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國時代係統 > 第55章 大洋秩序的奠基者

第55章 大洋秩序的奠基者(1 / 1)

推荐阅读:

確定完‘大明鹽業總局’的設立歸屬之後,他又開始闡述‘大明鹽業總局’的整體規劃,一旁的小黃門瘋狂記錄著,畢自嚴和徐光啟也麵露期待的等著陛下的下文。

“於各省首府設‘鹽業分局’,各產鹽要地設立‘鹽業生產局’,兩淮分局駐揚州、兩浙分局駐杭州、長蘆分局駐天津、福建分局駐泉州……。

‘鹽業分局’各局主官稱‘督辦使’,‘鹽業生產局’各局主官稱‘督產使’,由朕親自簡拔,挑選精通商賈之道的官員擔任,三年一考,期滿更換駐地,所有賬目直達禦前,由戶部及內廷稽核處共同核查。”

“原鹽場衙門、吏胥,需經總局重考方可留用!凡與宗室、鹽商有姻親勾連者,一概清退。”

“普天之鹽,皆為皇產。所有鹽田、鹽池、灶房,由鹽業總局登記造冊,刻‘禦製鹽田’界碑永鎮四至。”

“此前所有勳貴‘賜田’、豪強‘投獻’、鹽商‘包場’……皆屬非法侵占,限期半年自首退還,既往不咎,逾期不還者……”朱由校冷笑一聲,未儘之言殺機凜冽。

“改變過往征稅方式,鹽離鹽場即課稅,鹽場產出之鹽,離開鹽場時,即須按朝廷所定稅率,按二十抽一納課。”

“課訖之鹽,由總局或各鹽業生產局鈐蓋特製火漆龍紋鹽印,載明鹽稅數額與產地。鈐有此印之鹽,方為‘皇鹽’,通行天下!”

畢自嚴瞳孔驟縮,此乃將數百年來被層層截留的稅賦環節,一刀砍在源頭!再無“引課分離”“運銷分肥”之弊!“

“各鹽業分局下設‘皇鹽護運營’(該營由親軍營新軍抽調精銳骨乾,整編漕丁後編成),持總局令箭武裝押運。”

“凡在官道驛站、鈔關閘口,查驗放行之人持總局所頒龍紋鹽印公文者,兵部、戶部及地方衙署所屬關卡必須即刻放行,阻攔者以謀逆論!”

“皇鹽抵銷區後,銷售分二途;四成交由‘皇鹽官鋪’直營,京城及各省府治所設‘皇鹽鋪’,平價售鹽,明碼實價,憑戶帖限量購鹽以惠平民!

另外六成‘特許皇商’分銷,以行省或府為界,競拍五年分銷權!承銷之皇商,需繳巨額押金存總局,按總局定價銷鹽,利得其六。若有抬價摻假,押金罰沒,永不敘用!”

“私鹽即謀逆!”朱由校森然道,“命登萊水師、福建水師,以及南直隸新軍(待其整編完畢),分兩路出擊!”

“遇百斤以上私鹽船貨,可即行焚毀、緝拿。人犯無需刑部審結,凡供出資敵(建奴、倭寇)或勾結宗室者,立斬不赦。”

“廣設‘私鹽首告賞’,凡舉告私鹽製造、窩點、巨梟者,查實可得贓貨之半。”

旨意清晰而下,目標明確具體。

朱由校站起身,再次望向窗外的風雪:“大明中興,就此開端。”

“二位愛卿,朕將國之命脈,托付於爾等實乾之能。下去之後,即依今日所定規劃行事。遇有阻撓,切記爾等身後,有朕為後盾!”

“莫要讓這雪夜裡的誓言,消磨在重重阻隔之中!”

“臣等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畢、徐二人再次深深叩拜。

暖閣內的燭火搖曳,映照著君臣三人在地圖和奏疏間匆匆批注的身影。

沉重的帝國財政車輪,在風雪呼號的深夜裡,被以少年的意氣、老臣的謀算與學者的執著,艱難地撬動了一絲縫隙。

曙光尚遠,寒風刺骨,但車輪,終於開始嘗試著向新的方向滾動了。

乾清宮內,喧囂漸息。成功捱過了登基以來最忙碌焦灼的一日,朱由校終於得以稍事喘息。

他微微後仰,半倚在寬大的禦座之上,胸中那份激蕩的心緒卻如同殿外翻湧的雲靄,一時難以平複。

“呼……” 指尖無意識地在扶手上輕叩,他仔細回溯著今日諸多安排與決斷,長長吐出了一口壓抑已久的濁氣。

片刻沉凝,他闔上眼,屏氣凝神,眼前熟悉的金色光芒如水波般流轉——那方玄奧的“係統”地圖再次展開。他的意念如飛鳥掠過輿圖,迅速聚焦於天津衛附近一處閃爍的藍色光點。

自特簡袁可立為登萊巡撫的那刻起,他便通過這“係統”,悄然遣出一千名精壯民夫,協同訓練有素的兩千步卒,星夜馳往天津衛周遭,以籌備水師基地為名,擇一處僻靜隱蔽的臨岸灘塗,營建碼頭。

