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文豪1978:我得給文壇上堂課 > 第25章 有這麼防同誌的嗎(求追讀)

第25章 有這麼防同誌的嗎(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館長辦公室內,老張一個勁地喝著茶,忽然倒了幾下,發現裡麵沒有了,於是生氣地將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過了一會兒,才抬頭說道:“一民,你知道咱們文化館是多好的工作嗎?多少人想來都來不了,前陣子很多人給我打招呼,都被我給拒絕了。

咱們這裡的作家職業化,你來了,你可以靜下心寫作。你要是想采風,可以,我批準,你可以不來辦公室,待在你們生產隊也行,工資照發,還給采風補貼!”

老張一臉期待地看著劉一民,實在想不到站在自己麵前的這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來文化館工作?這是他當館長以來,第一次被人拒絕。

隱隱的又有點失望,覺得劉一民這是趁機在給他提條件。

“老張,你彆激動!”劉一民趕緊說道。

“我能不激動嗎?”老張的手都是顫抖的。

“我是因為參加了高考,過一陣成績就要下來了,考上後我是得去上大學的。”劉一民快速地解釋道。

“你參加了高考?也對,你才22歲,高中畢業,是應該參加高考!沒事,高考吧,成績還沒出來,咱們可以先入文化館,戶口轉著也快。

一民,高考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容易,去年咱們縣一個都沒有。當然,我還是很希望你考上的。大學當然比文化館有前途,不過,你也得做最壞的打算對不對?”

老張的眉頭終於舒展了,嘴角都忍不住翹起來,但還是忍住了。他不知道劉一民高中學習怎麼樣,但是打心眼裡覺得,汝縣今年也不會出來大學生。

聽縣中學的校長說了,去年的考題很簡單,整個汝縣愣是一個都沒考上。革委會主任大發雷霆,汝縣的教育在整個地委算是好的了,整個革委會信心滿滿,結果是個鴨蛋。

“老張,我覺得這太麻煩了,成績馬上出來,不急這一會兒,我覺得我的希望很大。”劉一民無奈地說道。

“年輕,還是年輕!不過你既然這麼說了,我答應你。隻要你想來文化館,隨時能來。另外這陣子你也不要回去了,就在文化館當個臨時作家,我讓後勤給你在後麵宿舍找個房間,每天補貼兩塊,算下來比正式工的工資還高,怎麼樣?”

老張心裡已經盤算好了,隻等到時候成績出來,成功將劉一民拉進文化館。年輕人不懂文化館的好,等知道了就急著進。

“老張,補貼一塊就行,不過有沒有自行車票,我看咱們文化館的自行車幾乎是人手一輛,我也想買輛自行車。”

“自行車票我來想辦法,兩天內。另外,兩塊錢補貼不變。”

劉一民高興地說道:“痛快,難怪咱們文化館的同誌們每天上班樂嗬嗬的,真是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

“抓點緊,爭取再寫一篇,詩歌也行。”老張迫不及待地說道。

他想讓劉一民以文化館為作者單位發表一篇,這樣整個文化館都跟著增光。他不知道怎麼回事,眼皮開始一跳一跳的,總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在這兒待不太久。

這種感覺讓他非常不舒服,給劉一民找個辦公位後,就扛著鋤頭修理花園去了。剛才下暴雨,不少的地方被衝毀了。

“還是花花草草讓我省心,哎呦,怎麼給衝倒了?這雨也太大了。”

老張剛想埋怨幾句雨大,卻又想到劉一民說的旱情。不由得思索了起來,自己是不是離人民太遠了?

暴雨來的也快,散的也快。隻剩下稀稀拉拉的小雨滴,不過看樣子,過一會兒還會再下,因為烏雲還沒有散去。

果然,中小雨一連下了兩天,整個汝縣的旱情得到了緩解,也沒有引發山洪。

8月10日,隨著第8期《人民文藝》的持續銷售,《驢得水》這篇小說也越來越被更多的讀者所熟知。報紙上對《驢得水》的評論慢慢地多了起來,都是從各個方麵進行分析的。

這本小說跟一般的通俗小說不同,很多人第一遍並不能完全看懂。但是當讀到崔道逸的評論後,便立即豁然開朗,原來還能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

但是一看報紙,哦豁,這方麵也能分析?

於是在讀者心中,開始慢慢地形成了一個門檻,那就是能不能看懂《驢得水》這篇小說,能看懂的人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看這本小說的感悟。

沒看懂的為了避免被人認為自己看不懂,於是產生了從眾行為,也謊稱能看懂。甚至看不懂的人,往往更積極地推薦這本小說。

這不僅僅是在《驢得水》上麵出現,在很多批判小說上也會出現,在社會的其他方麵,其他現象中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

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是,《驢得水》還帶了喜劇化的寫作手法,也收攏了一大批此類的讀者。

《人民文藝》編輯部開始陸續收到讀者來信,不過寫的有深意的不多。崔道逸本來還準備找到幾篇好的讀者來信刊登一下,看後作罷了。

或者隻能看看之後,有沒有更深入一點的讀者來信。

“老崔,這篇《驢得水》可是給咱們這期雜誌的銷量立了大功,不少同行都向我打電話了解這位作家是誰,還祝賀我們拿到了好的稿子。

你立即給劉一民同誌發一封約稿函,說咱們全社期待著他的下一篇作品。還可以告訴他,如果有意的話,可以參加咱們《人民文藝》創辦的作家培訓班。”

張廣年激動地說道。

“行,我這就給他寫信。”崔道逸點了點頭,就是張廣年不說,他也正準備寫信。

《燕京文藝》雜誌社也多方麵打探劉一民的消息,他們也想發約稿函,可惜不知道地址。編輯周燕如還去《人民文藝》打探了幾次,愣是沒打聽出半點口風。

“《人民文藝》編輯部都是保密局出身是吧,一個個保密工作做的那麼好!”周燕如生氣地說道。

“老周,消消火,可不能這樣說,老張他們可都是老革命了。”《燕京文藝》編輯部的編輯章德凝說道。

周燕如接過章德凝遞過來的茶杯:“我周燕如也是老革命了,在邊區的時間不比他們短,有這麼防同誌的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