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鄭方圓這一切,都是為官準則“對上不跪”和冷剛柔的“實事求是”綜合下的作用。
它是鄭方圓最心底的呐喊!
是的,對鄭方圓來說,劉陽華給出的選擇,已然將他逼入了絕境。
劉陽華的兩個選擇,說到底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對鄭方圓無儘羞辱。
我怎麼你了?不就那天開大會沒有聽你的話閉嘴嗎?後麵周良才都同意我說了。你還在記仇到現在。
這是鄭方圓的猜測。劉陽華真實原因當然不是那個,否則他顯然不會對一個李書記親自招進來的人如此不留情麵也會顯得他這個人格局小、心胸窄。
真正的原因,有兩重考慮。一個是曆史成因,在李解空降前,秦中紀委對於乾部違規兼職取酬這一塊,劉陽華參與很深,很多案子都是他一言定之的。早年間甚至還自己寫了一篇論文《審慎從嚴把握兼職取酬的種類和細分》,發表在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上,獲得了中紀委某領導的批示肯定。有了大佬的批示肯定,劉陽華多次被外單位邀請前往講課授課。儼然成為了這裡麵的專家泰鬥。
隻是,他的這篇文章,與鄭方圓的想法是截然相反的。因為他主張的是從嚴從重,刹住乾部搞錢的欲望車輪,打擊與民爭利行為。
隻是,劉陽華越來越迷糊了。從近年全國多起案子來看,怎麼輿論風向變得不對勁了。在以前,老百姓是要拍手稱讚的,而現在,網民們卻紛紛指責紀委不通人情。這是怎麼了?
要分析怎麼了,原因有很多。大概無非幾點:
第一,公務員體製改革,曾經單位在住房、上學、就醫等等方麵大包大攬已經成了過眼雲煙。過去的乾部享受了無憂保障還去搞副業兼職,讓人憎惡。而現在的乾部什麼都要自己負責了,尤其是年輕乾部沒趕上時代紅利,動輒要背上巨額房貸,壓力很大。
第二,公務員職業化深入人心。之前信息不透明,乾部接班製度存在,導致平民子弟難以進入,霧裡看花。現在越來越多平民子弟通過公考進入隊伍,加上網絡的傳播,逐漸揭開了神秘麵紗。原來所謂的公務員並不等於做官,大多數人這輩子跟做官無緣,隻是一個發不了財也餓不死的職業罷了。而隨著未來公務員職業化進程加快,聘用製廣泛推行,編製總量持續減少,未來的公務員必將與現在大不一樣,終將變成一個能進能出、能簽能解的大眾化職業。
第三,社會大眾的包容閾值提高。隨著反腐深入,越來越多老虎蒼蠅被披露出來,和那些腐敗分子相比,鄭方圓此類為了生活去乾苦力體力活的乾部,反而容易得到群眾認可。但凡他們吃拿卡要一點,都比跑網約車、送外賣來錢更快更舒服。如果一味追究這類乾部責任,群眾反而會覺得不如把心思放在那些貪贓枉法的腐敗分子身上。
但官僚習性之所以頑固,因為其具有強大慣性依賴。劉陽華不可能主動承認自己過去做錯了,也難以接受自己的過去被否定。所以,對於鄭方圓之屬,哪怕心裡有些許同情,但仍然不會手軟放過。
另外一重原因,就是試探李解的真意。把一個本來違規的乾部調入專班,毫無疑問引起了市紀委內部猜測之聲。其中最忐忑的就是劉陽華了,要知道,李解直接指定鄭方圓進入違規兼職取酬組,這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好的信號。他得通過此舉,看看李解究竟是對事,還是對人?究竟是因為輿論影響,還是跟鄭方圓有什麼特殊私交?這對他下一步調整策略跟緊領導思路有重要意義。
隻能說,官場中人,目光絕對首先放在上峰身上。能否精確領悟上峰意圖,是升遷的第一要義。
所以,這不是辯論場。鄭方圓哪怕說得再慷慨激昂、正氣凜然,對劉陽華來說,也隻是讓劉陽華略微有些震驚和讚賞,暫時動搖不了他的決定。
麵對鄭方圓的憤怒,劉陽華反而緩和了,沒有再激化矛盾:“你說的這些,我都能理解,個人有什麼情緒,也無可厚非。但我還是那句話,規定就是規定,它不是菜市場討價還價,不是可以商量的地方。在組織上沒有新的製度支持你的想法之前,我們必須按現在製度執行。紀委如果都不按製度辦事了,那怎麼能服眾?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原以為鄭方圓會理解自己這句正確的廢話,不料鄭方圓已經上了頭:“製度不合理,那就應該去改製度!而不是明知不合理還讓人去承擔不該承擔的後果!這確實不是菜市場討價還價,而是能影響乾部終身的決定,更應該要慎重!”
“鄭方圓!”劉陽華對他的冥頑不靈很是惱火,“改製度不是你說改就能改的!調研了嗎?分析論證了嗎?怎麼改你想過嗎?張嘴就是改製度,太幼稚了!”
此言正中鄭方圓下懷:“我還真調研了,我不但調研了,還寫了一份報告給李書記,裡麵提了很多製度上的建議。”
事到如今,鄭方圓也沒什麼隱藏的必要了。他選擇相信冷剛柔確實把報告送到了李解那裡。退一萬步,就算沒送,自己也確實寫了,冷剛柔也確實說送了,究竟是哪裡卡住了,關自己屁事。正好借此把被淹的報告翻找出來。
“什麼報告?我怎麼不知道?”劉陽華很是意外,這小子還給李解送過報告?不對啊。真有報告,不至於沒點消息吧。
“那你要問李解書記,他也許早就交給法規去研究出台了也不一定。”鄭方圓一副絲毫不怵,把水攪渾的姿態。
“我現在問你!”劉陽華感覺自己被鄭方圓溜著玩了,極其惱怒,不禁吼了出來。
正在此時,敲門聲響起。
劉陽華沒有心思搭理門外,原本沒聽到領導請進,門外應該會安靜走開。可門卻被推開了,走進來的是王運鵬。
“劉主任,打擾一下,李書記請您過去一趟。”
劉陽華一愣:“李書記,現在?”
“是的。”
“好,我這就過去。”
一把手召喚,劉陽華再有事也得馬上去。
鄭方圓卻搶先離開,臨走前還留下一句話,並流露出了一絲轉瞬即逝的詭異笑意:“劉主任,我個人怎麼樣,是走是留,聽憑組織安排和處理。但我還是要多說一句,周鬆不能處理,否則再來一次輿情,就他家裡的慘狀,恐怕不僅對您產生不利影響,對市紀委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