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冷汗都下來了,恍然想起來,鶴明那孩子去軍中,原是頂了貴太妃家子孫的格。
這貴太妃當年家世低微,在京都鮮有人瞧得起。
王氏就很看不起這些泥腿子,偏偏貴太妃的兄長極為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後來太上皇給她兄長加官進爵,這才好了起來。
可在王氏心目中,始終是泥腿子,哪裡比得上他們這樣的勳貴。
後來貴太妃的兄長受傷,不能夠去軍中,就想著讓庶弟去。
明兒就是這樣把人頂走的,怪不得貴太妃態度是這樣。
“幸得娘娘誇讚,臣婦愧不敢受。”王氏腦子轉著彎,在想怎麼和她應對。
此時又惱怒起來,眼看著日頭漸起,怎的不讓人起來說話,好歹明兒也立了功,就是這麼對待功臣家眷嗎?
等來日明兒為她請了誥命,這些早就大勢已去的後宮妃嬪怎能再讓她受辱!
可權勢壓人,此時王氏還不得不低頭,也暗怪竇歲檀那丫頭怎麼不早早派人來疏通。
這個兒媳雖然木楞了一些,可這些迎來送往、人情世故是向來不會出錯的。
“不敢受你也受了,謝家臉皮之厚,想來是家學淵源。”貴太妃涼涼地看著她,說話卻毫不客氣的。
這位在太後在世的時候,都敢直接不給麵子,何況是她?
王氏更加呐呐不敢言,一時間都想不起來如何應答。
本來就鮮少與人應酬,現下隻知道請罪:“臣婦有罪”
“哼,裝模作樣,既有罪,就在這裡反省一炷香的時間,走吧,彆讓我那好妹妹等急了。”貴太妃撫了撫自己的鳳釵,趾高氣揚地離去。
太上皇眼看著身體不太好了,新帝能留他一條命也是奇了。
貴太妃雖然以前就瞧不上昭太妃安居一隅的窩囊,但人家和新帝有舊,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有個安穩前程,也少不得要走動了。
再說了,太上皇要是不在了,她們爭來爭去有什麼用啊。
王氏跪了好一會兒,本來就有些難受,旁邊的小黃門卻當著站起來開始計時了。
卻也不敢多言,唯恐犯了忌諱。
等跪了一炷香起來,王氏已經是滿身流汗,妝容都花了,看東西都不太清楚了。
“老夫人,您快著點,昭太妃娘娘還等著呢。”小黃門適時提醒,宮中奴仆最會察言觀色,一看就知道這位老夫人是被整了。
但作為奴仆,最主要的就是在眼明心明和眼瞎耳聾之間把握好尺度。
比如此時,他就沒看見王氏發白的嘴唇,但規矩是要守的。
王氏也不敢露出不滿的神色,隻想著怎麼竇氏每次入宮都是平穩有序的,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
今天出門真該看看黃曆啊!
拖著沉重的步伐,來到壽寧宮外,已經全然有些撐不住了。
小黃門也離去,走之後還翻了個白眼,什麼朝廷新貴的母親,連打賞都不知道給,下回再也不攬這婦人的差事了!
出來接的是一個小宮女,看不出什麼表情:“老夫人您隨奴婢來,不過您要稍等,太妃娘娘待客呢。”
這貴人有事,王氏也不可能挑理,跟著去了偏殿。
但偏殿可沒有放冰盆,四下裡也不通風,坐在裡麵跟蒸籠似的。
宮女們上了熱茶糕點,王氏也不敢多吃多飲,免得出恭不便。
因此越發煎熬了,但總不能去催貴人吧。
王氏這邊煎熬著,主殿內卻一片歡聲笑語。
昭太妃當然是故意請的容太妃和貴太妃,她和容太妃昔年就走的比較近,自來交好。
貴太妃嘛,那當然是她知道與謝府有些齟齬,才專門請來的。
果然,那王氏就被小小教訓了一下,不是喜歡跪喜歡磋磨人嗎?
那就好好受著吧。
竇歲檀自小沒這麼自在地睡過,等醒來一看時辰,覺得天都要塌了,趕緊收拾了去見昭太妃。
“夫人彆急,娘娘讓您慢著點呢,現在貴太妃和容太妃也還在的,少不得要寒暄一番。”宮女細心地梳著她的長發,握在手裡跟緞子一般。
宮女有一手梳發的好手藝,也服侍過不少後宮妃嬪,但任是再美的妃子起來,臉上多少都會有些油光,看著總是和平日打扮後有落差。
但這位夫人不是,剛剛醒來,沒有洗臉沒有漱口,仍然氣息芬芳,素麵朝天卻自有一股慵懶的美麗。
臉頰帶紅,都不需要擦什麼脂粉,自然而然的好氣色。
竇歲檀捏著手裡的釵子,兀自出神,昨夜又一次受辱,她能如何?
對方是天子,若真事發,彆人也隻會怪她不守婦道,蓄意勾引。
若真是那樣,她也隻能一條白綾了結自己,不讓家族蒙羞。
隻是鶴明終究是自己對不起他。
身上的衣裙和一應釵環,處處都很合她的心意,想來是越姨準備的。
這樣妥當,竇歲檀垂下眸子,不敢再深想。
她去的時候,昭太妃就親昵地拉過她的手:“快來見過各位娘娘。”
竇歲檀自小跟隨母親參加各種宴會,一應流程都是極為熟悉的,昔年參加宮宴,就是太上皇也跟她說過幾句話。
因此並不怕,隻款款下拜。
兩個人都是人精,哪裡看不出來昭太妃和她親厚,又瞞著她晾著王氏給她出頭。
貴太妃就趕緊抬了抬扇子:“好哇,我當年也是豔冠後宮,自負美貌,如今見了你這侄女,可真是叫我臉紅!虧你將她藏得嚴嚴實實的。”
這不是虛浮的誇讚,貴太妃能夠受寵多年,那張臉自然是功不可沒。
可這竇氏,站在那裡,穿著宮裝,就像是一尊裹著錦緞的白瓷瓶兒,嬌而不妖。
都說竇氏女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可她行禮的時候行雲流水,不見半點滯澀,自然又舒展大方,通身的氣派讓人賞心悅目。
容太妃喜歡這樣美麗又沉靜的女子,取了扇子掩著唇,悄悄問昭太妃:“你連我也瞞著?可許了人家,你知道我那弟弟,芝蘭玉樹,可堪相配?”
昭太妃心念一動,永安伯那人不行,但可以和離另嫁啊,是她想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