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萬國宮的餘韻尚未散儘,《heal the world》純淨的漣漪仍在全球蔓延,撫慰著無數疲憊的心靈。然而,楚星河並未沉浸在這片讚譽的海洋中。他清晰地記得【世界樹】圖譜上那抹微弱的、不和諧的紅色警示——理想主義的光芒,終將照亮某些人試圖隱藏的角落,也終將刺痛某些習慣於在陰影中構建秩序的手。
天宇娛樂頂層,“星河”專屬創作室。巨大的落地窗隔絕了城市的喧囂,室內流淌著輕柔的、有助於集中精神的氛圍音樂。楚星河站在一塊巨大的智能白板前,上麵沒有複雜的樂譜,隻有寥寥數行字:
《ie》
核心:
烏托邦願景,去國界化,反戰,反宗教藩籬,反物質主義。
風險:
觸及現實政治、信仰、經濟根基。爭議性遠超《heal the world》。
【世界樹】預警:
北美“保守主義現實批判”節點(紅),歐羅巴部分“傳統宗教”節點(橙),東亞“集體主義穩定”節點(黃)。
戰略:
以藝術之名,行叩問之實。
純粹!
剝離商業,直抵靈魂。
載體?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載體?”後麵點了點。這一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平台顯得過於“官方”了。他需要一個更純粹、更聚焦於思想本身、更能引發廣泛自主討論的舞台。
意念微動,【世界樹】圖譜在意識中展開。龐大的根係枝乾閃爍著信息流。他過濾掉商業喧囂和政治博弈的雜音,將意念集中在“獨立思想”、“先鋒藝術”、“跨文化對話”等關鍵詞上。很快,幾個在特定文化圈內具有極高思想聲譽但相對小眾的節點亮了起來:
北美:
“阿斯彭思想節”(asen ideas festival)彙聚全球頂尖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探討人類未來的非營利性論壇,影響力深遠。
歐羅巴:
“薩爾茨堡全球研討會”(salzburg global sear)曆史悠久,致力於解決全球性挑戰、促進跨文化理解。
東亞:
“京都創想論壇”(kyoto iation foru)新興但理念純粹,聚焦科技、人文與未來的融合。
就在他權衡之際,林薇推門走了進來,臉色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手中拿著一份加密的電子簡報。
“星河,你的直覺是對的。‘不和諧音’不是雜音,是號角。”她將簡報投射到白板上,“北美‘基石研究所’(rnerstone stitute),歐羅巴‘傳統價值守護聯盟’(guardians of traditional vaes),還有我們這邊幾個看似獨立、實則背景深厚的‘文化評論家’,已經開始聯動。”
簡報上,是精心剪輯的片段和煽動性標題:
《從戰吼到麻醉劑再到毒藥?楚星河的“治愈”是理想主義的糖衣炮彈!》
《警惕!下一個約翰·列儂?
或將煽動無政府主義思潮!》
《藝術不應成為解構國家與信仰的工具!評楚星河危險轉向》
(東亞某論壇熱帖)《很美,但‘沒有國家’?這置民族複興於何地?》
攻擊點精準而致命:否定私有製(動搖經濟根基)、消解國家概念(觸及政治紅線)、模糊宗教界限(挑戰信仰核心)。他們將《ie》解讀為一種對現有社會秩序的徹底顛覆和否定,而非一個充滿希望的願景。
“這些組織背景很深,擅長操控輿論,製造對立。”林薇聲音低沉,“他們不是單純的樂評人,他們是‘思想秩序’的維護者。你的《ilobal und那邊壓力也很大,艾米莉亞剛跟我通了話,語氣很複雜,既興奮於你再次引爆話題,又擔心引火燒身影響他們在某些區域的業務。”
楚星河靜靜聽著,目光掃過那些充滿敵意的標題,眼神卻愈發沉靜。【文化親和力(微量被動)】帶來的微弱平和感,讓他不被憤怒左右。他反而從這些攻擊中,更清晰地看到了《ie》蘊含的力量——它觸及了某些人不願被觸及的深層恐懼。
“他們害怕的不是歌,”楚星河緩緩開口,聲音如同淬火的金屬,冷冽而堅定,“他們害怕的是人們開始‘想象’另一種可能。害怕思想一旦掙脫枷鎖,就再也關不回去。”他指向白板上“純粹!”兩個字,“所以,我們的回應,隻能是更純粹的藝術表達!把歌,唱給真正願意傾聽和思考的人聽!”
