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好。
她也不想和那些落魄的兄長們搭上任何關係。
何況。
沈錦弦他們既然後悔了,後悔針對沈輕漾,那她就同樣不會放過他們。
任何幫過沈輕漾,亦或是愛著她的人,全都該死!
……
這幾日,皇後幾次想要去探望榮月,都被沈子雨派來的人阻擋了。
說是太後的命令,不允許任何人探望榮月公主。
這讓皇後滿心焦急。
她總覺得榮月可能出事了……
“為什麼,榮月又未曾得罪她,最近又一直不曾離開過宮殿,為何她要這般針對我的榮月?”
皇後越想越著急,便派人去宮外將鎮國公夫婦請來了。
鎮國公夫婦看到她之後,向著她行了個禮:“臣參見皇後娘娘。”
皇後趕忙上前,將鎮國公夫婦扶了起來。
“爹,榮月可能出事了。”
鎮國公有些驚訝,眉頭輕輕一皺:“榮月怎會出事?”
“應該 是太後動的手,爹,求你救救榮月。”
皇後的眼中帶著淚水,她當年生育時,生下了一子一女。
但那時候朝堂不穩,南王,也就是當年的太子又帶君執政,而南王當時無子,她身為四皇子妃的她,則為四皇子生下了一子一女。
南王便買通了穩婆,害死了她的兒子……
如果不是四皇子回來的及時,榮月怕是也有性命之憂。
但那一次,她驚嚇過度,又因為穩婆給她下了藥,便再也無法生子。
榮月就是她唯一的女兒,比她的命都重要的女兒啊。
“這……”鎮國公愣了愣,遲疑著問道,“這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最近太後和陛下行事雖然混賬,卻也不至於要殘害榮月。”
“爹,我所說的是真的。”
皇後白著臉,焦急的道:“榮月肯定出事了,太後甚至現在都不讓我見榮月,我現在連她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自從見不到榮月之後,這幾日她經常心神不寧,一閉眼就聽到榮月在拚命的喊她。
讓她疼的心肝欲裂。
鎮國公皺眉。
這些日子他並沒有上朝,卻也聽聞朝堂上發生的一些事情。
難不成,太後真對榮月下手了?
她的理由是什麼?
“太後為何要對榮月下手?”
皇後搖頭:“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榮月肯定有危險,我隻有見了她才能安心。”
鎮國公沉吟了片刻。
“這樣吧,我稍後去見一趟陛下,看看能否見到榮月。”
皇後苦笑著點頭。
她也不是沒有去求過陛下,每次陛下都會苛責她,說太後不讓她見,是怕她把榮月教壞了。
還說榮月現在性子越發越無法無天了,需要好好教導。
所以,她隻能失望而歸。
也許父親能見到榮月……
可讓皇後失望了。
鎮國公見到北辰帝後,剛開口提及榮月公主,就被皇帝給喝止了。
“榮月的性子驕縱,蠻橫無禮,還敢衝撞太後,實為不孝,這些,全都是被皇後給慣壞了,太後不讓她見,也是怕榮月越發任性。”
“等磨磨榮月的性子之後,再讓他們母女相見。”
驕縱?蠻橫?
皇帝口中說的人,是那乖巧有禮的榮月公主嗎?
鎮國公有些懵了。
鎮國公夫人還是心疼榮月的,她跪了下來,哭著求道。
“陛下,皇後也隻是想要看一眼公主,她保證不去打擾公主,隻是遠遠的看上一眼……”
“不行!”
北辰帝嚴聲拒絕了。
他的目光掃向了鎮國公,冷冷的道:“鎮國公既然年事已高,都已經退養天年了,宮裡的事情,你就彆管了,不然你這鎮國公的頭銜,也未必能保得住。”
鎮國公的身體顫了顫,他的目光裡帶著失望。
為國征戰多年,兒子喪身沙場,他又一身的病痛……
現在不過是想要讓女兒看一眼外孫女,陛下便要摘了他的鎮國公的封號。
這真夠諷刺的。
“陛下。”
鎮國公拱拳:“那老臣,便先告退了。”
鎮國公夫人麵露焦急:“國公爺。”
“走吧。”
鎮國公起身,轉身就離開了。
鎮國公夫人趕忙跟在身後,兩人快步的離開了皇宮。
走出宮裡後,鎮國公夫人偷偷擦了擦眼淚:“是不是真如皇後所言,公主出了事,陛下才不讓我們見?”
鎮國公的眸子沉了沉。
“要是公主真出事了,那他也不可能繼續瞞著,如今公主必定無事,隻是他們不讓皇後見,可能是……想要讓公主和親。”
“和親?”
鎮國公夫人的心頭一顫。
“嗯。”
鎮國公點了點頭:“前不久,敵國要派使臣前來談和,說是要讓我們公主嫁過去,從此兩國同歸於好。”
之前那一戰,薑國的兵馬相助,早就把那兩國擊退百裡之外。
現在又有宋君硯宋將軍在鎮守,根本無懼他們的威脅。
也用不著公主去和親。
畢竟,他們大元如今是強勢的那一方,又怎需要舍棄公主去談和?
他也以為,皇帝肯定不會同意的。
可現在看到宮中的這種情形,他斷定,陛下肯定是應了。
鎮國公夫人的心顫了顫。
“讓榮月公主去和親,那不是要了皇後的命嗎?”
她有些心疼的抹了下眼淚:“我可憐的女兒,當初被人算計,兒子剛出生就沒了,自己還不能再生育了,現在她就這麼一個女兒……”
其實,皇後是中宮之主,不能沒有兒子傍身,之前北辰帝心疼她,也是想要從後宮裡找個皇子給她撫養。
卻被皇後拒絕了。
她把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榮月的身上。
可以說,榮月就是她的命。
要是讓榮月去和親,那真正要心疼死她了。
鎮國公也沉默了下來,久久不言。
鎮國公夫人一咬牙:“最近那些大臣,天天往晉王府跑,他們想要讓晉王奪位,要不……”
“不可!”
鎮國公厲喝一聲:“我不會謀逆,此話日後不可再提!”
“就算不為了皇後與公主,也得為天下百姓考慮,”鎮國公夫人紅著眼,“那太後大興土木,要建造行宮,分明就是勞民傷財,已經有很多大臣對此不滿了,晉王奪位,也是眾望所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