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時期!
朱棣看著天幕上的戰火,思緒有些恍惚。
他的心思也被帶回到了幾十年前的靖難之役。
北平能否守住,的確是此戰的關鍵。
老大……沒讓他失望。
身為世子,與北平共存亡!
唯有這樣才能穩定人心,共同禦城。
"老大……”
“這場仗你打的確實是漂亮。”
“如果不是你守住了北平城——”
“即便我帶回了大寧的兵馬,後續如何,還不知道呢。”
朱棣幽幽的歎息了一聲。
現在回顧整個靖難之役,的確是險象環生。
作為古往今來第一個靖難成功的藩王。
朱棣要承認,自己的實力是有的。
但運氣,也是有的。
當然了,也要靠他的那些好兄弟鼎力支持。
在最危險的時候,一次次給他提供幫助!
不要誤會!
朕說的好兄弟,是十七弟寧王朱權!!
朵顏三衛,就是猛!
“守住北平城,豈是我一人之功?”
“是我、是母後,也是北平全體百姓的功勞!”
朱高熾得到朱棣的誇讚,臉上卻沒有絲毫的笑容。
他又想到了北平一戰時的慘烈畫麵。
守住北平。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付出了多少血!
朱高熾隻希望這樣的戰爭,不要再發生了!
饒是一向和朱高熾不對付的金豆子和狂妄居士,這時候都沒有開口。
他們對於老大守住北平的功績,還是認可的。
當時要是破了城,這仗可就沒法繼續打了。
母後和那麼多的親眷都落在朝廷手裡。
爹也隻能乖乖束手就擒!
朱棣看向老二、老三,笑道:
“老大有功。”
“你們兩個臭小子,出力也不少。”
“說到底,還是我們一家子人齊心,才能功成。”
朱棣不僅認可了長子的表現,也順便表揚了老二與老三。
畢竟長子身形偏胖,不擅長騎術與弓箭。
因此在靖難之役期間,更多是由老二和老三伴隨朱棣奔赴沙場。
這兩位兄弟也確實沒讓他失望。
尤其是漢王,屢屢在危急關頭解朱棣於燃眉之急。
堪稱靖難之戰中不可或缺的猛將!
但朱棣這番話,其實還有另一層意圖。
靖難之戰之所以艱苦——
靠的正是一家人的齊心協力,才得以反敗為勝、問鼎天下。
如今江山穩固,治理國家也同樣不易。
依舊得靠這幾個兄弟團結一心,方能穩定長治。
然而,金豆子和那位狂傲道士卻佯裝不懂朱棣話裡的深意。
“父親說得沒錯!”
“那一場靖難,能夠打贏,全仗咱一家子通力合作!”
“我們三兄弟,可都出了不少力!”
“老二你說得好!”
“………”
看著這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唱和著,朱棣不禁又是一聲長歎。
……
洪武時期!
眾人望著天幕,皆陷入沉默的思緒之中。
朱元璋此刻心情複雜。
九江那小子其實也不差,怎麼打起仗來就這麼稀裡糊塗?
倒是文忠這個兒子還算可靠,日後能扶持標兒成大事。
在朱元璋的打算裡——
李景隆就是他準備扶上台麵的新一代戰將,目的是逐步取代那幫建國功臣。
甚至打算再往深一步栽培他!
難道這回,咱老朱真的看走眼了?
朱標心裡也在琢磨。
四弟帶兵作戰確實有一手,日後保衛大明邊疆,指望得上。
四弟媳婦表現不俗,不愧出自名將徐達門下。
至於九江那邊……聽說他跟老四關係親近?
朱允炆暗自嘀咕。
將來的我為何那麼糊塗?
父皇會不會不再喜歡我了……
祖父也不會寵我了……
那我還活著乾嘛?
好疲憊啊!
朱棣腦中轉念。
高熾真不錯。
我的娘子也挺厲害!
高熾雖不像我,但關鍵時候還挺給力!
北平守城之戰,這仗打得相當精彩!
還有啊……
九江,你果然是我好弟兄!
朱權默默想著:
以後得防著點四哥,彆哪天被偷襲了!
朱元璋看完整個北平戰局,沉默了好一陣子。
隻是輕咳幾聲,沒有多話。
好在允炆這次沒整出什麼糟心事。
要不然真得被氣個好歹來。
李景隆圍攻北平,雖然沒成功也算在意料中。
北平上下團結,想攻進城門確實不容易。
隻要咬牙堅持,久守自然能成。
但李景隆後麵的表現,真把老朱看懵了。
這麼多軍需物資,竟然白白扔了?
朝廷方麵倒是不太在意那些裝備。
沒了也能從各地補上。
可對朱棣而言,那些物資就是命根子啊。
他靠一座北平城抵抗整個朝廷,
糧草就是關鍵的支撐!
北地本就資源匱乏,這仗也不知要拖到哪年。
所以必須仗打著補給也來著!
但……不是這麼用戰法的啊?!
這一仗,朱棣等於一戰封神。
拿下了小十七的所有兵馬,還順手收了糧草軍備。
最終把朝廷十幾萬大軍打得大敗,還收編一部分降兵。
徹底打爆了老四!
朱元璋目光停在朱棣身上,神情複雜。
這老四,打起仗來真有一手?!
看來天德真是儘心儘力教他這個乘龍快婿。
你這小子,倒也沒給親家丟人。
……
對於這場靖難戰事的後續發展,幾位天子都極為關注。
雖然朱允炆在早期犯了不少錯誤。
儘管朱棣在北平戰後聲勢大漲。
但總體來說,他依舊處於下風。
即使集齊寧王全軍,和朝廷相比,還是差得遠。
朱棣的勝算仍舊渺茫。
可從天幕所展示的結局看,朱棣似乎最終拿下了勝利。
眾帝王都想弄明白他是怎麼扭轉乾坤的。
……
天幕畫麵中。
北平一役後,朱棣稍稍取得些優勢。
之後燕軍與朝廷在北平周邊繼續交鋒。
李景隆雖然在此前大敗一場,朱允炆卻沒有換帥。
接著又集結新軍,數量達六十萬。
李景隆率軍六十萬,與朱棣軍隊在白溝河一帶激戰。
這回,李景隆終於露出點名將氣質。
他手下的先鋒平安,曾在朱棣麾下出征,十分了解其戰術,於是設下埋伏。
朱棣大軍前行不久,便遭遇伏擊,瞿能父子也趁勢攻擊。
戰鬥伊始,朱棣即落入劣勢。
更麻煩的是——
朱棣後撤途中,又被郭英布設的地雷炸了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