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京城,惠風和暢,護城河畔的垂柳抽出新綠,如萬千絲絛垂落,拂過波光粼粼的水麵。岸邊的青石路上,行人三三兩兩,或駐足賞景,或緩步閒談,一派安寧祥和的景象。
林夏與李婷並肩坐在河畔的一棵老槐樹下,青石凳被日光曬得微暖。林夏身著一襲月白色襦裙,裙擺繡著幾枝淡雅的蘭草,烏黑的長發鬆鬆挽成一個髻,僅用一支素銀簪固定,清麗的麵容在春日暖陽下更顯溫婉。李婷則穿了件水綠色的布裙,梳著雙丫髻,發間係著同色的絲帶,眉眼靈動,帶著幾分少女的嬌俏。
兩人是城南 “清音班” 的樂伎,雖身在樂籍,卻憑著一副好嗓子和不俗的才情在京城小有名氣。隻是清音班並非那些高門大宅追捧的名班,平日裡多是在街頭巷尾或僻靜處為路人獻唱,換取些微薄的收入。今日天氣晴好,他們便尋了這處人少景美的河畔,想趁著春光唱幾曲,也算是給自己放個假。
“阿夏,你看這河水多清,岸邊的花也開得正好。” 李婷撥了撥身前的琵琶弦,清脆的聲響與鳥鳴相映成趣,“咱們今日就唱那首《暮春行》吧,應景得很。”
林夏淺淺一笑,聲音如浸過清泉般溫潤:“好,就依你。”
他清了清嗓子,李婷指尖輕挑,琵琶聲如流水般傾瀉而出,悠揚婉轉。緊接著,林夏的歌聲響起,初時如微風拂過柳梢,輕柔舒緩,漸漸地,聲調轉高,如黃鶯出穀,清脆嘹亮,每一個音符都帶著春日的生機與柔情。李婷也加入進來,兩人的聲音一高一低,一柔一俏,配合得天衣無縫,將一首《暮春行》唱得淋漓儘致,仿佛將河畔的春光都融入了歌聲裡。
“…… 東風軟,花滿徑,燕語呢喃繞畫楹。憑欄望,心自寧,一闋清歌寄此情……”
歌聲嫋嫋,飄向遠方,引得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有挑著擔子的貨郎,放下了肩上的重擔;有行色匆匆的書生,停下了腳步,側耳傾聽;就連河上搖櫓的船夫,也放慢了速度,讓小船在水麵緩緩漂流。眾人臉上都露出沉醉的神情,仿佛被這美妙的歌聲帶入了一幅絕美的暮春畫卷。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而雜亂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這份寧靜。一隊人馬簇擁著一頂裝飾華麗的轎子駛來,為首的是一匹神駿的白馬,馬背上坐著一個約莫二十歲的年輕男子。
這男子身著錦緞華服,腰間掛著玉佩,手上把玩著一把折扇,麵容俊朗,卻帶著幾分玩世不恭的慵懶。他正是當朝戶部尚書李嵩的獨子 —— 李曉傑。李曉傑自小嬌生慣養,不學無術,整日裡呼朋引伴,流連於花街柳巷,是京城裡出了名的紈絝子弟。
馬蹄聲驚擾了眾人,原本沉醉在歌聲中的行人紛紛避讓,臉上露出畏懼的神色。李曉傑卻毫不在意,他勒住馬韁,目光掃過人群,最終落在了槐樹下的林夏與李婷身上。
當他聽到那餘音繞梁的歌聲時,眼中閃過一絲玩味。待歌聲落下,他拍了拍手,嘴角勾起一抹輕佻的笑:“好,好歌聲!沒想到這窮鄉僻壤的,竟藏著這樣一位美人兒。還有一位俏公子”
他身後的幾個跟班立刻附和起來:
“公子說得是,這歌聲可比教坊司那些庸脂俗粉好聽多了!”
“何止歌聲好聽,人也長得標誌啊,瞧這模樣,真是絕色!”
林夏與李婷見來者不善,尤其是看到李曉傑那輕佻的眼神,心中皆是一緊。李婷更是嚇得往林夏身後縮了縮,緊緊攥著琵琶的弦。
林夏強作鎮定,站起身,對著李曉傑微微屈膝行禮,聲音平靜卻帶著幾分疏離:“公子過獎了,我與李姑娘與歌相交,李姑娘當真是第一‘美人兒’,但他已和我情投意合。公子請回吧!”
