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講,這對其餘諸子而言,或許意味著機緣將至。
畢竟太子將死,皇位或將另選其人。
可此時此刻,他們心頭卻無半點喜色,唯有沉重與惋惜。
朱標,那個寬厚仁義的兄長,曾多次在父皇前為他們求情脫罪。
尤其是朱棣,與朱標關係最為親厚。
他實在難以接受這等悲劇降臨於兄長身上。
在朱棣的心中,朱標理應是未來的天子!
是他此生最敬愛的兄長!
他早已立下誓言,為大哥守護山河社稷!
可如今,這一切卻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朱棣心如刀絞。
其餘諸王——晉王、秦王、湘王等人,也都露出了震驚神色。
殿內眾朝臣,在這一刻也紛紛變了臉色!
太子之位,關係國基!
太子驟然亡故,勢必會給整個大明朝局帶來劇烈震蕩!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楚朱標的德望與能力。
有他在,大明穩如泰山,天下可安!
可若東宮突然空缺,繼位者又該由誰來承擔?
權力真空之下,勢必引發暗流洶湧!
“太醫院!”
“快給朕召太醫過來!”
朱元璋如猛獸咆哮,其聲如雷,在殿堂中轟然炸響。
他腦海中此刻隻剩下一個念頭。
既然天幕所示是病亡,若提前診治,或許還有生機!
不一會兒,太醫急匆匆趕來。
朱元璋當即下達死命令。
“若是查不出問題,統統人頭落地!”
太醫們麵色凝重,滿是為難之色。
太子的身體此刻尚稱正常,不過略顯勞倦罷了!
距離所示死期尚有兩年,這般提前,實在難以發現端倪。
隨後——
朱元璋再度望向天幕的末尾內容。
片刻之間,他的視線悄然轉向第四子朱棣——
你這小子,朕怎麼聽著,這段內容裡還有你的份?!
朱棣一眼瞄到天幕尾聲那幾行字,臉色頓時劇變!
適才他隻關注大哥之事,根本沒注意結尾所藏的信息。
啊?不對啊!
怎地連我都被牽扯進來了?!
朱棣心頭頓生強烈不安!
噗通——
來不及細想,他立刻當場跪倒在地。
“父王!!”
“孩兒什麼也不知道啊!”
……
眾人看著天幕中朱標的隕落,無不感慨連連。
果然如之前推斷,朱標終是病故而亡。
“太可惜了。”
始皇忍不住發出一聲歎息。
從帝王的立場而言,朱標堪稱無缺的儲君人選。
儘管他與其父在治國理念上稍有分歧,但這不妨礙他繼承大統。
早在擔任太子期間,朱標便已涉政,頗具帝王風範。
他接掌大明本是水到渠成,毫無懸念可言。
此時的局勢本應風平浪靜,繼承人穩固,根本不至於掀起波瀾。
更談不上會發生任何權力上的劇變。
彼時的朱標,距離登基稱帝,不過是少了那件龍袍罷了。
可惜的是——
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儲君,卻英年早夭,令人扼腕!
“扶蘇,你等會也順道去請禦醫查一查身體。”
扶蘇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
大漢!
“唉……”
未央宮深處傳來一聲沉重歎息。
漢武帝臉上寫滿惋惜之意。
他對朱標一直抱有極高的評價。
因此在得知朱標因病辭世之後,他心中也不免泛起陣陣惆悵與遺憾。
“朱標一人,嫡出、長子,德才兼具,堪稱典範!”
“隻可惜啊,唉!”
漢武帝輕聲長歎。
腦中忽地浮現出另一人的身影——
霍去病。
當初得知霍去病早卒之訊時,他便憂心難安。
因此早早便傳詔,命霍去病即刻返回長安,以防意外。
“大將軍與冠軍侯現在抵達何地了?”
漢武帝忽而出聲詢問。
如今既已知曉未來禍因,自然不能讓愛將步入覆轍。
……
大唐!
李世民神色凝重:
“實屬可歎。”
“曆朝曆代的儲君之中,從未有人如朱標這般權勢滔天。”
“身為太子,卻能代天子施政、令行天下。”
“雖未登基,實則已是半個天子。”
“未曾想到,竟也難逃這命定的命數……”
李承乾麵色複雜,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他對於朱標的際遇,確實懷有幾分羨慕。
朱元璋對朱標的信任毫無保留,從未動搖分毫。
單就這一點而言,哪怕是他自己的父親,也遠遠不及朱元璋這般堅定!
朱標不僅得其父寵信,更在眾皇子中享有極高威望。
那些皇兄弟對他皆是由衷敬服,不帶半點虛偽。
李承乾心頭百感交集。
朱標究竟是憑什麼,能與親弟們相處得這般融洽?!
為何那隻青雀偏偏處處作梗?
竟還妄想染指我的東宮之位!
李承乾苦思不解,作為兄長,他與朱標一樣,都是長子。
難道是自己哪一步走偏了?
可他旋即自我寬慰。
人常說,兄長如父。
既然如父,那為兄者豈會有錯?
錯的隻能是那青雀那廝。
我行得端坐得正,問題肯定出在你身上!
可恨的青雀!若非你處心積慮設局,我又怎會命懸一線?
李承乾側目望向李世民,暗自寬慰。
幸而此刻父子間關係如初,不再生隙。
……
大清!
看完那段關於朱標的畫麵後,
康熙,這位大清的皇帝——
發出一聲悠長的歎息。
他瞥了眼太子胤礽,眼神複雜。
皆是儲君,為何天壤之彆?
倘若朱標是我的繼承人,我還需夜不能寐,擔憂儲位不穩?
你啊,還不如早點撒手算了……
有樣學不來,還偏挑錯的學!
……
永樂時期!
朱棣心頭一緊,額角竟滲出了汗。
重睹兄長之影,令他五味雜陳。
大哥雖已逝多年,思念卻從未遠去。
若兄長長命百歲,皇位怎會落到那沒本事的朱允炆頭上?
靖難之戰,也許壓根不會發生。
可曆史沒有回頭路可走。
“大哥……”
朱棣低語,語氣中藏著懊悔與痛楚。
縱時光遠去,那位仁厚溫和的兄長依舊活在他記憶深處。
那段兄弟情誼,是他再也觸不到的溫暖。
可最令他憂心的,是光幕最後浮現出的名字。
連他都被點了出來,事情已難掩蓋。
父皇若不瞎,自然早已心知肚明!
“父親……”
朱高熾語氣遲疑,終是開口道:
“既然紙包不住火,何不趁此機會,向祖父坦陳一切?”
朱棣還未答話,金豆子卻跳了出來:
“怕個啥!”
“反正都做了,就彆怕彆人知道!”
“若非那大侄子咄咄逼人,我們又怎會兵起靖難?”
“歸根結底,也不能全怪爹你!”
“祖爺爺若知真相,一定會理解你的處境。”
朱棣聞言斜睨這跳脫的兒子一眼,心中苦笑。
理解?
怕是隻會送我那柄傳說中四十米長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