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步走向右轉立定!依次上車!”
新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排隊出站,登上卡車向營地駛去,一路上,大家明顯感覺到了不同地域的區彆,城市裡的綠化比西安好了很多,空氣也顯得比較濕潤。
“這就是長江啊?好寬啊,你說我們要是在江邊該多好?肯定不用發愁沒水澆莊稼,也不怕餓著,下水就能撈到魚。”黃賢武感覺眼睛都不夠用了。
“看你這沒見識的樣子?”楊建武瞅見車上沒軍官,又固態萌發,“這麼寬的江,你下去撈魚試試?”
“對對對,你們省城人有見識,咋沒見你當乾部呢?還不是跟我一樣來當兵了?”黃賢武現在已經適應了他的話,倒也不會被氣著。
“嗬嗬,我跟你可不一樣,你當完兵回家種地,我三年後回去可是有工作的。”楊建武不屑和他爭吵。
“好了好了,都少說兩句,彆還沒到地方就打起來。”旁邊人趕緊勸說,倆人這才閉嘴。
新兵訓練營就在城外不遠處,進入新兵營,大家先下車排隊,到臨時報到點,提交入伍通知書、戶籍證明等資料,檔案材料則由地方人武部統一轉交,負責行政工作的文書逐一核對姓名、籍貫、學曆等信息,確認無誤後登記造冊。
交資料的時候,文書還會詢問,“你有什麼特長?”
“我在大隊當過會計,會算賬,還會修理機器。”王延光如實回答,記賬是他原本就會的,修理機器則是上輩子當包工頭學會的技能。
想想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我還會爬樹。”
“哈哈。”周圍不少人聽到這話都笑了。
文書倒是沒笑,認認真真把這些記錄下來。
登記完再次集中,新兵連長發表了簡短的講話,歡迎他們的到來,鼓勵他們在軍營好好訓練,然後宣布開飯。
還沒進食堂,黃賢武就忍不住咽起了口水,“好香啊,我聞到肉了,以後我們該不會天天有肉吃吧?”
“想啥呢?這是第一頓,肯定要給我們吃好點,等開始訓練,一星期能有兩頓肉就不錯了。”王延光聽一些老兵說過現在的夥食,吃飽沒問題,吃好就沒指望了,畢竟現在國家還非常緊張,沒那麼多錢。
“一星期兩頓也不錯啊,我在家半個月都吃不上一口肉。”黃賢武依舊很滿意,光憑能吃上肉,來當兵算是來對了。
走進食堂,人群頓時騷動起來,隻見飯桌上擺著四個大盆,分彆裝著土豆紅燒肉、酸辣土豆絲、白菜豆腐湯和大米、玉米混合蒸熟的米飯。
那些城市兵還好點,農村兵哪見過這架勢?一個個伸長脖子,恨不得現在就撲上去吃。
“立定!向前一步,坐下!”
坐在飯桌前,拚命地吞咽著口水,兩隻耳朵豎起,隻要連長命令一下,他們就馬上開吃。
“就餐時保持安靜,杜絕浪費,餐後餐具擺放整齊,聽明白沒有?”
“明白了!”
“開飯!”
嘩啦一聲,大家的筷子幾乎同時向紅燒肉伸去。
軍官們在食堂中間遊走,不斷出聲糾正,“勺子是打飯的,不準拿來盛菜!”
“碗裡的還沒吃完,就又夾菜?你乾脆把盆端走得了。”
“吃快點,磨磨唧唧,你吃國宴呐!”
聽到這兒,王延光忍不住回頭,這年頭還有人吃紅燒肉都磨磨唧唧?定睛一看,原來是楊建武那小子,倒是不稀奇。
王延光先盛了半碗米飯,就著紅燒肉吃了起來,他也好長時間沒吃肉了,呼嚕呼嚕沒幾下,第一碗就吃完了。
這可是熊友誌給他傳授的訣竅,在部隊吃飯,第一碗要淺,這樣能快點吃完盛第二碗;第二碗要多,夥食班基本上都是按照一人兩碗做的,等你第二碗吃完,飯盆就空了,所以第二碗得壓實點,這樣才能吃得飽。
連長正好看見,便停下表揚了幾句,“嗯,不錯,部隊吃飯可不是老家吃席,要利索點,這個小同誌表現地就很好,大家要向他學習。”
王延光一時啞然,他倒是想過自己到部隊後會得到誇獎,可萬萬沒想到第一次受表揚,竟然是因為自己吃飯吃得快。
說著他又指向楊建武,“這個小同誌就是反例,你吃的太慢就沒有了?不吃飽肚子還怎麼訓練?”
“噗~~”黃賢武沒忍住笑了出來。
吃飯的時候,其他乾部就拿著新兵資料開始分班,新兵分班有三個核心原則:均衡性、管理便利性和特殊需求。
儘量避免將同一地區、同一背景(如學曆、職業)的新兵集中在一個班,防止形成小圈子,同時平衡各班的人員結構(如年齡、體能、性格等),確保每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對均衡,便於訓練進度的統一推進。
每班人數通常固定,一般為 1012人,便於班長(通常由老兵擔任)進行精細化管理,比如點名、內務檢查、隊列訓練等都能高效開展。
對有特殊技能,如會遊泳、有文藝特長,或身體條件,如身高差異的新兵,可能會適當分散或集中安排,比如身高相近的新兵可能優先編在同一班,便於隊列整齊度訓練。
新兵吃飯的功夫,他們已經把班分好了,這並非最終的分班結果,接下來還會觀察幾天,再根據情況調整。
若某班性格內向的新兵較多,可能調入 12名活潑開朗的新兵帶動氛圍。
若某班體能普遍較弱,可以調整 12名體能較好的新兵加入,協助班長帶動訓練。
新兵們吃完飯不久,分班結果就出來了,他們拿著結果點名分配,“石龍,一連一排一班楊建武一連二排三班,王延光,一連二排三班黃賢武,二連一排一班”
“連長,我能不能也去一連二排三班。”黃賢武聽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識問道。
“服從分配!軍隊不是你討價還價的地方!”連長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
楊建武一臉不爽地看著王延光,咋跟他一個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