他調出【世界樹】圖譜,將意念集中在“阿斯彭思想節”、“薩爾茨堡全球研討會”、“京都創想論壇”三個節點上。三個節點親和度對“先鋒思想”、“藝術表達”、“跨文化對話”均顯示為高亮綠色!
“林總監,聯係這三個論壇的主辦方。告訴他們,楚星河希望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在下一屆論壇開幕式的非商業環節,無償獻唱一首新作品。作品主題,就是關於‘想象’人類共同的未來。不涉及任何商業推廣,隻做最純粹的藝術呈現。”楚星河的語氣不容置疑,“如果同時進行,效果最好。利用時差,形成全球接力。”
林薇倒吸一口涼氣!同時登陸全球三大頂尖思想論壇?這手筆比格萊美還大!格萊美是娛樂工業的巔峰,而這三大論壇,則是人類思想交鋒的最高殿堂!影響力不在一個維度!而且“無償”、“非商業”、“純粹藝術”——這幾乎是堵死了那些攻擊者汙名化“商業炒作”的路徑!
“這……難度極大!這三個論壇都極其高傲,檔期、主題、嘉賓都是提前數年規劃……”林薇話沒說完,就看到楚星河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她瞬間明白了,這不是商量,是戰略!她重重點頭,眼中爆發出賭徒般的亢奮和屬於頂級經紀人的狠厲:“好!我去辦!就算把天宇的資源和人脈全砸進去,也要把這事辦成!讓那些躲在陰影裡的家夥看看,什麼是真正的‘陽謀’!”
接下來的日子,天宇娛樂這台龐大的機器,為了一個“非商業”、“無償”的項目,開足了馬力。林薇親自帶隊,全球飛人,動用了一切能用的高層人脈、文化紐帶、甚至以楚星河個人名義承諾未來在論壇相關公益項目上的深度合作。壓力、斡旋、妥協、突破……一場沒有硝煙卻驚心動魄的外交戰在全球展開。
與此同時,楚星河將自己關在創作室裡。他拒絕了老k主動請纓擔任製作人的提議。
“金老師,這次,我想自己來。”楚星河的目光平靜而執著,“《ie》不需要複雜的編曲,它需要的是最本真、最直抵人心的表達。一把鋼琴,一個真誠的聲音,就夠了。我需要您幫我找到世界上聲音最乾淨、觸鍵最有靈魂的……那架鋼琴,和那個能將它聲音完美捕捉的錄音環境。”
老k深深地看了楚星河一眼,渾濁的眼睛裡沒有不滿,反而充滿了激賞:“好!小子!有魄力!返璞歸真,才是大境界!鋼琴和環境,包在我身上!保證給你找到能配得上這首歌靈魂的‘夥伴’!”
