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熊廷弼的密報(1 / 1)

推荐阅读:

密報詳述:“臣熊廷弼頓首密陳:奴酋努爾哈赤挾餘威,傾巢犯沈,意在必得。其勢雖凶,然有致命之短——糧秣不濟,利在速戰!”

“沈陽城堅池深,營壘完備,糧草軍械充足,更有重炮數十門。

臣決意以沈陽為餌,固守待援,吸引建虜主力頓兵堅城,挫其銳氣,耗其糧秣!”

“陛下親賜五千重甲鐵騎,乃破陣無雙之利刃。臣已密令賀世賢,率此鐵騎精銳,潛行至東州堡隱蔽待機,先破建奴偏師,然後回援沈陽,待建虜久攻不下,師老兵疲,糧草將儘……”

“賀世賢將率鐵騎如雷霆出擊,自側後直搗奴酋中軍,一舉鑿穿敵陣!

屆時,沈陽守軍出營寨反攻,內外夾攻!必可大破建虜主力於沈陽城下,畢其功於一役!”

“嘶——!”五人倒吸涼氣,汗毛倒豎!

“以……以沈陽為餌?”周嘉穆聲音發顫,“何其凶險!萬一城破……”

“五千重騎……潛行至東州堡……直搗黃龍?”李邦華盯著紅色箭頭,呼吸急促,“何等精準的時機!何等隱蔽的行軍!賀世賢……能成嗎?”

在場之人,唯獨孫承宗眼中精光爆射,“但此計若成……則遼東局勢,頃刻逆轉,朝廷每年就可以省下無數花費。”

朱由校手指重重點在東州堡:“諸卿勿疑!熊卿此計,膽大包天,卻直擊建虜命門。朕已準其所請,賀世賢所部五千鐵騎,早已秘密抵達東州堡!”

“想必此刻,已經以雷霆之勢,一舉擊潰駐守該處的建虜鑲藍旗阿敏部,攜大勝之威,星夜兼程,回師奔襲沈陽!”

他目光如電:“此戰方略,關乎國運,自即日起,此為絕密。除在場諸卿及必要經手之人,絕不可泄露。

朝堂之上,爾等隻言熊廷弼決心固守沈陽,挫敵鋒芒,所需糧草輜重、火器彈藥,戶部、兵部需傾儘全力!若有延誤,朕必嚴究!”

皇帝全盤托出,支持並已投入決定性力量,此刻爭論“擅專”已無意義。

皇帝展現的戰場把握、對熊廷弼的信任、孤注一擲的魄力,讓五人震撼之餘也有些觸動,大明很久沒有出過這樣有魄力的雄主了,真是天佑大明!

畢自嚴深深一躬:“陛下聖明,戶部必當竭儘全力。糧秣、被服、餉銀,臣擔保無缺!”

孫承宗肅然:“臣謹遵聖諭!兵部即刻調撥火器彈藥,最快速度運遼,此戰方略,臣等必守口如瓶!”

方從哲、周嘉謨、李邦華齊聲:“臣等遵旨!”

暖閣燭火搖曳,大明帝國最高層寥寥數人,心照不宣地將國運豪賭,壓在了那支風雪中奔襲的鋼鐵洪流之上。

方從哲、李邦華、周嘉謨、孫承宗、畢自嚴五人從乾清宮暖閣退出,臉上那份殘留的震撼尚未完全褪去,便已重新繃緊了神經。

他們步履匆匆,穿過長長的宮道,回到文華殿。

殿內,早已等候多時的各部堂官、都察院重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見他們回來,立刻呼啦一下圍了上來。

“首輔,閣老,陛下如何決斷?沈陽……沈陽究竟如何了?”工部尚書徐光啟最為急切,他深知沈陽城防工事和火器儲備的重要性。

“熊蠻子……陛下對其擅專之舉,如何處置?”吏部尚書王在晉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

“陛下召見諸位,定有聖裁。還請明示,以安眾心!”都察院右都禦史王命璿目光灼灼,話語雖恭敬,卻帶著審視的意味。

方從哲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湧的思緒,臉上恢複了一貫的老成持重,聲音沉穩而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諸位稍安勿躁。陛下已覽熊廷弼、周應春之奏報,聖心已有明斷。”

他環視眾人,目光銳利:“陛下諭令:沈陽乃遼東咽喉,不容有失。熊廷弼依托城寨,固守待援,其誌可嘉。朝廷上下,當戮力同心,共赴國難!”

