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年在艾山陣地一直關注著艾頭鎮的戰況,這麼慘烈的戰鬥,他的內心是在滴血的。連續三天的防禦戰,他的第一旅幾乎被崩了一半的戰鬥力,教導團幾乎失去了建製,趙振起在第三天的午後連續三次派人請求撤退回艾山,說再這樣守下去第一旅就要全軍覆沒了。
“全員撤回艾山,放棄艾頭鎮。”劉珍年恨得牙根直癢癢,但也沒有辦法,自己這三萬正規部隊。一萬放在了牟平,五千在昆崳山。五千放在了艾山,一萬放在了艾頭鎮。如今三天的時間,艾頭鎮的第一旅就傷亡過半,這讓他如何不心疼。
但是艾頭鎮的作用等於是艾山的門戶,失去了艾頭鎮,那麼一條筆直的進入的艾山的道路都會落到東北軍手中。劉珍年現在隻能憑借著艾山的地理優勢,強勢的殺傷東北軍,讓他們的後勤體係崩潰,知難而退。
在這場意誌力的比拚當中,於學忠同樣承受著來自傷亡數字的拷問。
“我們總算拿下艾頭鎮了。”於學忠長出了一口氣,劉珍年這個軍閥的強悍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丁超看了看各團整理出來的傷亡數字,卻笑不出聲音“總司令,這三天的時間,徐永和旅傷亡1500人,支援而來的我部25旅也傷亡了五百多人。敵人的傷亡數字估計是我們的一倍。”
“2000人?”於學忠表情沒什麼變化,他本身就是冷口冷麵的人,隻是之前對於劉珍年的輕視,在此刻也蕩然無存了。“傷亡有些大了。”
丁超補充道“之後的艾山和昆崳山防線更是需要仰攻才能上去。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正麵直接打過去,打下煙台牟平的時候我,我們估計要傷亡上萬人。”
在場的眾人,無論是周士遞,還是徐永和,李明升,孫德全,都是積年領兵的將軍,對於丁超分析出的這個數字還是非常認可的。
就是於學忠默不作聲犯難的時候,徐永和忽然說道“總司令。我部有一個團長,名叫粟穀。他昨天給我送來了一份他計劃的攻打劉珍年的戰鬥方案,我看了之後就得有點道理。咱們現在沒什麼好主意,不妨看看這個?”
其實徐永和在第一天還沒打艾頭鎮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粟穀的這份方案,但是他按在了手裡沒有說。等到於學忠真正意識到了劉珍年不好對付之後才拿出來。
不然的話,拿的早了,於學忠會對徐永和產生反感,戰鬥還沒開始,你就拿出彆的計劃,是覺得我於學忠指揮的不行?作為一個混跡東北軍多年的老油條來說,徐永和非常懂得拿捏分寸。
現在拿出方案,正是時候了。
於學忠接過方案後,簡單翻了翻,忽然眼前一亮,認真讀了起來,不禁連連點頭“粟穀。。。是楊副司令身邊的那個副官出身的吧。。果然人才。你們大家看看這個計劃。”
於學忠把粟穀的方案攤在了桌子上。
眾人都紛紛看了起來,丁超本身就是士官派的中堅,對於粟穀這種楊宇霆的貼身副官出身的人給的方案,肯定是大加讚賞“運一個旅登陸威海,奇襲煙台,拿下劉珍年的大本營,這樣的話,劉珍年肯定首尾難顧,他再堅守艾山或者昆崳山也就沒有意義了,確實是好計策。”
“計策是不錯,就是執行起來非常有難度。”孫德全點出了這個計劃的漏洞“這個旅完全屬於孤軍深入敵後了,在沒有後方的保護下,穿越幾十公裡,攻下煙台,是否成功?如果攻擊不順利,那麼這個旅等於是陷入絕地了。”
李明升作為於學忠的嫡係乾將也說出擔憂“確實過於凶險,打仗不是紙上談兵,不是地圖畫線就行的。這個計劃我看了,我是沒有自信完成。”
周士遞沉默許久,忽然說道“那就我們旅去吧!我們旅是最後一波到達龍口的,還沒有參加戰鬥,人員齊備,彈藥齊全。我也有足夠的信心,可以完成這個計劃。”
於學忠忍不住拍手道“不愧是孫先生當年的護衛隊長出身!佩服。那麼周將軍,這個奇襲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再給你多配屬一個團。給你湊到一萬人的部隊。”
“我不要彆的團,就要粟穀團,這個計策是粟穀出的,我需要他隨時和我行動,斧正我的過失。”周士遞看見了徐永和“就是不知道徐旅長肯不肯暫時割愛了!”
“沒說的。拿去。”徐永和在這種情況下,也是痛快,一點頭就答應了下來。
丁超看見周士遞這樣爽快,也有些佩服,於是補充道“總司令,是不是再給周旅長配屬一個炮團,在進攻煙台的時候,或許用得上?”
於學忠剛想答應下來,沒想到卻被周士遞拒絕。
周士遞說道“炮團行動緩慢,需要馱馬或者卡車運送,耗時耗力,用於陣地戰還行。我們這次奇襲威海求的就是速度和出其不意,如果用上大炮,反而影響了速度,影響了戰果。”
於學忠聽完也覺得有道理“那就把各旅的迫擊炮連集合起來,交給你來使用,迫擊炮攜帶輕便,也有不俗的威力。”
“這個可以。”周士遞點點頭,說罷便起身說道“我還要回去和各團各營長說一下這個事情,讓大家有個思想準備。”
丁超看了看手表“還有和海軍進行溝通,畢竟運輸上萬人到威海,最好是露夜進行。淩晨上船,天亮時分抵達威海的雲溪灣,出其不意襲擊煙台,定有奇效!現在時間是3月20日的傍晚,上船出發時間就定在3月22日的淩晨。”
於學忠算了算時間,表達肯定“時間上是充裕的,我來安排調配一下物資和補給,切記不要逞強,進攻煙台本身就可以讓劉珍年膽怯逃跑,為我們主力創造機會,遇到困難,不必硬來,保存自身為上。”
“好的,總司令。那麼,諸位,我們就牟平會師再見了!”周士遞走到門口給大家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眾人也是紛紛肅然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