老k發動了他縱橫樂壇數十年積累的恐怖人脈。最終,目標鎖定:
鋼琴:
一架擁有百年曆史、音色純淨空靈如聖詠的斯坦威odel d,被譽為“月光女神”,目前收藏於奧地利維也納某頂級私人音樂沙龍。其主人是一位癡迷於純粹藝術的老勳爵。
錄音地:
挪威,特隆赫姆。一座建立在深邃峽灣懸崖邊、完全由天然木材和岩石建造的“寂靜之聲”教堂。該教堂由一位聲學建築大師設計,內部混響天然純淨,被譽為“離天堂最近的錄音棚”。錄製需獲得教會和當地政府的特彆許可。
又是一輪艱難的溝通與談判。當老k用最誠摯的態度和對音樂的極致理解打動那位老勳爵,當林薇團隊以“為人類和平理想發聲”的名義說服了特隆赫姆教會和市政府,獲得獨家錄製許可時,距離三大論壇開幕,僅剩一周。
挪威,特隆赫姆峽灣。
初冬的寒風掠過深藍色的冰冷水麵,刮過陡峭的懸崖。崖頂,“寂靜之聲”教堂如同一個沉默的巨人,俯瞰著壯麗的自然畫卷。
教堂內部,沒有華麗的裝飾,隻有裸露的溫暖木材和冷峻的岩石。巨大的拱形穹頂將自然光巧妙地引入。那架被稱為“月光女神”的百年斯坦威,靜靜放置在教堂中央,黑色的琴身在透過彩色玻璃窗的稀薄天光下,流淌著歲月沉澱的光澤。
楚星河穿著一件簡單的黑色高領毛衣,坐在琴凳上。指尖輕輕拂過冰涼光滑的琴鍵,一股難以言喻的曆史感與純淨感順著指尖流淌進心間。教堂內安靜得能聽到自己心跳的回聲,空氣中彌漫著鬆木和岩石的清冷氣息。
老k帶著最精簡的團隊(一位頂級錄音師和一位助理),在遠處角落的專業錄音車裡,隔著厚厚的玻璃,屏息凝神。林薇則站在教堂入口處,感受著這神聖而緊張的氛圍。
楚星河閉上眼。腦海中,《ie》的旋律如同清澈的溪流。他融合了【基礎樂理精通】,對這首歌的結構、和聲進行了最本質的理解;【靈魂淬火(被動)】讓他的情感表達更加深邃內斂;【文化親和力(微量被動)】則如同無形的潤滑,讓他與這架承載著時光的鋼琴、與這方彙聚著天地靈氣的空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和諧共振。
他深吸一口氣,峽灣冰冷清新的空氣湧入肺腑。指尖落下。
一個極其簡單、純淨、帶著一絲空靈寂寥的c大調和弦,如同冰山上滴落的第一滴融水,在教堂完美的天然混響中緩緩蕩開,餘韻悠長,仿佛在叩問亙古的時空。
楚星河開口了。聲音不再是《孤勇者》的嘶吼,也不是《heal the world》的溫暖引導,而是一種近乎平和的、帶著哲思般的訴說感。沙啞的質感依舊存在,卻被控製得恰到好處,如同智者飽經滄桑後平靜的敘述:
“ie theres no heaven(想象這世界沒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這並不難)”
“no hell below (腳下沒有地獄)”
“above only sky(頭頂隻有天空)”
歌詞如同最鋒利的剃刀,輕輕劃開了包裹在人類心靈上的第一層束縛——對死後世界的恐懼與寄托。楚星河的演唱沒有絲毫攻擊性,隻有一種淡淡的、引人深思的惆悵。鋼琴的伴奏簡潔到了極致,幾乎隻是幾個關鍵和弦的支撐,將所有的空間留給了人聲和歌詞本身的力量。
“ie all the eole(想象所有的人們)”
“livg for today(隻為今天而活)”
錄音車裡,老k緊緊攥著拳頭,指甲幾乎嵌進掌心。太純粹了!太勇敢了!這種剝離了一切華麗外衣、直麵核心命題的表達,比任何複雜的編曲都更需要勇氣和定力!錄音師的眼睛死死盯著毫無波動的電平表,臉上充滿了朝聖般的敬畏。
“ie theres no untries(想象這世界沒有國界)”
“it isnt hard to do(這並不困難)”
“nothg to kill or die for(沒有殺戮,沒有犧牲)”
“and no religion, too(也沒有宗教的羈絆)”
第二段,歌詞的鋒芒直指人類衝突最根本的根源——國家主義與宗教藩籬!楚星河的聲音依舊平穩,但那份平靜之下蘊含的、對和平的終極渴望,卻如同暗流般洶湧!教堂完美的聲學環境,將每一個字、每一個細微的情感顫動都清晰地放大、傳遞,如同神諭在空曠的山穀中回響!
林薇站在門口,感覺心臟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她知道這歌詞意味著什麼!這是真正的禁區!她幾乎能預見到發布後掀起的滔天巨浪!但此刻,在這方神聖的空間裡,在那純淨的琴聲和訴說中,她感受到的隻有一種超越世俗的震撼和悲憫。
“ie all the eole(想象所有的人們)”
“livg life eace(生活在和平之中)”
副歌第一次響起。沒有高亢的煽情,隻有一種帶著深切期盼的吟誦。鋼琴的音符如同星光般點綴其間。一種巨大的、寧靜的悲傷和同樣巨大的、不容置疑的希望,在教堂的穹頂下交織、升騰!
