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皇後失憶了。”
徐渡野的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小石子,輕描淡寫間就已經激起了層層漣漪。
皇後失去了記憶,那還能當皇後嗎?
畢竟要是換成彆的皇上,皇後生病,還有貴妃,四妃可以協理六宮。
但是現在,皇後娘娘就是後宮碩果僅存的存在啊。
她失去了記憶,那後宮怎麼辦?
雖然知道徐渡野的火爆性格,不容置疑,尤其涉及皇後,那簡直不讓人開口,但是還是有大臣委婉地問出了這個問題。
徐渡野冷哼一聲,又開始噴人。
“怎麼,朕是死的?朕把國家都管得好,還管不好一個後宮?皇後已經暫住娘家,朕管好自己,就是管好後宮了,用你們操心!”
眾人想笑又不敢,實在憋得辛苦。
徐渡野又道:“本來這是朕的家事,不用和你們交代。奈何外麵風言風語實在離譜,而且總有人,自己不想努力,想著送女人給我,幫他努力。我把醜話放在這裡,誰要是敢給朕送女人,那後果自己承擔。”
眾人,知道了知道,你不用囉嗦了。
關於這點,在過去的幾年裡,大家已經很清楚了。
“還有就是,皇後之後可能因為失去記憶,會做一些和從前不太相符的事情,朕希望你們不要少見多怪。”
眾人忽然有種不好的感覺。
驕傲如皇上,忽然提前給大家報備,感覺要鬨個翻天覆地了。
結果卻並不是。
眾人接下來聽到的消息是,皇後娘娘入了女子書院讀書。
雖然和一群年輕的小姑娘們在一起,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皇上都說了好,誰敢有意見?
孟映棠原本以為自己在書院中會遇到一些融入困難。
但是事實卻出乎她預料。
女孩子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美好寬容的存在。
她們知道了她失去記憶以後,並沒有因為她特殊的身份而疏遠她,反而隻把她當成普通同窗,同進同出。
孟映棠在書院的每一日,都非常高興。
她覺得,她活在了自己的十六歲,充實且滿足。
斬霜本來和她在一個班級,但是陪著她上了半個月的課程之後就受不了,回到了她本來應該去的更高年級。
書院是因材施教的,所以孟映棠在普通班,斬霜作為皇位候選人,在高級班。
這個班級,專門是用來培養目標為入仕的女子。
所以老師多是朝廷官員,以周溪正為首。
後來慢慢的,徐渡野會來接她放學。
他就穿著便服,混在人群當中。
其實,他的身份,根本瞞不住有心人。
但是誰也不敢戳穿這層窗戶紙,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們英明神武的陛下,自己趕著車,做個車夫,坐在車上,和旁邊的車夫聊著家常,然後等待書院放學開門。
因為過於沒有架子,而引起不適。
孟映棠也從剛開始的不好意思,到後來的習以為常。
回家的路上,徐渡野會和孟映棠說話,問她課程學到了什麼,問她書院吃得好不好,和同窗相處愉快不愉快。
——不愉快,他是要換人的。
不是孟映棠遇到的都是好人,而是她周圍的人,其實是徐渡野嚴選。
彆的不敢說,在看人這件事情上,徐渡野就沒有服過誰。
他覺得他很厲害。
回到家之後,孟映棠有時候會溫習功課,有時候就直接跟著徐渡野出去玩。
她已經不知不覺中習慣了徐渡野的親近。
雖然沒到滾床單的程度,但是出去同喝一碗粥,抱上抱下,雨雪天牽手,都已經習以為常。
嬋娟勸她,回宮裡去適應一段時間。
她說,“娘娘,皇上已經在適應您的記憶,周圍所有人也都如此。那您也不能停留不前,您也要適應皇上。”
雖然徐渡野的表現,一直以來都無可挑剔。
但是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久病床前無孝子。
親生兒子都不行,更何況沒有血緣關係的相公了。
嬋娟擔心的是後宮有人趁虛而入。
“娘娘,您想,皇上不累嗎?”嬋娟一點點分析給孟映棠聽,“他日理萬機,朝廷的事情已經夠他忙了。每日還要抽時間來陪您,風雨無阻,還得裝出輕鬆的樣子,陪著您玩。說實話,這麼久了,我就沒看到皇上在您麵前皺一下眉。這不正常的,這不是正常的夫妻關係。”
她和李隨那個老東西,都比徐渡野和孟映棠正常。
誰累了,誰不高興了,都可以表現出來,需要對方的體諒和關心。
任何單方麵的付出,都是很難長久的。
因為一個人負重前行,終究會讓愛情的天平失衡。
孟映棠若有所思。
現在她好像已經能接受現實,接受嬋娟是父親的妾室,畢竟人家確實也是,沒有任何人能挑出毛病。
隻是和自己的記憶不相符,就要求彆人分開,也是自己過分。
孟映棠也在努力適應現實的秩序,隻是如嬋娟所提醒,她總是在考慮彆人,而沒有考慮徐渡野。
孟映棠最大的好處就是聽勸。
所以她主動和徐渡野提出,想要回宮住一段時間。
徐渡野自然高興。
不過雖然孟映棠回到了宮裡,但是還是早出晚歸,去書院讀書。
早上徐渡野要上早朝的時候,就派人送她去;不上早朝不議事的時候,就自己送她。
晚上大部分時候他也都去接。
不過孟映棠很快就不讓了。
她說,“我們每日還有那麼長的時間相處,皇上的時間又那麼寶貴,不應該浪費在來回路程上。”
徐渡野偏要送。
兩人拉扯半天,最後達成協議,徐渡野每隔兩日去接她一次。
雖然徐渡野已經在朝堂上把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不接受任何其他女人,否則翻臉。
但是總有人,不認死活坑,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女,可以配上天子。
這個過程,原本可能是狗血的,但是發生在孟映棠和徐渡野這裡,卻變成了一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感動。
是的,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