此刻,地圖上的景象已然不同:在那天津衛北塘口的一隅,五座嶄新的碼頭如磐石般牢牢嵌入灘塗。一道新建的夯土城牆將其拱衛其中,牆上垛口間偶見兵士巡弋的身影。

更令人心定的是,已有不少歸來的漁船靜靜停泊在碼頭旁。漁民們手腳麻利地將漁獲卸下,一旁待命的民夫則將其迅速醃製妥當。一部分化作鮮鹹商貨,送入天津衛的鋪麵換取銀錢,更大的份額,則源源不斷地經由倉廩轉運體係,充實南海子禁軍大營的軍儲糧倉。

他沉靜地檢視著列表中可用的幾種船型。

儘管在“殖民時代”的建造序列中,可供選擇的船隻種類不多,但這些艦船的形製與戰力……

他仔細對比著腦海中關於本朝造船技藝的資料,一個滿意的念頭油然而生——其堅固、設計與潛在的威懾力,已然不遜於當前大明頂尖官營船廠所能造出的製式戰船。

【碼頭】

【可訓練艦船】:漁船、福船、廣船、輕型護衛艦

【大型漁船】

噸位:200料(載重約40噸)

造價:50兩

船員:6人

裝備:三重刺網(苧麻織,長30丈x深5尺,網眼三層:捕大留小);雙層艙板夾層填海鹽,容魚獲10噸。

備注: “皇家海鮮直達專線,今日捕明日醃,後日軍營加餐!包鮮不包郵。

【福船】

噸位:3400料(約800噸)

造價:2000兩

船員:140人(炮手30+火槍手60+控船操帆30+後勤20)

裝備:艦首重炮x1,舷側改良佛郎機炮x8。

備注:“大明海疆的‘多麵手’!運兵、護航、近海炮戰樣樣精通,性價比之王讓工部老淚縱橫。”

訓練周期:2艘日

【廣船】

噸位:2000料(約520噸)

造價:1500兩

船員:100人(炮手24+火槍手36+控船操帆25+後勤15)

裝備:子母佛郎機x8(射速3發分)

訓練周期:2艘日

備注: “佛郎機裡的加特林?不,這是讓你見識什麼叫‘真理’的傾瀉速度!

【護衛艦】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

噸位:600噸

造價:5000兩

船員:160人(炮手72+火槍手28+控船操帆50+後勤10)

裝備:主戰炮:長身管加農炮 x 8門(位於下層炮甲板舷側,發射 912磅實心鐵彈,射程 550650米。用於打擊敵船船體、索具。)

近防炮: 改進型佛郎機炮 x8門(位於上層甲板,射程 200米,發射霰彈或鏈彈,用於近距離掃射敵艦甲板人員、風帆、索具。保留其速射特點。)

備注:“中西合璧實驗艦,遠可‘點名’敵方筋骨,近能‘暴雨梨花’洗甲板。靈活又難纏的海上多麵手!”

訓練周期:1艘日

【四級戰列艦】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

噸位:1200噸

造價:20000兩

船員:380人(炮手270+火槍手40+控船操帆50+後勤20)

裝備:主戰炮:長身管加農炮 x 30門(位於下層炮甲板舷側,發射 912磅實心鐵彈,射程 550650米。用於打擊敵船船體、索具。)

近防炮: 隼炮 x36門(位於上層甲板,發射 3磅霰彈鏈彈,有效射程 250米)

備注:“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當它加入戰列線,轟鳴的炮火便是新海權的宣言——此刻稱‘老四’,隻因前三尚未下水!”

訓練周期:1艘10日

看著這些標注著真實、合理噸位的數據,朱由校心中澎湃翻湧的滿意感絲毫未減,反而更加踏實!

因為他清楚,“係統”艦船真正的恐怖之處,不在於其紙麵噸位的大小,而在於其逆天的建造速度與驚人的性價比!

最令人心潮難平的,依舊是那標注著‘訓練周期’的數字!

福船、廣船——兩艘需時一日!

護衛艦——一艘一日!

而此時被係統稱為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的四級戰列艦,也隻不過——一艘十日!

這等效率,放在大明原有的匠作體係之中,無異於橫豎碾壓!

要知道,如果你想在明朝建造3000料的大船,你首先尋得合百年之齡的參天巨木——楸木、楠木、杉木單單主龍骨一項,便需長十二丈(約365米)、徑寬三尺(約1米)的巨材!

輔料清單令人望而生畏:鐵釘八千枚、桐油三百斤、麻絮兩百斤、帆布十二匹

且新伐巨木需浸泡“去膏去汁”三個月,再移至通風避雨處自然陰乾二十四至三十個月之久。

“若無‘係統’在握,朕欲得一艘堪用之三千料戰船……”朱由校唇角微勾,

“從立項到下水,沒有三年五載絕無可能,期間跋山涉水的運費損耗、工部官吏的層層盤剝樁樁件件都是攔路虎、絆腳石!”

“朕豈能空等三年?朕要的船,如今一日可得!而且是帶炮、帶火槍、全副武裝的好船!”

朱由校眼中寒光一閃,目光仿佛已越過這乾清宮的琉璃瓦頂,掃過白山黑水,掠過蒙古草原,直抵南海波濤。

“到那時,朕的大軍早已……”

他指尖在扶手上重重一扣,心神激蕩。

“北征大漠,犁庭掃穴!”

“南撫海疆,揚帆南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