“you ay say i a drear(你可以說我是個夢想家)”
“but i not the only one(但我並非獨自一人)”
“i hoe day youll jo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世界將合而為一)”
當楚星河唱出這最核心的四句時,他的聲音裡注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那不是憤怒的呐喊,而是一種曆經滄桑後依然堅守信念的、無比溫柔的堅定!特彆是那句“但我並非獨自一人”(but i not the only one),帶著一種洞悉人心、尋求共鳴的呼喚,穿透了教堂的石壁,仿佛要傳遍整個峽灣,傳向整個世界!
鋼琴的旋律在此刻變得稍微豐滿了一些,如同黑暗中亮起的點點星火,呼應著那份孤獨卻並不孤單的信念。
歌曲進入後半段,重複的段落被賦予了更深沉的情感濃度。
“ie no ossessions(想象沒有占有)”
“i wonder if you can(我想你是否能夠)”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r(不再貪婪,不再饑餓)”
“a
otherhood of an(人類情同手足)”
對私有製和物質主義的質疑,將烏托邦的願景推向極致!楚星河的演唱,始終保持著那份克製的、引人深思的訴說感。他像一個冷靜的觀察者,描繪著那個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卻值得所有人去“想象”的美好圖景。
最後一次副歌:
“you ay say i a drear(你可以說我是個夢想家)”
“but i not the only one(但我並非獨自一人)”
“i hoe day youll jo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世界將合而為一)”
最後一句“世界將合而為一”(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楚星河的聲音微微揚起,帶著一種近乎祈禱般的虔誠和希冀,然後緩緩落下,歸於一片深邃的寧靜。鋼琴奏出最後一個悠長而純淨的泛音和弦,在教堂完美的混響中嫋嫋擴散,直至完全融入寂靜,仿佛將那個關於“合一”的想象,永恒地留在了這片空間和所有聆聽者的心中。
錄製結束。
教堂內一片死寂。過了許久,錄音車裡才傳來老k壓抑著巨大情緒的、帶著哽咽的聲音:“…erfect…(完美)…收工。”這位見慣風浪的金牌製作人,此刻竟像個孩子般激動得語無倫次。
林薇靠在冰冷的石壁上,久久無法平複。她知道,他們剛剛完成的不隻是一首歌的錄製,而是投下了一顆足以撼動人類固有思想版圖的…精神核彈。
錄製完成的第二天,阿斯彭思想節(北美)、薩爾茨堡全球研討會(歐羅巴)、京都創想論壇(東亞),幾乎在同一時間(根據時差安排)的開幕式上,主辦方以最鄭重的方式宣布:
“…在開啟思想交鋒之前,讓我們先聆聽一個聲音,一個關於人類共同未來的純粹‘想象’。我們榮幸地邀請到,音樂家楚星河(chu xghe),為我們帶來一首特彆的獻禮——《ie》。”
沒有預告,沒有宣傳,隻有簡單的一句話介紹。
接著,巨大的屏幕上,出現了挪威特隆赫姆“寂靜之聲”教堂內部的畫麵:楚星河坐在那架百年斯坦威前,背景是壯麗的峽灣和透過彩色玻璃的稀薄天光。純淨到極致的鋼琴前奏響起,伴隨著那平和而充滿哲思的歌聲:
“ie theres no heaven…”
三大思想聖殿,全球最具獨立思考精神的精英群體,在這一刻,同時按下了暫停鍵。
阿斯彭,正在低聲交談的諾貝爾獎得主、科技巨頭ceo、哲學家們,停下了話語,目光聚焦屏幕。
薩爾茨堡,各國前政要、國際組織領袖、人文學者,放下了手中的議程,側耳傾聽。
京都,頂尖科學家、藝術家、未來學家們,屏住了呼吸。
歌詞,如同最鋒利的思維手術刀,一層層剝開他們早已習以為常、甚至賴以生存的思想框架——天堂與地獄、國家與戰爭、宗教與隔閡、占有與貪婪……
質疑私有製?消解國家?模糊信仰?
