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80:從報名參軍開始 > 第1章 怎麼才能跳出農門

第1章 怎麼才能跳出農門(1 / 1)

推荐阅读:

1980年10月中。

此時秋收已經結束,公糧也已經上交完畢,王家寨的村民們卻依舊在忙活。

村後的半山坡上,插著許多紅旗,最大的那麵旗幟上寫著“豐陽縣大樹梁公社王家寨生產大隊農田基建會戰”的字樣。

人群像螞蟻一樣亂紛紛的,有的負責平整土地,有的負責抬石頭壘梯田,還有的在一旁生火做飯這樣的生活要一直持續到臘月,實在是冷的沒辦法乾活了,他們才能稍微喘口氣。

“抬起石頭哎~~”

“嘿喲!”

“腳下站穩哎~~”

“嘿喲!”

“前麵有坎哎~~”

“慢步走呦!”

王延光扛著手臂粗的木杠,跟其他四個人喊著號子抬起稍加打磨的石頭,向前方走去,石頭送到地方,就會有人抬起來壘成石坎,再把土地弄平,就修成了一塊新的梯田。

王家寨坐落於半山腰上,可以說幾乎每一塊土地都是這樣摳出來的。

“咣咣咣~~”重新抬起石頭,沒走兩步就聽到了鑼響,生產隊長王箱旺邊敲鑼邊喊,“吃飯了,吃飯了!都歇一下,吃完了再乾!”

“一二三,小心放啊!”領頭的王箱盛趕緊換了號子。

“放好了啊!”四個人小心翼翼地放下石頭,這下可不能太快,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腰,落下終身病根。

石頭剛落地,四個人就扔掉木杠,飛快地跑到工地邊,拿起自己的碗筷向臨時灶台衝去,生怕晚一步就沒吃的了。

王箱盛跑的最快,占到了第一個,“今天吃啥飯?”

“還能是啥?紅薯藤疙瘩洋芋湯,包穀饃饃。”負責打飯的林鳳蘭撈起勺子抖了抖,把隻有四塊洋芋、三個紅薯藤疙瘩的稀湯倒進王箱盛碗裡。

隊伍後麵的人紛紛伸長脖子看著,生怕她打多了。

不盯著可不行,集體大灶每天的糧食定量就這麼多,有人多吃一口就會有人少吃一口,如今這年頭,誰都吃不飽,那願意少吃?

幾乎每天吃飯都會吵起來,今天也不例外,王延光剛打完飯,就聽見吳玉良的媳婦兒薑秀蓮罵了起來,“又給我少打一個,你們就知道欺負我們孤兒寡母!”

罵著罵著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你們就是欺負我男人死了,欺負我不姓王,老天爺啊,你乾脆收了我算了,反正我活著也是受罪”

其它人大多冷眼旁觀,在這種以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村子裡,人數少的姓氏向來吃虧,要是大家都寬裕的時候還好點,現在物資緊缺,自家日子都過不下去,哪還有閒心憐憫彆人。

“好了好了,少打了加一個進去就行。”王延光有點看不過去,上前幫忙說了句話。

他前年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回到村裡正好碰上老會計過世,就接過了會計的職務。

這職位沒工資拿,頂多能給自己記個滿工分,一天10個工分,一年3000個工分,一個公分一分二,扣了糧食,剩下的錢買雙膠鞋都不夠,還經常因為記錄工分的問題跟人吵架。

不過好歹也算是有點身份,林鳳蘭嘟囔兩句,還是給薑秀蓮加了一個紅薯藤疙瘩。

薑秀蓮抹了把眼淚,端著碗走到一邊兒,給孩子撥過去兩個疙瘩、一塊洋芋,“娃,你趕緊長大啊,你長大了他們就不敢欺負你媽了。”

她沒了男人,現在隻能指望兒子,寧願自己餓肚子,也要讓兒子吃飽。

哎,王延光歎了口氣,找了塊石頭坐下,呼嚕呼嚕吃了起來。

紅薯藤疙瘩可不是啥好東西,把紅薯藤切段加點麥麩搓成丸子放到水裡煮,少鹽沒油的吃起來直拉嗓子,可就是這,大家還生怕少吃一個。

沒辦法,誰讓王家寨太窮了呢?深山裡的村子,土地貧瘠出產不多,地裡種出來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吃,隻能想儘一切辦法來填飽肚子,紅薯藤這玩意兒,放到後世喂豬豬都不吃,現在村民們卻搶著吃。

一碗稀湯,兩個包穀饃饃吃完,王延光肚子依舊空落落的,二十啷當的大小夥子,這點東西哪夠吃?

不該拿現在的苦日子嚇唬孩子啊,王延光現在非常後悔,前幾天孫子放暑假回老家,他給做飯孫子不好好吃,他就給孫子講起了現在的苦日子。

然後一覺醒來,他就回到了1980年,自己才20歲的時候。

現在的日子可是太苦了,外麵好多地方都包產到戶了,豐陽縣地處秦嶺深處,風氣十分保守,縣裡麵依舊堅持集體勞作,每天天不亮上工,晚上天黑實了才下工,一天到晚就兩頓飯。

就算明年包產到戶,日子也沒輕鬆多少,自家種自家的地雖然比集體勞動上心,可王家寨就這麼點地,分到每家每戶頭上,頂多也就能讓他們稍微吃飽點罷了,想靠種地過上好日子根本不可能。

王延光在家裡種了幾年地,娶了媳婦兒有了娃,生活壓力變得更大,逼得他不得不外出闖蕩,跟著幾個親戚去外麵攬工。

幫人蓋房子、去礦山上打炮眼、下井挖煤隻要給錢,啥苦活累活都乾,好不容易才把娶媳婦兒、蓋房子欠的債還完。

出去見了世麵終究不一樣,王延光感覺到了時代的變化,再也不想窩在老家當一輩子農民了,他大著膽子當起了小包工頭,拉著相熟的村民出去包活兒乾。

吃過虧上過當,最倒黴的時候,大包工頭卷錢跑路,村民們問他要工錢拿不出來,逼得他差點上吊,大年三十都不敢在家過。

好在總算是熬過來了,托大基建和房地產發展的福,王延光多少掙了點錢,先在縣城邊上買地蓋房,後來孩子考到省城,他又在省城買了幾套房。

兒女大學畢業,工作上了正軌,也結了婚有了孩子,就不讓他再辛苦了。

剛好那幾年房地產市場也不景氣,王延光就順從了他們,回到縣城打打牌、養養花、釣釣魚,偶爾找幾個老兄弟喝喝酒,寒暑假再把孫子、外孫女接回來住幾天,日子好不愜意。

吃了一輩子的苦,臨老總算是能享受幾天了,沒想到好日子沒過多久,就回到了最苦的時候,王延光實在是有些接受不了。

渾渾噩噩堅持到下工,幫王箱旺一起登記完今天的工分。

回到家裡,一家三口坐在屋簷下乘涼,爹媽一個抽旱煙,一個納鞋底,王延光抬頭看著月亮發呆。

這些天他一直在琢磨,怎麼才能早點跳出農門,當農民實在是太苦,這樣的苦日子他已經過夠了。

可是在這個年頭,在王家寨這樣的山溝溝裡,想不當農民又談何容易。

到底該怎麼辦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