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文豪1978:我得給文壇上堂課 > 第64章 他還成青年代表了?(跪求追讀)

第64章 他還成青年代表了?(跪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寫完後劉一民把信裝進信封裡麵,到時候這封信得先去《人民文藝》編輯部,等他們將內容摘抄之後,原件再寄到寄信人,也就是這位國醫科學院的工農兵同學手裡麵。崔道逸同樣跟於佳佳五天後過來取信。

不知道這封讀者來信刊登在《人民文藝》上,會不會引起大家對於這兩類大學生的大討論?

劉一民將十幾封信裝起來放在床頭,感歎道:“以後還是不要讓他們把信帶過來了,沒地方放!”

李學勤咬了咬牙,劉振雲捂著腮幫子,隻有陳大誌湊過來說道:“請我去長征食堂搓一頓,我給你打一張方櫃,專門用來給你放信!”

“行啊。”劉一民摟住陳大誌的肩膀,笑著問道:“能不能打造一個四合院樣式的櫃子,你知道的,我這個人比較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家具和建築。”

“算了,就當我沒說話!”陳大誌無奈地撇了撇嘴,本以為還能蹭一頓飯。四合院樣式的櫃子?那還是櫃子嗎?

剛開學的時候陳大誌修理桌椅床板還剩下不少的材料,這些木板和釘子都堆在他的床下麵。

劉振雲正準備出門,被劉一民給喊了回來,他回頭望向劉一民,手裡拿著飯盒隱隱有點著急。再晚一會兒,食堂裡麵的鍋塌豆腐就沒了。

劉振雲來學校時間不長,就已經知道了學校的哪個菜最有性價比。學校的素菜五分錢,鍋塌豆腐這種被油炸過的菜一毛錢,帶點肉沫的一毛五,紅燒肉之類的要兩毛,鍋塌豆腐是一毛錢裡還能吃出肉味的菜。

大家平常在一起,一到吃飯的時候自動消失,為了避免吃飯的時候飯菜的階級不同產生尷尬。

“今天我請大家去長征食堂吃飯!”劉一民衝劉振雲咧嘴一笑。他身上有不少的全國飯票,都是當時革委會給的。

劉福慶在他考上大學的時候也帶著糧食到糧站換了很多的全國糧票,這些票在學校食堂沒辦法用,到長征食堂搓一頓倒是好選擇。

這年代,燕大附近還很荒涼,連片的農田和低矮的民房,出去吃飯並不好找到合適的國營飯店。

長征食堂在燕大的南門,兩層小樓,裡麵菜品豐富,肉也新鮮。是不少燕大學生打牙祭的好地方,隻可惜能去的學生大部分是一些拿工資的貴族學生。

“這不好吧?”劉振雲一邊說一邊放下了手裡麵的飯盒!

“什麼不好?”

劉振雲嘿嘿一笑,快速地脫掉自己的衣服:“我是說穿這一身衣服去長征食堂吃飯不好,老李,你挺屍呢,趕緊換衣服,大誌,快點,彆倒騰你那個鐵釘了。”

長征食堂內,劉一民拿著菜單遞給幾人,他們都不好意思點,怕點的太貴不合適,劉一民隻能自己來。

“一份溜肝尖、番茄肉片、溜肉片、魚香肉絲”

“夠了夠了!”李學勤趕緊說道。

“你們吃米飯還是吃麵條?”劉一民問道。

這一頓飯實際上花費下來還不到三塊錢,溜肝尖這幾個肉算是這裡最便宜的肉菜了,不是劉一民不敢點更貴的,是怕他們吃著有負擔。

等菜上來了,幾人果然吃的猶猶豫豫的,劉一民道:“趕緊吃,今天我開心,就當你們替我慶祝慶祝,《中青報》要轉載我一篇文章,還給稿費,這錢相當於大風刮來的。給讀者回信也有錢,早就想吃點不一樣的了,正好給了我一個借口。”

三人聽到劉一民的話,客氣勁兒算是降下來了不少,夾筷子的時候不再那麼猶豫到底是多夾肉還是多吃飯。

劉振雲開心地說道:“一民,等以後我過稿子了,也要請你們來長征食堂吃飯!”

“我等著,趕緊把你嘴上的油擦一擦!”

“不擦,擦了彆人怎麼知道我今天吃肉了?”

嘿!這話地道,像八旗子弟能乾出來的的事兒。

崔道逸和於佳佳同一天過來拿稿子,於佳佳認認真真地看劉一民修改的地方,她發現劉一民對於這次約稿還挺重視,大部分語句都優化了,讀起來更加順暢,層層遞進,最後達到整篇報告的高潮。

“你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若光明,中國就不會黑暗。願中國青年都往上走,擺脫冷氣。你覺得國家不好,那就去建設他。你覺得四化的進程太慢了,你就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加速四化的建設。坐視嘲諷不如埋頭苦乾,與其誇誇其談,不如奮勇向前!”

於佳佳念完後感歎道:“有梁啟超先生那《少年中國說》的味道了!”

“我哪敢跟梁啟超先生比?”

“現在不敢,將來可說不定!”崔道逸插話道。

“劉一民同誌,稿費稍後送來,我向你保證,不低於《人民文藝》的稿酬標準,具體的我跟主編去爭取。我現在趕回報社,爭取明天早上就見報。”

第二天一大早,報亭裡麵就出現了劉一民的這篇報告。《中青報》儘管沒有把劉一民的這篇報告登在頭版,也是放在了重要的版麵。

在全文的旁邊還附上了編者按(編輯對文章的評論),【本文報告為劉一民同誌真情實感的流露,用樸實的文字描述了他考上大學前後的經曆和心路曆程,用自己的經曆鼓勵當代青年向上走,尤其是最後一段頗像《少年中國說》裡梁啟超先生對全國青年的寄語。

劉一民同誌從豫西農村走出,經曆挫折不改其誌,響應國家號召頂風冒雪參加高考,以451分的成績進入燕大學習,是當之無愧的當代青年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的代表人物。唯出身論已被證明是行不通的老路,廣大青年通過高考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來了。

青年們,到大學去!到課堂上去!到建設四化的戰場上去!】

《中青報》的這份報紙自發行後就被街頭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排隊購買,在寒意漸濃的秋季,喊出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時代聲音。

也有不少人看到劉一民的經曆後,猛地撕碎報紙,怒吼道:“大學,我也行!”

燕大很多人拿著報紙跑到中文係的大教室外麵,想看看劉一民到底長什麼樣?

“青年代表在哪裡?”外麵一群人起哄道。

劉振雲揮了揮手:“青年代表在這兒!”

“這要是將一民關進宿舍,學著故宮賣門票,咱們能掙不少錢!”李學勤笑道。

“故宮門票一塊錢,咱們賣八毛不貴吧?我算算啊,一天要是一百人看,那可就是八十塊!”劉振雲板著指頭數,數到最後嚇他一跳。

鼓樓附近的四合院裡,《今天》地下雜誌這個草台班子又在接頭,張鵬止拿著《中青報》扔在了桌子上,陰陽怪氣地說道:

“嘿!這土老帽兒還成中國青年代表了!”

求月票推薦票,求追讀!快把票票甩我臉上,就喜歡這個感覺

謝謝大家的支持,跪謝!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