這些在世俗輿論場足以引發山崩海嘯的命題,此刻在這思想的殿堂裡,卻首先被當作一個純粹的、藝術化的“想象”來聆聽和審視。
沒有憤怒,沒有立刻的駁斥。隻有一種深沉的、被觸及靈魂的震撼和思考。當那句“你可以說我是個夢想家,但我並非獨自一人”響起時,許多人的眼中,竟不自覺地泛起了淚光。那是被孤獨的理想所擊中的共鳴,是看到同道者的慰藉。
當最後一個音符在教堂的混響中消散,三大論壇現場,不約而同地爆發出了持久而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並非完全的讚同,而是對純粹藝術表達的敬意,對敢於提出終極叩問的勇氣的讚賞,以及對那個美好願景本身最深切的共鳴與向往!
【叮!】
【檢測到超強思想共鳴與跨文化深度影響!】
【【世界樹】圖譜劇烈波動!】
北美:“先鋒思想人文關懷”節點亮度暴漲!親和度飆升!但“保守主義現實批判”節點紅光大盛!排斥度激增!
歐羅巴:“和平主義哲學思辨”節點親和度大幅提升!部分“傳統宗教”節點排斥度顯著增強!
東亞:“未來思考全球視野”節點親和度明顯提升!“集體主義穩定”節點排斥度微弱上升。
全球其他區域:對“和平”、“反戰”、“人類共同體”主題的親和度普遍顯著提升!圖譜整體呈現“撕裂”與“共鳴”並存的奇觀!
【信仰點收集】如同井噴!增幅瞬間突破100!並且持續高速增長!【靈魂淬火】被動效果在精神世界引發微光漣漪,楚星河感覺自己的思維仿佛被淬煉得更加清晰、堅韌。
【文明之聲】任務進度大幅推進!【文化親和力(微量被動)】在劇烈的思想碰撞中,似乎也在悄然進化,變得更加包容和具有韌性。
然而,幾乎在三大論壇掌聲響起的同時,一場蓄謀已久的、針對《ie》及其“危險思想”的輿論絞殺戰,在全球網絡上同步爆發!其規模、組織性和惡毒程度,遠超之前對《heal the world》的零星質疑!
“基石研究所”火力全開:
發布長篇“研究報告”:《解構:無政府主義的糖衣與對西方價值的顛覆》,將歌詞逐句“分析”,扣上“反資本主義”、“煽動顛覆”的大帽子。
動員旗下媒體和網絡水軍,在社交媒體發起ierouia(危險的烏托邦)話題,大量散布扭曲解讀和恐慌性言論。
遊說部分國會議員,在公開場合質疑楚星河及其作品“可能危害國家安全與青少年思想”。
“傳統價值守護聯盟”緊隨其後:
聯合多位保守派宗教領袖,發表聯合聲明:《警惕藝術對信仰的褻瀆!中“無宗教”論調是對億萬信眾的傷害!》,號召信徒抵製。
在歐羅巴主要國家發起線上請願,要求下架《ie》,並禁止楚星河在歐羅巴演出。
東亞某些勢力推波助瀾:
通過代理人,在東亞網絡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沒有國家”?楚星河是否忘記了他的根?》《
是西方精神殖民的軟刀子!》。
刻意將歌曲解讀為對東亞集體主義價值觀和崛起道路的否定。
精心剪輯的“專家解讀”視頻、斷章取義的歌詞截圖、煽動性的標簽、組織有序的刷屏和水軍攻擊……如同黑色的潮水,瞬間淹沒了三大論壇帶來的思想清流!大量不明真相的普通網民被裹挾,加入質疑和謾罵的行列。《ie》的評論區迅速兩極分化,爭吵、攻擊、舉報充斥其中。
天宇娛樂全球公關中心瞬間進入最高級彆戰備狀態!林薇雙眼赤紅,嘶吼著指揮團隊應對:
“法務部!收集所有誹謗證據,準備跨國訴訟!不惜代價!”
“輿情組!調動所有合作媒體和kol,發布專業樂評和正麵解讀!重點突出‘藝術想象’與‘和平願景’!”
“技術組!全力反製惡意刷屏和水軍!保護歌曲正常評論區!”
“聯係global und!艾米莉亞!現在是履行盟友義務的時候了!動用他們的全球媒體資源!”
