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監考(1 / 1)

推荐阅读:

顧明遠見他聽明白了,笑了笑便大步離開。

蕭景那件事他讓人仔細查過後,得知居然是李瑜所為。

想起李瑜是王知秋的學生,他姐也救了王相的唯一血脈,這樣敢愛敢恨的一家人倒是對他胃口。

反正是在自家酒樓出事,於是他順手就將那點蛛絲馬跡抹掉,任憑大理寺和京兆尹怎麼也查不到。

反正就算給他們查出來,皇帝也會默默幫他善後的。

李瑜:“……”

望著漸漸遠去的緋色官袍,李瑜忽然對做官又有了新的理解。

回到家裡,張三娘正挖地呢,表示離會試加放榜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她要在回鄉前種點兒卷心菜給他們吃。

李瑜穿著官袍,抱著笏板就在原地蹲了下來。

“娘,之前在沈家的時候,你乾活兒還沒乾夠嗎?”

張三娘停下手中的動作,直起腰拍了拍身上的土道。

“在沈家那會兒是被人逼著乾,如今是我自己願意乾。”

“這怎麼能一樣?”

年輕的時候不願意土裡刨食,可如今到了該享福的年紀,卻總覺得在地裡挖地才踏實。

李瑜無奈地搖了搖頭,“娘,您就彆忙活了,兒子如今在朝中為官,還能讓您沒菜吃不成?”

待會兒再把腰給閃了,將菜全賣了也不夠看郎中。

“你彆管我。”張三娘白了他一眼:“我這不是閒不住嘛,不然你讓我乾嘛,繡花兒的話我眼睛也不好了。”

貴婦愛玩兒的那些插畫,焚香,打馬吊什麼她都不愛,就連念經拜佛她都覺得沒有興趣。

不種地,還能乾嘛?

四十來歲的年紀,總不能日日在屋裡等死吧?

哦,不。

張三娘緊張兮兮地低聲道:“你爹沒事抓著我讀書寫字,有時候還讓我作詩,腦殼疼。”

雖然她已經享受了二十年官家太太過的日子,也讀了幾本書能說幾句酸話,可她骨子裡卻不喜歡這些。

李瑜沒有辦法,隻得由著老娘繼續挖地。

書房內李綱正生著悶氣,說好了他陪著她昨日挖地,今日讀詩,結果昨日她挖了地今日卻不肯陪自己讀詩了。

這不是耍賴嗎?

氣得他晚飯都懶得吃,到了晚上還怒氣衝衝要去偏房睡,張三娘在偏房哄了好一會兒才會好。

不過一個晚上,兩人又親如一個人似的。

三兄弟弄清楚事情原委後,都覺得父親是真的老了。

“老小孩兒啊。”沈旦想起那個悲傷的夏天,有些愁緒:“娘……她可比李叔整整小二十歲。”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肯定就是李叔先走一步。

剩下他娘,度過寂靜的晚年,到時候他要把娘接到自己家去。

童年娘陪著哥哥弟弟,年紀大了應該陪自己了吧?

李鏈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此次會試我一定要重。”

他早一點兒考中進士,父母就會多高興一段時間。

還有半個月就是會試,今年出題的依舊是禮部的那些人,然後從翰林院抽調官員前去監考。

李瑜也很想去監考,趙翊自然也滿足他這點小要求。

大手一揮,李瑜就成了此次會試的臨監負責考場的一切事宜。

在皇帝旨意下達的那天,本就人來人往的李府來人更是絡繹不絕,而且提來的禮物還比之前更重。

什麼他家孩子畏懼嚴寒,希望他睜隻眼閉隻眼讓人多給些炭火,在生活上多多照顧一二什麼的。

什麼他家孩子臉皮兒薄,會試檢查的時候能不能不脫衣服?

還有他家孩子嘴挑,能不能每日都不吃考場內的東西怕餓死,由他們家人每頓親自送去貢院。

每個人說完了,還要說一句興安二年會試便是如此。

李瑜:“……”

他每個有權勢的人都見,就是為了看看這些人被興安帝慣成啥樣了,聽完以後臉色直接黑成了炭。

最後他當然不可能答應,一一拒絕後便關門謝客了。

“多給些炭火倒是可以。”李綱覺得這個倒是不錯,樂嗬道:“你縣試的時候,我不是就走關係讓你熱熱乎乎地考試?”

隻是其餘的要求,也都太離譜了些,和作弊有什麼不同?

李瑜卻覺得不同:“爹,縣試的時候兒子才十四,這些參加會試的差不多都及冠了,還要他們爹娘操心生活俗事。”

讓他照顧他們考場生活?

嗬嗬。

他不把考場環境減得更弱,給他們增加難度就是他心慈。

李鏈有些無語:“哥,你之前科舉的時候不是常常念叨,等你當了大官兒要改善考場環境和吃食的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