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入學(1 / 1)

推荐阅读:

“你這孩子!”

要不是提著滿手的禮,李綱都想伸手敲敲他的腦袋。

“人謝先生已改了,七位秀才公,兩位舉人老爺都在他那讀過書。”

很厲害的好不好?

“啊?”聞言,李瑜癟癟嘴道:“一個進士郎都沒有?再說他隻管秀才之前,舉人老爺的功勞也能夠算他身上嗎?”

照這樣算的話。

隻要學生考上清華大學後,小學初中的老師也能跟著沾光咯?

李綱氣樂了:“你當進士郎是什麼?地裡頭的白菜大蘿卜啊?三年一個省裡才能出幾位進士郎?”

“江南那一帶就占完一大半,隻留下的小半給其餘十二個省搶。”

“咱們一個縣隨便找位先生,就教過一位進士郎?想上天不成啊?要有這麼厲害知府大人會千裡迢迢將孩子送去江南求學嗎?”

“再說了,沒有啟蒙先生那裡有他們後來的功名,為何不是算作啟蒙先生的功勞?”

沒有啟蒙先生打好基礎,後來的先生教的再好。

他們能聽懂嗎?

李瑜很是羞愧地低下頭:“父親,兒子明白了,啟蒙每從頑童起,終身獲益謝師恩。”

他都不記得自己小學老師姓啥了……

慚愧,慚愧!

聞言李綱滿意地捋了捋胡須:“孺子可教也,好孩子,好好學,要學好,學好了終身獲益啊。”

古代的拜師禮很繁瑣,特彆是幼童啟蒙時更甚。

謝環本來不想收李瑜的,一來嘛普通幼童四歲就得開蒙,這個李瑜已晚了兩年,二來他的家世……

不是他嫌棄鄉裡孩子。

他是怕這個在鄉野裡長大的孩子,會教而不善不說還會帶壞同窗,可李綱是他多年好友又不能直接推拒。

所以這個學生收得他不太情願,但當看到了李瑜本人以後,他忽然就覺得自己從前多少有點偏見。

眼前這個禮儀周到的小子,目光清明臉龐方正,怎麼看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樣子。

“我這裡是卯時初到學堂,午時一刻到‌未時一刻可以休息午休,下午‌酉時中放課,每十日一沐,其餘時間無事不得請假。”

沐就是放假的意思。

李瑜立刻作揖恭敬答應,想想還是在現代讀書的時候巴適安逸。

讀五天就能夠放兩天,而古代十天才能放一天。

不過也僅限於他讀書那會兒,聽說現在許多學校明著是雙休,實際上中秋節都隻有半日的假期。

就算按照規定放假在家,那也還得在家上網課。

哀哉!

見李綱與自己那位少年浪蕩的先生甚是熟稔,甚至隻收了李綱兩貫束脩,還讓他不要和彆的同窗說起這事。

從私塾出來後,李瑜好奇地問道:“父親是什麼時候與先生交好的?”

他這位新爹看起來就是正直人,總歸不是先生還浪蕩的時候吧。

李綱想也沒想便道:“開蒙的那會兒我們是同窗,夫子在上麵講課的時候,我們就常常在底下互扔紙坨坨。”

要不是因為交了謝環這個損友,他老早就進士及第登科了。

那就是從小在一塊混的咯,長大了難道沒有一起混過樓子嗎?

李瑜不信。

於是李瑜眨眨眼開始套話:“那為何都說謝先生是浪子,卻從未有人說過父親呢?”

李綱不自在地咳嗽兩聲,表示小娃娃好奇心不要那麼重。

成親後他就再也不和他們廝混了,因為他的發妻身子一直不好,每每動怒總是要大病一場的。

所以在兩次鄉試落榜後,他就求父親想法子給自己謀了個差。

從此安分守禮,漸漸的大家就忘記他少年時的那些荒唐事跡,隻記得他這些年的老實。

更何況媒人收了他的錢,怎麼可能說他一句不好的?

謝環送走兩人後便背著手去廚房,對著正做飯的老妻道。

“彆做那麼多哈,人家辦完事兒都已經走了。”

就像他這飯裡下了鶴頂紅似的,跑那麼快!

聞言,王氏有些嗔怪地道:“你怎麼不留一留李巡檢,人家好歹與你同窗那麼多年。”

雖然有一段時間不來往了吧,可如今不是又和好了嗎?

“留他做甚?”

謝環很是傲嬌地反問,說著理了理自己的儒衫道。

“當年要不是這老小子害我,我如今早就進士及第了。”

少年時的他們何時講過什麼規矩客套?

如今老了,這老小子反而講究起來了。

王氏聞言笑到:“你這就是拉不出屎怪茅坑了,不過李巡檢大小也是有官身的,當官兒的講究一些也正常。”

誰家父母送完孩子去學堂,還會留下來吃頓飯的?

不合適嘛!

“說得好,這個比喻倒是得當。”謝環聞言拍了拍掌,笑眯眯地轉身走了:“等下回見了伯群我就把你這話告訴他,說你說他是茅坑。”

想起好友維持二十年的君子臉,維持不下去的時候他就想笑。

王氏:“……”

幼稚不幼稚啊?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三歲孩童呢。

李瑜這個階段的開蒙書籍有五本,《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和《幼學瓊林》還有《百家姓》。

其中增廣賢文是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

幼學瓊林又稱《成語考》,裡麵天文地理、家庭飲食、花鳥獸木婚喪嫁娶等,可以說是古代版的百科全書。

好在大雍早有印刷術、造紙的技術也是非成熟,這五本書隻需要五百文。

大越乾安十六年,五月初六,古代時間寅時三刻,現代北京時間:4點四十五分左右。

天還未亮。

李瑜就在父母與姐姐的祝福下,雄赳赳氣昂昂地踏入了雲端私塾。

從這一天開始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他都得這個時辰左右趕到私塾讀書。

這一天,他從一眼望到頭的農家子,幸運地成為了有萬千可能的讀書人。

他都覺得自己在做夢。

偶爾愣神的時候,他都會想起那個背著比自己還大的背簍,背著滿滿一背豬草的自己。

那個在冬天穿著草鞋,露著腳背乾活的自己。

居然……穿上儒衫,成為了一個讀書人?

入學第一天他就以非凡的天賦,驚豔到了各位同窗還有謝先生。

隻因不過才讀了兩遍,他便會背誦百家姓的前十句了。

謝環驚喜地捋了捋胡須道:“很好,照你這樣的天賦來看,你應該很快就能追上落下的這兩年。”

本來隻是想給老友麵子收的學生,沒想到居然是個好苗子。

麵對誇獎李瑜感到十分地不好意思,這些啟蒙書對他來說確實很簡單。

雖然上學的時候不考,可不代表父母不會額外讓他背誦,所以隻需要誦讀兩遍回憶回憶,他就能夠背出來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