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級主任科員相當於正科級,三四級主任科員相當於副科級。鄭方圓辭去副鎮長職務後,所剩的就一個三主的職級。如果單純從製度上看,他副科級已經滿2年,直接從三主提拔正科級職務,毫無阻礙。
但現實並非如此。
這裡麵涉及到一個官員晉升的默認規則:實職優先、逐級晉升。
舉個例子就能理解。在市紀委,沒有副科實職,最低職務就是正科級。那市紀委的乾部,在這之前,走的都是職級。
所以,市紀委那麼多乾部,從一主到四主職級,有一打。現在某個正科級部室副主任空缺,符合條件的候選者一大堆。市紀委該如何選擇呢?最好辦法就是從一主開始,逐級選拔,憑空增設階梯。
但和省直機關科級不限職數不同,哪怕是副廳級市紀委,一主不是誰都能隨便拿的。大多要當過正科級實職才能兼任。
所以答案很明顯了,提拔正科實職,首先是必須晉升為二主,才符合第一梯隊提拔條件。
當然,監察官製度建立後,又出現了十三級監察官,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分彆和行政級彆對應。
有人就有疑問了,有貴人提攜,怕什麼?那不還是李解一句話的事?
這話沒錯,官場升遷,領導一句話頂得過千言萬語。李解真要提拔鄭方圓,沒人可以阻攔。
但還是那句話,打鐵必須自身硬。李解可以為他去排除已經約定俗成的強大阻力,但任何事都是雙麵的,李解這麼乾,等於把問題從鄭方圓個人上升為市紀委組織的問題。
提拔的事情,向來是各方勢力角逐的修羅場。你李解強行把一個本不該符合慣例的鄭方圓提拔起來,從而把其他副書記推薦的乾部拋到一邊,讓班子同誌怎麼看?把其他兢兢業業的乾部拋到一邊,讓委機關乾部如何服氣?
為了鄭方圓一個人,去破壞已經形成的規則。李解不會這麼乾。更聰明的做法是先緩一緩,再給鄭方圓提二主,再有職位空缺時提拔正科實職。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某些有背景的人,哪怕是火箭提拔,他的背景也是早布局,一級一級、級級不亂,程序上保證挑不出任何毛病。這才是官場的現實邏輯,絕非某個大佬金口玉言就能讓人平步青雲的。
集體組織的慣性,強於任何個人權力。
這就是鄭方圓為什麼要向朱建本伸手要職級的原因所在。他暫時是借調,人事上仍然屬於區管乾部。在這期間,如果他能獲得鎮黨委推薦,區委組織部下文晉升他為二主。那等他正式調入市紀委工作後,就能站在提拔正科實職的第一梯隊。
到那個時候,李解真打算重用他,也就不存在任何規則上的阻力了。
對上不卑,敢於伸手。顯然,鄭方圓已經參悟並熟練運用農俊能所教的這一官場法則。
說實話,他本身就是985秦南大學畢業,腦子自然是夠用的,學習能力也很強。但混跡官場,可不是聰明就夠的。一方麵得有仙人指路,另一方麵得有運氣。
大佬農俊能的點撥,鄭方圓自然是深信不疑。可如果沒有這次的舉報事件,他也不可能坐在這裡向朱建本伸手,那等來的絕對是冷眼嗬斥。
但現在,鄭方圓至少有五成把握。剩下的五成,要看朱建本開什麼條件了。
能當上一把手的,都不是傻子,一個個比鬼還要精。
朱建本揉著額頭:“老弟啊,你這個要求嘛,情理之中,畢竟你在副鎮長上時間也不短了。但這件事嘛,讓老哥我有點為難呐。你也知道,提你進二主,不是鎮黨委權限,得向區委組織部報告同意才行。但現在鎮上沒有指標,如果要提的話,就得擠出一個指標給你。占著二主的都是些老同誌,我就得請區委幫忙挪轉一下位置,這樣一來,還是有些難度的。你看要不這樣,請李解書記給區裡打個招呼?有他打招呼,事情就好辦了,我這邊再推一推,區裡肯定沒有二話,立馬照辦。”
鄭方圓暗道一聲老狐狸,還是在試探李解跟自己關係有多硬。如果自己拒絕,他仍然選擇幫忙的話,那這個人情可就不小了。
“朱書記,我不好開這個口啊、實話給您說吧,李解書記不是我親戚,這種感情,那是用一次少一次的。如果提個二主都讓他那麼大領導開口的話,太掉價了,我在他心目中形象也會大大受損。”
“這樣啊……”朱建本不太接受這個回答。
鄭方圓接著說:“但是李解書記確實說過我級彆太低的事情,還說我在鄉鎮八年,怎麼混成這個樣子。哎,說得我是無地自容。所以才厚著臉皮跟您提這檔子事。我當時跟李解書記說了,如果鎮裡的朱書記知道我要到市紀委工作,肯定非常高興,指不定就給我解決職級差距。朱書記是一個非常照顧年輕同誌、非常大度寬容、非常有能力的領導,經常組織我們學習您和市紀委的文件精神,在抓乾部作風上非常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領導。李解書記聽了沒說什麼,但我看得出來他很高興。他心裡怎麼想,我猜不到。但我心裡隻有一個想法,朱書記您對我這麼好,我不能不講感情。隻是現在我人微言輕,沒什麼能幫到您。等將來有機會,那肯定是要毫不猶豫報答的。”
老狐狸對上小狐狸,比的就是誰更能拿捏人心。
鄭方圓的說辭值不值得信?估摸著朱建本得打個大大問號。但重要的不是解釋,而是態度。
朱建本要的,是鄭方圓摒棄前嫌、感恩戴德的態度。要知道,就在二十多天前,他還在電話裡罵了鄭方圓一通,甚至要鄭方圓在大會上檢討。兩人的關係雖然談不上不共戴天,至少也算得上互相看不順眼了。
得知鄭方圓陡然翻身,他震驚之餘,自然想的是如何修複關係。官場上,寧交一友,不樹一敵。特彆是鄭方圓這種明顯傍上大腿的後起之秀,更是不能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