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尋找商機(1 / 1)

推荐阅读:

深水埗位於九龍西北部,人口大約近四十萬,是香港人口最密集的行政區之一,同樣也是港島最貧窮的行政區。

整個深水埗區包含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石峽尾等區域,區內有大量的紡織廠、製衣廠、五金工廠。

最多的時候有六千多家工廠,十多萬工人,是港島製造業的核心地帶。

1月的港島清晨,還有些寒意。

站在街道上,陳秉文緊了緊身上的外套,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空氣中飄散著海風特有的鹹濕氣息,讓他的頭腦一下清醒了許多。

昨晚他就想過,要在短時間內改善陳記糖水鋪的經營狀況,賺到足夠的錢來交房租。

僅僅靠改良產品、改變銷售方式等常規方法,效果肯定不明顯。

隻能另辟蹊徑。

不過,具體要怎麼做,還要先考察了解一下市場,才能做決定。

此時天剛蒙蒙亮,街道兩旁的騎樓下,不少攤販已經開始擺攤。

不遠處的街角,賣報紙的福伯正將一疊疊的報紙整齊的堆碼在木架上。

“阿文,這麼早出門去哪啊?”

“福伯,我去附近走走。”

“年輕人是要多出去轉轉,鋪子有你父母操持就夠了”

經過報攤的時,福伯笑嗬嗬的與陳秉文說著話。

走在街上,不時有熟人和陳秉文打招呼。

深水埗的清晨充滿了煙火氣,街邊的小吃攤冒著熱氣,賣早餐的當口前擠滿了人。

陳秉文沿著桂林街向長沙灣方向走去。

街道兩邊店鋪林立,五金行、布匹店、茶餐廳鱗次櫛比。

此時正值上工時間,街麵上行人如織,隨處可見趕著上班的打工人。

陳秉文的步伐不疾不徐,有著明確的目標。

他準備以陳記糖水鋪為中心,將半徑一公裡的區域內,大街小巷都轉一遍。

這是目前的交通條件下,陳記糖水鋪生意能夠覆蓋的最佳區域。

再遠就沒有統計意義了。

他要了解一下這片區域內其他糖水鋪的生意狀況,以及產品特點。

同時,對這個區域內顧客群體的構成做一個畫像。

隻有把這些都了解清楚了,才能針對性的對陳記進行改良。

否則,拍腦門想出來的辦法隻能是空中樓閣。

一路走一路看,遇到感興趣的東西,他會駐足多了解一下。

路過已經開門的糖水鋪,他也會進去點上一碗糖水嘗嘗。

兜兜轉轉,一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

臨近中午,街麵上人流明顯多了起來。

工人成群出現在街道上,到附近的茶餐廳或者小吃攤解決午餐。

“文哥,你怎麼在這?”

陳秉文正準備跟著這些工人,看他們安排午飯,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他回頭一看,一個穿著工裝身材魁梧,滿臉笑容的青年站在身後,正是前身的好朋友高振海。

“阿海!”

陳秉文高興的喊了一聲,非常自然的走過去,笑著錘了高振海肩膀一下。

高振海是陳秉文從小玩到大的死黨,兩人年齡相仿,一起讀書一起打架。

陳秉文比高振海大三個月,加上做事比較有想法,高振海一直很尊敬他。

高中畢業後,陳秉文留在糖水鋪給父母幫忙。

高振海則進了一家五金廠打工。

“今天怎麼有空出來閒逛,不用幫著陳伯打理鋪子?”

能在街上碰到陳秉文,高振海非常高興,拉著他說個不停。

“上午顧客少,我出來轉轉。”

“難得你有空,正好我今天發了薪水,我請你吃飯。”

高振海說著,拍了拍裝錢的口袋,也不問陳秉文的意見,拉著他就往旁邊的茶餐廳走。

陳秉文笑了笑,任由高振海拉著自己走進了茶餐廳。

兩人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高振海隨手拿起菜單,說道:“文哥,你想吃啥就點啥。”

陳秉文擺了擺手:“來一份揚州炒飯就可以。”

高振海一個月才八百多元薪水,賺錢不易,陳秉文不想讓他破費太多。

高振海毫不在意的拍了拍胸脯:“文哥,今天我請客,你就彆跟我客氣啦!發了薪水,總得好好慶祝一下。”

“以後有的是機會,再說你一會還要回去上工,揚州炒飯就很好。”

見陳秉文執意不同意,而且一會確實還要回去上工。

高振海也不用再堅持,跟著點了份叉燒飯,然後把菜單遞給服務員。

“文哥,你不知道,我們廠裡這段時間忙得要命。訂單多得做不完,天天加班,連周末都沒得休息。

昨天晚上加班到快十點,今天早上又要早起,我都快累趴了。”

幾天沒見到陳秉文,高振海有說不完的話。

把他上工所見所聞,倒豆子般講給陳秉文聽。

陳秉文點了點頭,笑著說:“出來做工確實不容易。我今天出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點新路子,讓陳記糖水鋪的生意好起來。”

“文哥,你家糖水鋪要是能開到我們廠附近就好了。”

“嗯?為什麼這麼說。”

高振海歎了口氣,說:“在工廠裡做工,從早上開始,一乾就是幾個小時,中途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等到了中午,午餐時間隻有半個小時,連去你家鋪子喝碗糖水的時間都沒有,隻能隨便吃點什麼或者在小吃攤買點吃的填飽肚子。”

陳秉文點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我家鋪子到這邊要走二十幾分鐘,時間確實來不及。”

“可不是嘛,不喝點糖水始終覺得差了點什麼。

我們廠裡好多工友都有這個想法。”

高振海的話讓陳秉文意識到,深水埗眾多工廠以及龐大的工人數量,是一個天然的流量池。

對糖水的需求肯定有著巨大的潛力可挖。

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或許真的能讓陳記糖水鋪的生意煥然一新。

此時,陳秉文心裡已經快速構建起具體實施辦法,他一邊聽高振海講著工廠裡的一些趣事,一邊在腦海中梳理思路。

以陳記糖水鋪目前的情況,在這邊開鋪麵沒有任何可能。

但是,換一個角度,工人們的痛點是沒有糖水喝,僅僅是解決這個痛點的話,事情就很簡單了。

隻需要一輛小推車,裝著糖水的保溫桶和一些餐具,每天在午飯和晚飯的時候推到工廠門口或者工人集中的地方,現場售賣。

這樣一來,工人們有了糖水喝,陳記也拓展了生意。

但是,這樣做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很容易被同行抄作業。

而且,如果遇到天氣不好或者警察檢查,生意容易受到影響。

不過,眼下錢都沒賺到就考慮這些問題,有些為時過早。

當務之急還是要賺到錢才有資格考慮後續問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