李曉傑卻催馬向前幾步,居高臨下地打量著他,目光在他臉上停留許久,帶著毫不掩飾的打量與輕慢:“尋常歌伎?尋常歌伎能有這般好嗓子?我看呐,是藏在這河邊釣金龜婿吧?”
這話一出,他身後的跟班們立刻哄堂大笑起來,那些不堪入耳的笑聲像針一樣刺在林夏和李婷心上。
李婷又氣又怕,小臉漲得通紅,忍不住小聲反駁:“我們隻是在此唱歌,並未招惹公子,還請公子放尊重些!”
“尊重?” 李曉傑像是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他翻身下馬,一步步走到李婷麵前,用扇子挑起他的下巴,語氣輕佻,“小美人兒,脾氣還挺大。本公子看上你們,是你們的福氣。跟我回府,保你們吃香的喝辣的,比在這街頭賣唱強多了。”
李婷嚇得渾身發抖,用力甩開他的扇子,躲到林夏身後。林夏將李婷護在身後,冷冷地看著李曉傑:“公子請自重!我們雖為歌伎,卻也有自己的風骨,斷不會隨隨便便跟陌生男子回府。還請公子速速離開,不要打擾旁人。”
“風骨?” 李曉傑嗤笑一聲,眼神變得更加放肆,“在這京城,本公子想要的東西,還沒有得不到的。你們兩個,要麼乖乖跟我走,要麼……” 他故意頓了頓,掃視了一眼周圍的行人,那些人早已嚇得不敢作聲,“要麼就彆怪本公子不客氣了。”
林夏心中一沉,他知道這些紈絝子弟仗著家中權勢,向來無法無天。今日若是硬碰硬,吃虧的定然是他們。可讓他們就這樣屈服,他又萬般不甘。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公子身份尊貴,何必與我等小女子計較。我二人不過是想在此唱幾曲,掙些糊口的錢,還請公子高抬貴手,放我們一馬。”
“糊口?” 李曉傑挑眉,從懷裡摸出一錠銀子,扔在地上,發出 “哐當” 一聲響,“這些錢夠你們唱一年的了,撿起來,跟我走,這錢就歸你們了。”
那錠銀子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像是在嘲笑著他們的尊嚴。周圍的行人紛紛低下頭,不敢看這一幕。
李婷氣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拉著林夏的衣袖,聲音帶著哭腔:“阿夏姐,我們走,不要他的錢!”
林夏點了點頭,拉起李婷的手就要離開。可李曉傑卻上前一步,擋住了他們的去路,臉上的笑容變得陰沉:“本公子的話,你們也敢不聽?看來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他對著身後的跟班使了個眼色,那些人立刻圍了上來,堵住了林夏和李婷的去路。
“你們想乾什麼?” 林夏厲聲問道,心中的恐懼越來越深,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縮,一旦退縮,後果不堪設想。
“乾什麼?” 李曉傑慢條斯理地扇著扇子,“既然你們不肯乖乖跟我走,那本公子就隻好‘請’你們回去了。”
說著,他示意跟班們動手。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強搶民女,還有王法嗎?”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身著青色長衫的年輕男子從人群中走了出來。這男子麵容方正,眼神銳利,腰間佩著一把長劍,自有一股凜然正氣。
李曉傑見有人敢管他的閒事,頓時火冒三丈:“你是什麼東西?也敢管本公子的事?知道我是誰嗎?”
那青衫男子淡淡一笑:“在下蘇文,一介書生。不管你是誰,強搶民女都是犯法的事,我豈能坐視不理。”
“蘇文?沒聽說過。” 李曉傑不屑地撇撇嘴,“我乃戶部尚書李嵩之子李曉傑,你敢攔我,是嫌自己命太長了嗎?”
蘇文神色不變:“原來是李公子。但正因你是官宦子弟,更應以身作則,遵守法度,豈能仗勢欺人?”
“法度?” 李曉傑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在這京城,本公子的話就是法度!給我把他一起拿下!”
跟班們得令,立刻朝著蘇文撲了過去。蘇文卻不慌不忙,側身避開一個跟班的拳頭,同時抬腳將另一個跟班踹倒在地。他的動作乾淨利落,顯然是會些武藝的。
李曉傑見狀,又驚又怒:“沒想到你這書生還有些本事。不過,就憑你一個人,也想跟我作對?”
