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天尊何許人也,化身億萬,見遍眾生之態,故對曹空的那點小心思一眼望穿,卻也不厭,隻覺得有趣異常。
曹空繼而拜之,奉上香火。
但見香火渺渺,青煙頃刻間籠罩所有。
眼前不由得一暗,再度睜眼之時,見紫霧霞光徹太空,便知已身應處青華長樂界中。
遂見一宮,乃是東極妙嚴宮。
曹空福如心至,推門進宮,繼而前行,來至一殿,推開殿門,而見天尊。
天尊身著霞衣,頭戴冕旒,含笑望他,手中還握一捧棗,乃是他擺在玉盤之上的。
其旁有一獅子,恰是九靈元聖,雖威武異常,可卻目光幽怨。
心中更是不忿的想著,為什麼偏偏把他帶著。
曹空望天尊而麵色尊敬,內心祥和,隻覺親切異常,如與仁厚長者相處,繼而向前行弟子禮。
“弟子曹空,拜見師父。”
天尊頷首,含笑道:“我曾許你或生黃芽或尋得神通,便許你一門造化,可你卻一日之內,兩者皆得,令我喜悅啊。”
“全依仗師父垂青,弟子方能有今日。”
一旁的九靈元聖聽的目瞪口呆,他回天上才多久,還沒十來日吧,曹空竟已結了黃芽,這且算了,可他居然還尋得神通。
【五府神通法】九靈元聖也有修,自知其難度,饒是他,也是用了數百年的時間才尋得一門。
想到這裡,獅子忍不住的磨牙,不是嫉妒,是心酸,明明是他先來的。
天尊撫須開懷大笑:“昔日你有善心,為師獎你,如今你秉心潛修,修行出色異常,為師也要獎你,既如此,便許你兩門造化。”
曹空再喜,叩首誠心而謝。
“你且近前來。”天尊聲音依舊溫和。
曹空向前,但見天尊將手中棗投來一顆,曹空忍不住張嘴而吞,棗入口中即化,一股難言之生機駐於體內,是一清氣。
“此乃始青之炁,有元初創生之效,你得八風神通駐於肝府,但八風神異難修,煉化此炁可勝卻你數十年辛勞之功,使得神通穩固臻至小成。”
曹空聞言內視己身,遂見始青之炁融入肝府之中的神通種子,清氣籠於其上,神通種子竟已隱隱有發芽之征兆。
“謝師父之恩,弟子感激涕零。”
曹空驚喜一場,感天尊手段非常,而旁邊的九頭獅子,十八隻眼睛皆為之一怔。
什麼,八風神通,他向來隻聞得有人掌八風之一,八風俱全這未免太離譜了。
想到這裡,九靈元聖的磨牙聲更烈了。
天尊繼而道:“為師道場乃是青華長樂界,且每於人間三,九日會大開門戶,而這第二份造化,便是允你每月三,九,可來此界。”
“此界一日光陰流逝,可比凡間半月,也算是為你修行增添底蘊了,誠心呼喚即可進入。”
曹空驚駭連連,竟是涉及到時光手段,而後更是連連叩首。
“願早日修得真傳,侍奉師父身旁。”
天尊感慨道:“真是個向道的,既如此,為師便再向你許一諾,若你百年之內,成就金丹,那麼我就給你一個選擇。”
“什麼選擇。”
“時機未到,罷了,你且去吧。”
說話間,太乙救苦天尊一拂袖,曹空頓覺光景離奇,一眨眼,已回到折嶽洞中,天尊像前。
至於青華長樂界中,九靈元聖麵色微怔,不由得問道:“老爺,你該不會是想給他另一種金丹大道修持之法吧。”
天尊讚許的看著九靈元聖,“不錯,跟了我這麼多年,倒是能揣測我的幾分心思。”
九靈元聖雖未收曹空為徒,可對其卻是好感非常,焦躁道:
“另一種法子太過凶險,您又不是不知道,三界之中,何人敢修那法,不過那一尊罷了,就連你也······。”
天尊擺手:“屆時看他造化,我說了,是給他選擇。”
九靈元聖不複言,過了一陣道:“老爺,手上的棗給我吃一顆唄。”
天尊哈哈大笑:“不給,這是我弟子孝敬我的,你去殿中尋上次壽星送來的火棗吃吧。”
······
曹空歸於人間的同時。
四類天風吹向四處。
西北有風曰不周風甚烈,刮至豹頭山。
黃獅精正誦太乙金光咒,忽覺有異,抬眸而看,乃是西北來風,風聲甚烈,蘊含道韻。
便見黃獅精蹭的一下子站了起來,隻覺此風莫名堂皇,絕非凡風,不由得心頭一顫。
他唰的一下擋在眾小妖麵前,喝道:“呔!何人在我豹頭山上作祟,快快顯出原型。”
可那風聲不停,直直奔向黃獅精而去,黃獅精頓覺慌亂,妖力洶湧運作雙掌,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轟去,卻難阻此風。
如同打了個空,繼而不周風吹至黃獅精麵上。
黃獅精心駭而道:“好高明的手段,我要吃苦頭了!”
隨後閉上眼睛,以為隻能硬抗,可沒想到,此烈風吹於麵上,卻化作熟悉之音。
“不知黃獅兄近來可安好,山中有靈樹結果,當為一喜,願邀黃獅兄來隱霧山一聚,我等好友把酒言歡,“同歸於儘”。”
黃獅精麵色錯愕,這風是曹空從隱霧山刮來,還能準確的找上他,甚至留音於他,這是何等奇異的手段啊。
且他能察覺到,此風斷然不止傳信之效,若是用於攻伐,恐能吹得山嶽倒。
不由得對曹空又佩又驚,修行何等艱難,可對於曹空來說,卻是日日有進,時時有得。
感慨之後,黃獅精笑道:“來人,給我備好靈果,幾日後本大王要去尋好友。”
且因距離遠近,其餘三類天風也陸續到達。
“柳仙道友近來可好······”
清幽沁人的騰幽山中,千年蛇妖被廣莫風一刮,不由得渾身冷的一顫,遂露出笑意,亦要備上禮品去訪故友。
比之十餘年前多了幾分香火的伏牛山中,山神被閶闔風刮,先是心生淒淒之意,而後又麵露喜色,準備出人生第一次遠門。
竹節山中,閶闔風至,吹得六獅自感蕭瑟,聞得風中之聲後,又感故友神通廣大,知自身與其距離越來越大。
不過倒也不嫉,隻是真心為友人高興,緊接著要伐竹作禮去見。
半月之後,隱霧山腳下,四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