然而,這場風暴的烈度遠超預期。對手顯然有備而來,資源雄厚,手段卑劣。正麵輿論的反擊如同投入黑色潮水的石子,效果有限。更麻煩的是,部分國家的文化監管部門,在壓力下開始對《ie》的傳播進行“審慎評估”,甚至有個彆小平台迫於壓力暫時下架了歌曲。
楚星河站在創作室的巨大落地窗前,看著屏幕上全球輿情的激烈對抗,看著【世界樹】圖譜上那刺眼的紅黃區域和不斷跳動的排斥度數值。他的表情異常平靜。
他沒有憤怒,隻有一種冰冷的了然。他早已預見這場風暴。《ie》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一麵棱鏡,將人類思想光譜中的分歧、恐懼、堅守與渴望,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他調出係統麵板,看著那井噴的【信仰點】和依舊在頑強增長的親和度綠光區域(尤其是在年輕群體、知識分子和戰亂地區民眾中)。他看到了撕裂,更看到了無數被這首歌點燃的、關於和平與未來的希望之火。
他拿起內部通訊器,聲音平靜地傳向忙碌的公關中心:
“林總監,通知所有團隊:停止與對方在輿論場的纏鬥。”
“什麼?”林薇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他們想把水攪渾,把討論拉低到立場攻擊的泥潭。我們不能跟著他們的節奏走。”楚星河的聲音帶著一種洞悉全局的冷靜,“把我們在挪威錄製的完整版《ie》現場視頻,無刪減、無解說、無任何商業元素,以我的個人名義,在全球所有主流平台免費發布。標題就寫:一個關於未來的想象(an iation for the future)。”
“同時,以我的名義發布一則簡短聲明:”
楚星河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
“
《ie》是一首歌,一個夢想,一個邀請。它無意否定任何人的現實與信仰,隻願在心靈深處,為‘和平’、‘共享’與‘合一’的可能,留下一束想象的光。若它能引發思考,無論讚同或反對,都是對‘對話’本身的貢獻。音樂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它能讓我們在喧囂中,聽見彼此心底最深切的渴望。
”
聲明簡短,卻如定海神針!它跳出了對手設定的“顛覆褻瀆背叛”的指控框架,將歌曲重新定位為“引發思考的邀請”和“關於和平的想象”,將爭論的焦點從政治攻擊拉回到了藝術表達和人類共同情感本身!
當純淨如初的《ie》現場視頻和這份充滿智慧與包容的聲明同步出現在全球網絡時,如同在喧囂的戰場上投下了一顆精神震撼彈!
瘋狂的攻擊和謾罵依舊存在,但更多沉默的、被裹挾的、或原本持中立態度的人,開始冷靜下來。他們點開那個在挪威峽灣教堂錄製的視頻,聆聽著那不帶任何雜質的鋼琴和人聲,感受著那份超越立場的、對美好未來的純粹渴望。
許多原本被輿論裹挾的知名學者、藝術家、甚至宗教人士,開始站出來:
“藝術的價值在於引發思考,而非提供標準答案。《ie》的勇氣值得尊重。”
“這首歌描繪的是彼岸的理想,而非對此岸的否定。我們需要彼岸的光,照亮此岸的路。”
“真正的信仰無懼叩問。和平與博愛,本就是所有正信的終極追求。”
【世界樹】圖譜上,那些代表理性思考、包容對話的綠色枝乾,開始發出更明亮的光芒!親和度在激烈的對抗中,竟然開始逆勢緩慢回升!【信仰點】的收集,在短暫的平台期後,再次加速!
楚星河知道,這場關於思想的戰爭遠未結束。那些陰影中的力量不會善罷甘休。但他更清楚,《ie》這顆種子已經種下。它引發的撕裂與共鳴,思考與對抗,本身就是它力量的最好證明。
他看向係統麵板上,那在風暴中依舊頑強閃爍的、代表《ie》解鎖完成的圖標。棱鏡已經鑄就,光芒已經射出。未來,這束光將照亮什麼,又將點燃什麼?
無聲的硝煙彌漫在思想的戰場,而戰士的征程,永無止境。他轉身,走向白板,拿起筆,在《ie》的下方,緩緩寫下兩個新的詞:
《viva vida》
《波西米亞狂想曲》
風暴眼,亦是新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