他又喊來幾個跟班,一起圍攻蘇文。蘇文雖然武藝不錯,但雙拳難敵四手,漸漸有些吃力。
林夏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蘇文是為了幫他們才陷入困境,若是因為他們讓蘇文受傷,他這輩子都不會心安。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李曉傑喊道:“李公子,你若放了蘇公子,我便跟你走!”
李曉傑一聽,立刻停下了手,得意地看著林夏:“早這樣不就好了?省得本公子費這麼大勁。” 他又看向蘇文,“小子,算你運氣好,滾吧!”
蘇文卻不肯走,他喘著氣,對著林夏喊道:“姑娘不可!此等小人,你若跟他回去,定會被他糟蹋!”
林夏搖了搖頭,眼神堅定:“蘇公子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不能讓你因為我們受傷。你快走吧,不要管我們了。”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原來是巡城的官兵來了。為首的校尉看到眼前的景象,連忙上前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李曉傑見狀,立刻換上一副委屈的樣子:“王校尉,你可來了。這兩個歌伎在此賣唱,本公子不過是想請他們回府唱幾曲,他們卻不識抬舉,還聯合這個書生對我動手動腳。”
王校尉一看是李曉傑,心中頓時有了數。他知道李曉傑的為人,也不敢得罪他,但蘇文和林夏看起來也不像壞人,一時間有些為難。
蘇文立刻上前,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王校尉:“王校尉,明明是李公子要強搶這兩位姑娘,我出手阻攔,他便讓跟班圍攻我。還請王校尉明察!”
王校尉皺了皺眉,看向周圍的行人:“你們可有誰看到了事情的經過?”
周圍的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說話。他們都怕得罪李曉傑,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就在王校尉左右為難之際,林夏突然開口:“王校尉,蘇公子所言句句屬實。李公子的確是要強逼我們跟他回府,還出言不遜,侮辱我們。”
李婷也鼓起勇氣,點頭附和:“是啊,王校尉,阿夏姐說的都是真的!”
李曉傑見他們敢反駁,頓時怒不可遏:“你們兩個賤人,竟敢撒謊!王校尉,不要聽他們胡說,給我把他們抓起來!”
王校尉猶豫了一下,他知道李曉傑不好惹,但也不能公然偏袒他,否則傳出去,他這個校尉也不用當了。
他想了想,對著眾人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看還是先將所有人都帶回衙門,交由知府大人審理吧。”
李曉傑一聽要去衙門,頓時有些慌了。他雖然不怕知府,但要是讓他父親知道他在外麵惹是生非,少不了一頓責罵。
他眼珠一轉,對著王校尉說道:“王校尉,這點小事就不勞煩知府大人了。我看這其中定有誤會,我就不追究了,我們走。”
說完,他帶著跟班們灰溜溜地走了。
一場風波終於平息。蘇文走到林夏和李婷麵前,拱手道:“兩位姑娘,讓你們受委屈了。”
林夏和李婷連忙回禮:“多謝蘇公子出手相救,大恩不言謝。”
王校尉也上前說道:“兩位姑娘,今日之事多虧了蘇公子。以後若是再遇到這種事,一定要及時報官。”
林夏和李婷點了點頭,謝過了王校尉。
待官兵走後,蘇文看著林夏和李婷,關切地問道:“兩位姑娘,你們沒事吧?”
林夏搖了搖頭:“我們沒事,多謝蘇公子關心。”
李婷也說道:“是啊,蘇公子,今天真是太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蘇文笑了笑:“舉手之勞,不足掛齒。兩位姑娘,此地不宜久留,我送你們回去吧。”
林夏和李婷感激地點了點頭,收拾好東西,跟著蘇文離開了護城河畔。
一路上,三人都沒有說話,但彼此的心中都有著千言萬語。林夏知道,今日之事隻是一個開始,李曉傑定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以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平了。但他也知道,無論未來多麼艱難,他都會和李婷一起麵對,絕不能向惡勢力低頭。
而蘇文看著林夏和李婷的背影,心中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保護好這兩位善良堅韌的姑娘,絕不能讓他們再受到傷害。
夕陽西下,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一場因歌聲而起的風波雖然暫時平息,但未來的路,卻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隻要心中有光,有信念,有彼此的陪伴,他們就一定能走出陰霾,迎來屬於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