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嫋,你來了?”
看到蘇嫋嫋來,何靜舒站起身將她拉了進來。
顧寒笙有點懵,他正想跟蘇家老兩口說退婚的事。
沒想到她會這個點來。
“蘇同誌,你們”
顧寒笙剛喊出了蘇字,就想到蘇嫋嫋會不會就是蘇家夫婦的閨女?
不然她為什麼來送飯?
還有那個黑姑娘她說是蘇嫋嫋的妹妹。
難道說蘇家夫婦生了兩個閨女?
那按道理來說,蘇嫋嫋才該是他娃娃親對象。
想到這裡,他眼神看向蘇嫋嫋都灼熱了幾分。
蘇敬海笑著解釋道:“這位是蘇嫋嫋,下鄉來的知青。
她可是個好姑娘,這段時間要不是她,恐怕我們都過不下去了。”
聽到蘇敬海的話,顧寒笙心裡有些鬱悶。
原來他們沒什麼關係,隻是因為她善良,所以才這個點來送吃的。
剛才是他妄想了。
顧寒笙笑道:“我認識蘇知青,說起來,她還是我的救命恩人。”
“原來是這樣,我本來想著跟你們介紹一下,沒想到你們還有這樣的緣分。”
顧寒笙點頭;“之前蘇同誌在火車上抓了兩個敵特,還順手救了我。”
“嫋嫋沒想到你還能抓敵特,太厲害了。”何靜舒是真心覺得蘇嫋嫋厲害。
人品好長的漂亮,沒想到還抓過敵特。
這麼好的姑娘要是她閨女就好了。
蘇嫋嫋笑笑:“沒他說的厲害,隻是湊巧罷了。”
何靜舒拍拍她的手;“嬸子知道你厲害,不用謙虛。”
蘇敬海也跟著附和道:‘是啊!嫋嫋不但會醫術,做飯也很好吃。’
說到做飯,蘇嫋嫋趕忙催促道:“嬸子,叔,你們快彆說了,先吃飯,一會該涼了。”
“聽嫋嫋的”說著將飯盒打開,一股子香味直往人鼻子裡鑽。
幾個飯盒打開完,何靜舒看著麵前的顧寒笙道;“你吃飯了沒?要不要一起吃點,嫋嫋的手藝可好了,保證你吃了後就念念不忘。”
顧寒笙確實沒吃飯,但他本來沒想跟兩人爭這點吃的。
不過一聽說這是蘇嫋嫋做。
他鬼使神差的搖了搖頭。
蘇敬海笑嗬嗬道:“嫋嫋帶的飯多,一起吃一點。”
說罷不等顧寒笙回答,何靜舒就拿了個碗給他盛了一碗飯。
笑著遞到他的手裡:“嘗嘗這紅燒肉,可香了。”
顧寒笙心道;他就嘗一筷子,隻是想知道她的手藝。
絕對不跟他們搶吃的。
這樣想著他夾了一筷子紅燒肉,熱騰騰的肥肉在舌尖化開,一口咬下去酥爛卻不散,每一絲肉都裹著濃鬱的湯汁。
再配一口米飯,真的香迷糊了。
他本來以為他們說蘇嫋嫋的飯菜好吃,有一點客氣成分在。
沒想到他們說的還是太委婉了,這哪裡是好吃,這是非常好吃。
比他在京市吃的還要好吃。
他本來隻想嘗兩口,但是奈何蘇家一家人太過熱情。
一人給他夾個一兩塊;“寒笙啊!這麼大老遠的來看我們,辛苦了,多吃點。”
“是啊!寒笙,回去幫我謝謝你爺爺,這麼些年還記得我們。”
“應該的應該的。”
顧寒笙在他們熱情夾菜中,很快吃飽了。
他從口袋裡拿出二百塊錢遞給何靜舒:“嬸子,這錢你收下。
到時候要是差什麼東西,也可以自己隨時買了補上。”
特彆是這邊東北的天氣,到時候冷起來,他們再睡在這稻草上肯定受不了。
這牛棚也沒個炕,這裡也沒有厚被子。
多給他們一點錢,到時候他們可以買點厚被子。
這樣也能稍微禦一點寒。
“寒笙,你這錢我們不能要。
你能來看我們一家,我們心裡已經很感動了,怎麼還能收你的錢。”
顧寒笙的到來確實讓他們意外。
當年兩家之所以會定下娃娃親,是因為那時蘇敬海回家的路上剛好救了急性心梗的顧家老爺子。
也是這一救,讓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兩家有了交集。
那個時候,顧寒笙已經有四歲了。
何靜舒還沒有生,顧家經常邀請他們來家裡做客。
每次來,顧寒笙就愛摸著何靜舒的肚子喊叫道;“是妹妹,要妹妹、喜歡妹妹。”
剛巧何靜舒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蘇長青,她也是特彆想要一個閨女。
一聽到他這麼說就笑得合不攏嘴
總是聽孫子這麼說,顧老爺子覺得她這胎搞不好真是個女娃。
當即拍板對著蘇敬海和何靜舒還道:“你們瞅著我這孫子怎麼樣?
要是你媳婦這胎是個閨女,讓我孫子給你們家做女婿怎麼樣?”
當時蘇敬海隻是個文人,沒想到赫赫有名的首長會跟他說這種話。
也不管這隻是小孩子的玩笑話。
他當然沒有推辭,這顧家的家風很嚴。
男人基本上都對媳婦特彆好。
要是他閨女以後嫁過去,也隻有享福的事。
隻是他也不能確定這胎就是閨女,便說道;“那萬一是個兒子呢?”
“兒子就做兄弟。”
說著老爺子把小孫子拽了過來,從他脖子上直接取下來一塊玉佩。
上麵赫然寫著龍紋玉佩。
這個玉佩是我們家小孫子從小掛在脖子上的,就用它作為信物。
他將龍紋玉佩遞給蘇敬海。
這娃娃親也就這樣促成了。
當時老爺子還開玩笑的拍了拍孫子道;“這可是你自己選的媳婦,到時候要是敢跟我鬨幺蛾子,我非得把你得腿打斷。”
隻是後來兩家隨著工作的調動,離得遠了。
也就沒再往來。
隻是後來他們下放,老爺子也是出力的。
原本他們該下放到北大荒。
是他們托了人找了關係將他們下放到了這邊。
顧家對他們沒得說。
看著麵前得小夥子,長的好人品更是沒得說。
可以說是千裡挑一,隻是可惜了他們家閨女丟了。
不然閨女找個這樣的女婿,這輩子肯定能快樂過一生。
見他們不肯收,顧寒笙沒再勉強。
其實他帶的那些東西裡麵偷偷放了二百塊,應該能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等到時候他離開東北之前,再來一趟。
蘇嫋嫋看了一眼時間,站起身衝著幾人道;“天色不早了,叔、嬸子我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