他刻意避開了“依托城寨拒敵於外”的決戰表述,隻強調“固守待援”,同時拔高熊廷弼的立場。

“然則,建虜勢大,沈陽軍械糧草不足。陛下嚴令:戶部、兵部,即刻傾儘全力,調撥糧秣軍械,火速運往遼東,不得有絲毫延誤,此乃當前第一要務!”

孫承宗立刻接口,聲音斬釘截鐵,帶著兵部尚書的威勢:“兵部遵旨,即刻辦理!”

他目光如電,掃向兵部幾位司官:

“職方清吏司,即刻核查武庫、盔甲廠、王恭廠現存堪用之火炮、鳥銃、三眼銃、火藥、鉛彈、火箭數目。優先揀選精良火器,特彆是大將軍炮可用子銃、炮彈!”

“武庫清吏司,調集所有可用馱馬、車輛。征用京畿官道沿途驛站健壯驛馬、民夫,傳令薊鎮、宣府,抽調精銳護軍,沿途押運護送。”

“車駕清吏司,規劃最優轉運路線。沿途州縣,一體配合,提供糧草、飲水、歇腳之所。敢有推諉延誤者,以貽誤軍機論處!”

一連串命令如同連珠炮般發出,兵部官員應聲而動,殿內瞬間充滿了緊張忙碌的氣氛。

畢自嚴同樣不敢怠慢,立刻轉向戶部官員,語速極快:

“山東清吏司,速查通州、臨清、德州等漕運重倉存糧!立刻啟封!揀選上好粳米、粟米二十萬石。著漕運總督衙門,征調漕船,星夜裝運,沿運河直發天津衛!”

“傳令天津鈔關、張家灣鈔關,凡有北上商船,除運軍需者外,一律征調!用於轉運糧秣!”

“陝西清吏司,立刻核算太倉銀庫現存可動銀兩。先撥白銀十萬兩,用於采買騾馬、雇傭民夫、支付沿途開銷。著令順天府協助,於京畿附近,高價急購騾馬三千匹,大車五百輛!”

殿內一片忙碌景象,算盤聲、傳令聲、書寫聲交織在一起。官員們腳步匆匆,臉色凝重。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被這緊張氣氛感染。

王命璿看著方從哲等人諱莫如深、隻強調“固守待援”卻對熊廷弼“擅專”避而不談的態度,眉頭緊鎖。

他忍不住再次開口:

“首輔大人,熊廷弼未得聖命,便行此依托堅城營壘與敵主力決戰之舉,其行已屬僭越。

陛下……難道就無隻言片語的訓誡?沈陽安危係於其一身,若其指揮失當……”

方從哲目光一冷,打斷了他:“王總憲,陛下已有明斷。此刻遼東將士正在浴血奮戰,朝廷當務之急是全力保障後勤。至於熊廷弼功過是非,待戰後再議不遲!”

“陛下嚴令,此戰方略細節,不得妄議。違者,以泄露軍機論處!”

他最後一句,語氣森然,帶著不容置疑的警告。

李邦華也冷冷瞥了王命璿一眼:

“王總憲若有疑慮,可上疏直陳聖聽。然此刻,兵部、戶部、工部皆在辦理軍務,總憲若無他事,還請勿要乾擾!”這話已是相當不客氣。

王命璿臉色一僵,感受到方從哲和李邦華話語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強硬,以及那份源自皇帝密旨的底氣,隻得悻悻然閉嘴,但眼中疑慮更甚。

徐光啟歎了口氣,打圓場道:“王總憲也是憂心國事。罷了罷了,當務之急確是軍需轉運。”

“本官這就回工部,親自督造火藥彈丸,幸得匠戶改革成果,兵部匠人們心氣正足。”說罷,向眾人拱拱手,匆匆離去。

王在晉看著忙碌的眾人,又看了看麵色陰沉的王命璿,心中暗歎一聲。他走到孫承宗身邊,低聲道:

“稚繩,沈陽……真有把握守住?”他隱約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

孫承宗目光深邃,拍了拍王在晉的肩膀,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篤定:“明初,陛下既已明斷,你我身為臣子,當戮力同心,辦好分內之事。”

“至於沈陽……相信陛下,相信熊經略,更要相信……我大明將士的血勇!其餘,不必多問。”他巧妙地避開了具體問題,卻傳遞出一種信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