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這幅畫真的不錯啊”
“哎呀,好漂亮!好技巧啊!這是哪位老師畫的?”
“陶老師啊!”
“原來是陶老師的作品”
“誒,這幅畫是”
這時有人看到其中一幅國畫,臉上露出一抹詫異之色。
隻見那幅國畫上畫的是一座靠近海邊的村莊,畫工略顯稚嫩,但其中卻有著一股靈性。
靈性這玩意很玄乎,說不清道不明,外行看不懂,內行卻一眼就能看到。
“這幅畫不錯啊”
旁邊一名戴著眼鏡的男子也注意到這幅畫,驚訝的說了一句。
“是挺不錯的,雖然畫技還略顯稚嫩,不過卻充滿了靈性,裡麵所表達的感情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是哪位天才畫的?”
“不知道啊,難道是趙天畫的?”
“不是趙天,趙天的畫在那邊,我剛才還和他聊天呢。”
趙天是畫畫圈子裡一個挺有名的天才。
“奇怪了,那會是誰?”
眾人圍在這幅畫前出聲議論著。
而隨著眾人的議論,聚在這幅畫麵前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快便圍了十幾人。
他們指著展架上的這副國畫討論著
而在不遠處,楚紅霞和四妹站在一起。
看著那些圍在畫邊的人,楚紅霞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揚起。
“老師,我是不是畫的不好啊。”
這時四妹那緊張中又帶著幾分害怕的聲音響起。
聽到四妹的話,楚紅霞低頭看著四妹,隨後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腦袋笑著道:“才不是呢,而是你畫的太好了,他們很喜歡才會這樣呢。”
四妹聽到楚紅霞的話,緊張的小臉上立馬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很快一上午的時間過去
四妹的那幅畫前麵一直沒缺人,少的時候有個,多的時候有二三十人
其中有愛好畫畫的普通人,也有在畫畫圈子裡混跡多年的大家。
而其中一些大家都在打聽這幅畫是誰創作的,其實打聽起來很容易,隻要找到報名處的人,就知道畫的作者是誰。
然後他們就得知了這幅畫的作者是一名隻有七歲的小孩子!
“七歲的孩子?!”
“真的假的?”
“哎喲,我也不相信啊,可是那工作人員都說了,就是一個七歲左右的小女孩。”
“誒!是不是那個小姑娘?”
有人指著不遠處道。
聽到聲音,眾人紛紛朝著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後就見到長相漂亮,表情冷漠的女人站在那裡,而在那女人旁邊還有一個小女孩。
小女孩紮著一個麻花辮,長相精致可愛,年齡看起來六七歲左右。
“小朋友,這幅畫是你畫的嗎?”
有人指了指展架上那幅畫,然後看著四妹詢問道。
被這麼多人看著,四妹有些害怕的躲到了楚紅霞的身後。
楚紅霞蹲下身,然後對著四妹輕輕說了一句什麼,而四妹聽後遲疑了一下,最後點點頭,又向前一步對著剛才詢問的那個人說道:“是的叔叔,這幅畫是我畫的。”
“嘿,還真是這小朋友畫的。”
“厲害啊,難怪畫技稚嫩,原來是孩子畫的,不過一個七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畫功,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
“天才!絕對是天才啊!”
“小朋友,你的老師是誰?”
有人詢問道。
四妹脆聲道:“我老師是楚老師。”
“楚老師?”
眾人臉上先是露出疑惑之色,最後目光落在四妹旁邊的楚紅霞身上。
楚紅霞的畫技很好,隻是她不太喜歡與人交流,參加這種活動的也比較少,這次能來也隻是為了帶四妹見見世麵而已,所以圈子裡認識她的人並不多。
所以眾人隻是和楚紅霞簡單聊了兩句,然後重點再次放在四妹的身上。
他們詢問四妹畫這幅畫的創作過程,以及想法等等
四妹一個小丫頭被一群大人圍著,她心裡雖然緊張,並有些膽怯,不過還是鼓足勇氣把自己為什麼畫這幅畫的想法全都說了出來。
隻是說著說著四妹的眼眶中溢出眼淚,緊接著小嘴一撅,就哭了出來。
看到四妹哭,楚紅霞抱住四妹,而不遠處看著這一幕的向清魚、王玉蘭也都快步走了過來。
四妹過來參展,作為母親和外婆的向清魚和王玉蘭怎麼可能不來,隻是剛才人多,兩人沒有靠近而已。
“四妹乖,不哭啊,怎麼了?為什麼哭啊。”
向清魚急忙從楚紅霞懷裡抱過四妹關心問道。
四妹淚眼婆娑道:“媽媽,我想爸爸了,我想要爸爸。”
她畫這幅畫的時候,心裡就是想著自己的爸爸才畫出來的,而剛才說出來之後,心裡就更想了,然後忍不住就哭了出來。
聽到四妹的話,向清魚心裡頓時鬆了口氣,接著她急忙出聲安慰道:“好了,不哭了,過幾天我們就回家啦,到時候就能見到爸爸了,乖聽話啊。”
趴在向清魚懷裡的四妹哽咽著點點頭。
一場小風波結束,接下來四妹擦乾了眼淚,然後繼續和那些大人們聊著自己畫的畫。
聊了一會後,等時間到了下午,眾人離開文化宮回到家。
隨後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四妹一直跟著楚紅霞來到文化宮參加美展。
在參加美展的過程中,四妹卻是漲了不少見識,她見識到了各種畫法,讓她對畫畫有了一層更深入的了解,這對她未來的畫畫有很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四妹在這次美展中,也獲得了不小的名氣。
現在參加美展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有一個七歲的小女孩,是一個畫畫天才這件事。
而另一邊,南省的小魚村。
這天許正接到了洪德全的電話。
“阿正,那個多蒙已經抵達我這裡啦,你要不要來一趟啊。”
電話那頭的洪德全開口問道。
許正想了想道:“我就不去了老洪,我去了也沒什麼用。”
“好的啦,不過我這邊有個麻煩事啊,剛才我看了多蒙給我的機器圖紙,裡麵的很多零件,我們國內都是沒法做的啦,必須要從國外購買零件,然後運到國內這邊進行組裝才行,不過這來來回回又要一個月的時間啦。”
“時間又要往後拖一拖,你跟向書記說一下啦,可千萬不要讓他跟日本那些漁具工廠達成交易啦。”
洪德全說道。
許正道:“行,這件事,我知道了,不過我這邊不能保證,你先等我電話吧。”
“好的啦。”
電話掛斷,許正手裡拿著電話,臉上露出思索之色。
原本預期要明年上半年完成工廠的建設和漁具的生產,等村民們把魚竿拿到手,最少也要明年的五六月份了。
而現在因為機器的原因又要往後最少推一個月,甚至有可能兩個月到三個月,村民們能不能等得起,自己那老丈人能不能等得起,這都不好說。
想到這裡許正給向軍那邊打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