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誠從小就是個包打聽,京中的官員在什麼巷子裡有幾個外室,哪個樓子有幾個紅顏知己。
平時愛穿什麼顏色的褲衩子,他都打聽得一清二楚。
更何況,是官員的為人性子如何?
隻見他拿著半根排骨,邊啃邊跟自家小舅子解釋。
“這秦尚書也是老倒黴了,當個尚書接個爛攤子。”
原來穿越的前輩為封建王朝,想了很多能夠賺錢的方法。
比如什麼蜂窩煤廠、香水香皂、白糖什麼等等總共二十幾種能賺錢的方法,這其中把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用,幾乎都包含了個遍。
這些東西在前朝都是交給皇商,也就是皇親國戚來管的,每年分出盈利的四成上交戶部,兩成交給皇帝私庫孝敬。
在前朝的前兩百年之內,皇家和戶部因為這個製度就沒缺過錢,到了後一百年才慢慢崩盤。
李瑜妻子的外家祝家,便是前朝的末代的皇商。
祝家的老太太曾經是皇後身邊女官,後來成親生子後又被召回去,撫育太子成為太子的乳母。
後來太子登基沒有錢用,便大刀闊斧用祝家取締了從前的皇商,並且被三代帝王重用。
大雍建國後祝家退出政治舞台,成了普普通通的大地主。
這些東西被交給太祖皇帝的小舅子,越國公蕭素,蕭素死後便被太宗交由其子蕭淮管理。
吳景誠冷笑道:“這蕭淮可不像他爹那麼老實,說好的四成利沒變,但是他卻不停地造假賬說自己賺的少了。”
“剛開始每年戶部都能收到蕭家,兩千二到兩千七百萬兩的白銀,生意最不好做的時候也有兩千萬兩。”
“可是到了如今,每年就隻有一千萬兩左右了,甚至去年才九百多萬兩,問就是哭窮生意不好做。”
“興安帝臉皮薄不好質問親戚,臉皮又薄官員喊減稅他就減,如此一來戶部的賬自然就不能看了。”
蕭家那邊做假賬,隨之減少的不單單是盈利分紅這麼簡單,該國產收的稅自然也是跟著少。
可該花的錢還得花,邊疆的軍餉就絕對不能少。
“前戶部尚書夏普覺得沒法乾了,挑子一撂拍拍屁股就裝病辭職,留給秦維禎的就是這麼一屁股爛賬。”
戶部的活兒計不好乾,人家哪裡還會有心情想著阿諛奉承,或者是這天下的皇帝應該由誰來當的問題。
他隻知道一個道理,不管是誰當皇帝都需要用錢。
要是拿不出錢來,說不定就會拿他們戶部撒氣。
所以……把手裡的賬理清楚才是硬道理。
李瑜不禁有些同情:“還好我不用去戶部。”
不然他最起碼少活二十年!
“你不想進戶部,可我卻是不想待在翰林院了。”
在翰林院就是個寫字的,吳景誠早就乾膩了。
“子璿,你還記得咱們鄉試前,我跟你說了什麼嗎?”
他想去都察院,去當可以張嘴說話牛皮哄哄的禦史,一點也不想繼續待在無聊的翰林院。
“如今你是陛下麵前的紅人,能不能幫我調動調動?”
他渾身上下就數這張嘴厲害,去都察院還有上升的希望。
可要是繼續待在翰林院,那他這輩子也就到頭了。
沒看此次挑選內閣成員,章文瀚進了他都沒進。
李瑜微微一笑:“過兩日陛下會安撫興安被擠兌的舊臣,我這兩日尋個時機同陛下提一嘴。”
趙翊這個人本來就好說話,所以李瑜不過提了一句他便應了下來。
更何況,他本來就準備給寧源與吳景誠兩個升官。
寧源被升為山西從三品參政,回鄉祭祖後便可去山西走馬上任。
吳景誠升右僉都禦史,他和寧源的父母妻子和李瑜一樣都受到了蔭封,趙翊本想追恩沈家,卻被李瑜拒絕。
“臣無父親無以到今日,臣僅僅隻是李家子而已。”
話已至此。
本想說如果你願意,朕可以做主讓你回歸本家的話也沒說出口來。
“讓開,我要見皇伯父……”
“興王殿下,遼王殿下,陛下正在裡頭與奉訓大夫議事呢,兩位殿下還是稍候吧。”
“正好現在奉訓大夫在裡頭,讀書人最是講道理,那便讓大夫好好給我們二人評評理。”
“二位殿下就莫要為難奴婢了……”
趙翊正想再說些什麼,屋外便傳來了興遼二王的爭執聲。
他歎了口氣:“當時本王承諾,若是二人肯出兵相幫的話,朕便把江浙分給他二人做封地,沒想到他們真好意思過來要。”
不過就是說說而已,沒想到人家還當真了。
可這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他承諾了不給的話也不好。
給吧……
不,江浙絕對不能封王,親兒子都不行更何況是侄子?
趙翊抬抬手大聲道:“讓他們進來。”
那些承諾是魯王說的,和他這個皇帝有什麼乾係?
李瑜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江浙可以當做是靈丹妙藥了,拿來哄這些王公貴族一哄一個準。
皇子家事李瑜自然不會攪和進去,連忙找了個借口,不顧二王的阻攔就快步溜之大吉了。
卻在紫宸殿外拐角的階梯上,看到了毫無形象咬著乾草曬太陽,滿臉都是諷刺看好戲的趙昀。
四目相對,趙昀衝他揚起了禮貌的笑意。
李瑜也對他笑了笑,然後快步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這察覺到被自己老父親給騙了,所以故意帶兩個堂弟來給他爹添點兒麻煩,可真是父慈子孝啊……
遼興二王最後也沒被封去江浙,反而手上的護兵還被扣了大半。
然後一個被送去了株洲府,另一個被送去了南昌府。
雖然這兩個封地都不錯,卻與趙翊最初承諾的江浙相差甚遠。
可是人家已是皇帝,他們心裡也清楚要是不走的話,那最後就會和他們父親一個下場。
所以兩人就算百般不願和生氣,可還是帶著滿腔的憤怒去了自己的封地,隻是在心裡詛咒幾句罷了。
這時候尤皇後也帶著功臣的家眷,還有所有的皇子公主回到了京城。
寧照安也帶著胖仔李淳,還有嘉行回到了京城。
六歲的李淳看到父親便高高興興地張開了雙臂。
“爹爹抱抱……”
李瑜爽快地抱起兒子以後,掂了掂便把小人兒給放了下來,感覺他比一年前更沉了一些。
“這麼大人來還要人抱,你羞不羞,看看人家嘉行。”
寧嘉行小小年紀就穩重得很,兩年不見父親不是急著撒嬌要抱抱,而是先給他父親行大禮問安。
“兒子問父親安康,小侄問姑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