英,定大漢之基,雖為布衣,亦可稱雄!】
【但說到創業艱難,恐怕還得數明太祖。】
劉邦四十七歲看彆人打架,五十三歲才問鼎天下,堪稱不凡。
至於明太祖的崛起史,始皇和漢武帝早已耳聞。
開局一個碗,江山全靠打。
這可是真正的地獄。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身世貧寒,卻能驅逐胡虜,重建漢人江山。
他的事跡可謂曠世之功!
論在場的帝王們創業的艱辛,恐怕沒人能與朱元璋相提並論。
劉邦雖為平民,但至少還是沛縣亭長。
從出生來看,朱元璋倒不如劉邦。
聽到這些話,劉邦不禁感慨:
【老朱,真英雄!真豪傑!】
【可惜我無法與你共飲一杯!】
此時此刻,朱元璋在彈幕中露出滿意的笑容。
【各位過獎了。】
【天下一心,才可改元建明!】
【我不過是趁機而起,再造漢人河山。】
老朱一邊在彈幕中謙遜,一邊拍著兒子朱標的胸脯道:
“哈哈哈哈,怎麼樣?”
“我父親的功績,秦始皇、漢高祖,他們都會為我豎起大拇指吧!”
若是普通人誇獎,朱元璋未必會有太大反應。
但這幾位可都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他們的讚揚又怎能不讓他心花怒放!
朱元璋心裡暗自得意,笑意滿滿。
而在一旁的朱標輕聲道:
“父皇功業,真是千古絕業!”
朱元璋笑了笑:
【我們不僅要建立大明,還要確保它的傳承。】
【我之後有你,你會繼續這江山傳下去!】
朱元璋雖然知道沒有永恒的王朝,但他仍期望大明江山能夠延續。
此時,看到彈幕的康熙露出了一絲微笑。
畢竟,最後覆滅大明的,正是大清!
誰曾想,大明開國皇帝,竟也出現在這裡。
康熙有些話不方便說出口,但他內心卻充滿了欣喜。
他最崇敬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在此地。
康熙對李世民的敬仰極深,早與朱棣一樣,將他視作偶像。
然而,看到李世民看完李承乾的魔改視頻後,康熙感到有些沉默。
“魔改太極殿”的場景,確實讓他心驚膽戰,幾乎差點讓他心臟停跳。
趙匡胤的身份也在彈幕中曝光,但並未引起太大的反響,大家隻是相互打個招呼。
然而李世民此刻卻顯得異常安靜。
因為他此時並不想與其他帝王交流什麼,
他正專注於與兒子李承乾的父子關係。
李世民深怕李承乾模仿魔改視頻中的行為:
“承乾,你應明白父皇心意,我從未想廢掉你。”
“明白了,父皇。”
“所以,視頻中的那些畫麵,我們就當做未曾見過未曾聽到如何?”
“嗯……明白了,父皇。”
“承乾,年輕人,不要走彎路!”
“這大唐江山,我會交給你,你將成為真正的太平天子!”
李承乾看著溫和慈愛的父親——
內心竟然湧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這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父親可以如此慈愛。
儘管魔改視頻沒有教他如何反敗為勝。
但似乎現在,太子之位穩固得出奇,
這感覺真好。
李世民的確是感到些許擔憂。
他不僅擔心三個兒子相互爭鬥。
也害怕自己會陷入弑兄、殺子、囚父的的罪名,從而最終被釘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父皇,放心吧,兒臣心裡有數!”
李承乾握住父親的手,語氣誠懇。
父親待我如此,我必當竭儘全力,
若父親待我不好,那我也隻能模仿了啊!
李世民握住兒子的手,心中的愁雲漸散。
太極殿的氣氛也因父子間的對話而重新變得緩和。
在得到了李承乾的保證後,李世民終於有了心情與其他帝王交流。
李世民發話道:
【剛才的視頻,諸位見笑了。】
【不過這些事絕不會發生的。】
【如今我與承乾父子非常和睦!】
康熙立即發彈幕回應:
【太宗文皇帝的能力,必定不會讓“太極殿血案”重演!】
李世民輕掃彈幕,漢武帝則為他介紹起新來的皇帝。
這位第四位大清的皇帝似乎並非漢族人,
愛新覺羅·玄燁?
聽這名字,顯然大清並非純正的漢人江山。
李世民微微皺眉,心中暗想,自己雖有鮮卑血脈,倒也不太在意這些。
趙匡胤在彈幕中自報家門:
【與唐太宗素有交情,今日終於得以一聚,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並肩作戰,堪稱天下無敵。
他單槍匹馬,橫掃千軍,趙匡胤也以武力著稱。
當看到李世民這樣武藝高強,趙匡胤不禁心生一股較勁之心。
李世民心中暗想:
【這位是誰啊?!】
朱元璋也在彈幕中發聲:
【如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在這裡,真是熱鬨非凡!】
【不知下一個冤種太子是誰?】
老朱這一話說得有些不合時宜——
李世民的臉色略顯僵硬。
畢竟他自己也曾在彈幕中問過這樣的話。
結果尬場不說,局麵也陷入了沉默。
朱元璋笑了笑,沒再說話。
就在這時,天幕終於再次有所動靜:
【第四位冤種太子!】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