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暘已有抉擇——
若是殷受不顧最後情誼,逼他讓權?
那他就順了這大勢,暗投周方,以待周代商天,他也能謀一個諸侯之位!
若是殷受還有些許理智,封他職位?
那他可逆了這大勢,拱衛商天,什麼以周代商,他可不相信曆史不可變!
他在商經營了二十載。
他能接受爭王失敗,但絕不能讓自己付出的心血就此消弭,被後世的史官為了‘勝者而書’所掩蓋!
既來此世,既為商人,當以商之名為天命!
……
“參見商元子。”
殷暘下了巨象篷車,他那二十年來蘊養的一身貴氣,以及周身華貴冕服,令四周諸侯方伯齊齊看來!
卻無人上前。
因為爭王失敗,在他們眼中等同於失勢。
但其中一中年諸侯,卻有意攀附。
殷暘看向這人,他認識,之前帝乙還專門引薦此人來參與殷都西南處·朝歌的建設。
“崇侯虎?”
“汝倒是不錯,還認吾這元子身份。”
“汝可是來為吾引路,去觀禮之
位置?”
崇侯虎麵色訕訕。
“元子說笑,虎不過是一諸侯爵,非王上內臣。”
殷暘目光不喜,瞥視那群身形不一,卻都齊齊穿戴華衣帛服,帶金佩玉的諸侯方伯們。
再看無人上前為他引路。
不由輕笑一聲。
“祭祀將開,吾雖說隻是元子,還未得新王授職。”
“但也算執掌象兵一旅,一旅之首為亞,此次祭祀,就站在武臣一列罷。”
話語一轉,他又笑:“不過殷啟與殷衍也未授職,難不成也自己尋一個去處,王上給這下馬威,實在讓人難堪。”
讓何人難堪?
反正殷暘此時說出來,那就不是殷暘難堪。
大步流星,無人敢攔,這些諸侯方伯紛紛讓出道來,一些人推讓之間,還差點摔倒在地……
“元子!”
來自武臣一列,卻又不同。
殷受執掌步兵,在軍中有極大威望。
可殷暘除了能上朝議政外,也執掌象兵,自然也威望不凡!
大商軍製,一共四階十二等。
四階:為統,乃帶兵打仗的臨時指揮,不常設,由王、婦、子、侯、伯、牧、衛等爵擔任。
三階:為師,一師之首,一師萬人。
二階:為亞,一旅之將,一旅千人。
一階:為士,一行之長,一行百人。
此時能前來參與祭祀的,甲兵與武士們雖然不敢動,但那些亞將們卻可以動作,對殷暘行軍禮,一手持長戈,單手在胸前。
就是那些名義上比殷暘階位高上一階的幾位師,也與殷暘問安。
雖說交談不多,但這些武臣可見識過殷暘的象兵一旅,沒人敢小瞧此時的殷暘。
大商……始終是尚武之國!
“蜚師為何不見?”
殷暘在眾師之間打量,才發現不隻蜚廉這位殷受一手提拔的蜚師,並不在場。
怎麼……
順位當王,還想令軍隊前來鎮壓他們這些手中還有權柄的臣?
以及威懾諸侯反駁?
這殷受怎會如此野蠻,他到底是不是帝乙的兒子,帝乙也算個老謀深算的智者。
殷暘有些頭疼,心中臭罵。
這殷受怕是想以力破局……但他難道不知道這隻能得到明麵上的臣服,背地裡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平時還好,若是他殷受這頭虎一旦露出一點弱勢,必遭群狼窺視!
怪不得……
周方造反,八百諸侯齊來!
殷暘深吸一口氣,他得出手,還沒有背叛大商,雖說不為王,但大商有他的一份,商天在上,一位有封地的元子可比一個周朝諸侯安逸得多。
曆史上周朝的宋國被周王室監視,其下場如何,殷暘還是知曉些許。
什麼以客待之,不過是不敢逼商人太緊,徐徐蠶食罷了。
他若是要背叛商朝,待周代商天後也絕不會在宋國為諸侯,而是帶著商人南遷,篳路藍縷,去開發長江以南,屬於後世楚國的那塊地才是正道。
中原如何?
他們爭去罷!
……
……
在心中腹誹許久,不見人回應他,殷暘也收了心思。
既然無人敢言,那就看看這殷受能弄出什麼局麵來。
“嗚嗚嗚!”
祭台之下,兩尊由巨大獸角,以青銅箍環製成號角,在兩個巨人的吹奏下,發出嗡鳴呼嘯,長嘯入天……
所有人都不敢發出聲響,目光皆彙聚一處。
隻見,大樂·比乾手持鼓槌,在祭台正下方敲向獸皮玄鼓,鼓聲震動,一道道氣流彙聚而來,幻化成一隻隻玄鳥,在半空飛懸。
與之,巨象高吼,帶著巨大的踢踏聲,載著樂師、卜者、祝者、史者、宗氏們從祭台外緩緩進場。
殷暘目光一凜。
那百頭巨象的儀仗領頭原本應當是大祝,可此時是殷啟。
而側邊的大史也替換成了殷衍。
殷暘能感受到周圍諸侯方伯,以及甲兵武臣們不時投來的目光……商王繼任,可他殷暘被排除在了儀仗之外。
殷受啊殷受……
殷暘閉眼,祭祀開始了,先祖聽見鼓樂之音,已經從商天之上投來注視。
此時誰人敢擾亂祭祀,可當以忤逆商天為由,定罪誅殺!
這個時候,就是商王也不能胡來。
殷暘不會因為這一點激將法就失了理智,但心中還是臭罵殷受愚蠢,身邊出謀劃策的大臣中有奸細都不知!
他殷暘可不相信殷受那被金戈戰馬塞滿的腦袋,能想出這麼惡心人的計謀來。
“咚!”
“咚!”
“咚!”
“恭迎人王繼位!”
殷受已近三十,身巨姣美,一身商王玄鳥冕服,貌俊之顏,天下之傑,整個商王朝中,隻在殷暘之下。
而其最聞名於商人的,是那天生巨力,筋力超勁,在百人亞將的圍攻中,不落下風!
此刻,他將是大邑商的新主宰。
隨著他一步步踏上祭台,四周的鼓樂之音更甚,巫舞之曲也更為歡騰,四處的方伯諸侯高呼聲也越發響亮。
“起!”
一聲落下,眾人抬首,仰視殷受。
隻見殷受威嚴,站立在這九層祭台之頂,身後擺放祭祀所用的華夏九鼎,熠熠生輝,與正午大日齊平,倒映出商部落的玄鳥圖騰。
所見之人,心生畏懼!
一些勢弱之人,甚至膽怯,目光躲閃,不敢直視!
接下來,就是一輪的新王加冕,聲勢浩大,整個商天氣運都在震蕩,商朝天命烙印下殷受的氣息,化作王威!
九鼎震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禮畢!
到了分封時刻,一朝王一朝臣。
依照商王慣例,他需要分封自己的兄弟,巫臣五宮·宗、卜、祝、史、樂,以及內臣、武臣、卿士、甚至是方伯諸侯。
殷暘深吸一氣,目光直視上方。
按理說,以他的地位功績,商天在上,先祖注視,殷受必須封他在高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