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滴血驗骨(1 / 1)

推荐阅读:

金鑾殿上,氣氛凝固如冰。

劉彪、陳勇、陳李氏三人,被禁軍如拖死狗一般,扔在了大殿中央。

一見到這陣仗,陳勇那身肥肉就嚇得抖個不停,他連滾帶爬地跪到前麵,對著龍椅的方向,哭天搶地。

“冤枉啊!陛下!草民比那竇娥還冤啊!”

他那婆娘陳李氏也是個中好手,立刻跟著哭嚎起來,聲音尖利刺耳。

“求陛下明察!我夫婦二人,平日裡燒窯為生,老實本分,連隻雞都沒殺過!怎麼可能害人啊!”

隻有劉彪,還算有點官場曆練,他強作鎮定,對著武明空磕了個頭。

“陛下,下官……下官敢以項上人頭擔保,此事與下官,與我絕無關係!定是這刁婦尋不到夫君,失心瘋了,隨便攀咬啊!”

三人一唱一和,把“冤枉”二字演得是淋漓儘致。

陳子昂見狀,心裡定了大半。

他從隊列中走出,躬身道:“陛下,您看,事情已然明了。一個瘋婦的夢中之言,如何能當做證詞?這三人,乃我大周良民,豈能因這無稽之談,便被當堂審問,這是對我大周律法的羞辱!”

好一頂大帽子。

“哦?”趙奕懶洋洋地從他爹身後晃了出來,“陳大人這話說的,我差點就信了。”

他走到那三人麵前,也不看他們,反而對著武明空一攤手。

“陛下,審案子這種事,其實特簡單。”

“跟這幫滾刀肉講道理,沒用。”

“得上手段。”

他轉過頭,對著殿外的太監喊了一嗓子。

“來人!給本官抬一盆水來!要清水!”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抬一盆水?

這是乾什麼?審案子審到口渴了,要當庭洗臉喝水嗎?

“噗嗤!”

陳子昂第一個沒忍住,笑了出來。

“趙大人,本官真是長見識了。審理如此驚天大案,你既不問詢,也不查證,反倒是要了一盆水來。”

他臉上全是毫不掩飾的譏諷。

“怎麼?莫非趙大人您還會什麼仙家法術,要當堂做法,請神上身,讓這盆裡的水開口說話嗎?”

陳勇夫婦也愣住了,隨即心裡樂開了花。

這趙奕,果然是個草包!

陳勇更是擠出一個諂媚的笑容:“趙大人英明!草民相信,大人定能還草民一個清白!”

趙奕壓根沒理會他們,隻是斜著眼看陳子昂。

“老東西,你笑你媽呢?”

“本官的辦案手法,也是你這種蠢貨能看懂的?”

“你!”陳子昂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趙奕!你……你竟敢當殿辱罵朝廷命官!”

“罵你怎麼了?”趙奕掏了掏耳朵,“本官不但要罵你,本官還要跟你打個賭。”

“今天,本官要是用這盆水,問出個子醜寅卯來。你,陳子昂,就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給本官磕三個響頭,叫我三聲祖宗!”

“反過來,我要是問不出來……”

趙奕頓了頓,臉上露出了一個惡劣的笑容。

“我就認你當祖宗,怎麼樣?”

“放肆!”陳子昂氣得渾身發抖,“賭就賭!誰怕誰!”

“你要是問不出個所以然,就自請去為太祖皇帝守皇陵!永世不得返京!”

“好!一言為定!”

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已經顫顫巍巍地抬了一大盆清水,放在了大殿中央。

清澈的水麵,倒映著金鑾殿的穹頂,也倒映著每個人各懷鬼胎的臉。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著趙奕。

想看他到底要耍什麼花樣。

趙奕卻沒有立刻走向那盆水。

他轉身,一步一步,走到了那個躺在軟榻上,氣息微弱的女人麵前。

他蹲下身,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德性,臉上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鄭重。

“秦氏。”

“我最後問你一次。”

“你,確定嗎?”

“確定這烏盆裡,有你夫君的屍骨?你敢用你這條命,還有你女兒的命來擔保嗎?”

他的問題,像一把刀,直插人心。

秦氏的身體,劇烈地顫抖了一下。

她緩緩睜開眼,那雙幾乎失去焦距的眼睛,對上了趙奕的。

她沒有說話,隻是用儘了全身的力氣,重重地點了點頭。

那一下,仿佛耗儘了她所有的生命。

“好。”

趙奕站起身,深吸一口氣。

他走到大殿中央,彎腰,用雙手,極其鄭重地,將那個黑漆漆的烏盆,從地上捧了起來。

“秦氏,此物,先借我一用。”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裡。

“今日,我便讓你親眼看著。”

“惡人,如何伏法!”

他轉過身,高高舉起手裡的烏盆,麵向滿朝文武。

“諸位大人,陛下!”

“此案的關鍵,其實非常簡單!”

“不在於那個樵夫的人證,也不在於這幾個蠢貨的口供!”

“而在於一件事!”

“那就是,我們能不能證明,這個烏盆,到底是不是由死者秦三的屍骨,混合陶泥燒製而成!”

刑部尚書李正,皺著眉頭站了出來。

“趙大人,你這不是廢話嗎?”

“人死入土,屍骨尚可開棺檢驗。”

“可這屍骨都混著泥,被一千多度的高溫燒成了陶器,早就化為飛灰了!神仙來了,也分辨不出這裡麵到底有什麼!”

“這,根本就是一樁死案!”

李正的話,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是啊,怎麼證明?

這根本就無法證明!

陳子昂的臉上,已經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趙奕,你輸定了!

然而,趙奕卻笑了。

他看著滿朝文武那一張張或質疑,或嘲諷,或困惑的臉,搖了搖頭。

“誰說……分辨不出來?”

他頓了頓,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狠狠砸在眾人的心上。

“古有奇術,名為‘滴血驗親’。”

“而本官不才,恰好,會另外一門獨門絕技。”

他咧開嘴,露出一口白牙,那笑容,森然如鬼。

“此術,名為……”

“滴!血!驗!骨!”

(滴血驗骨頭”(滴骨法)的最早、最核心的文獻出處是南北朝時期唐朝李延壽所著的《南史》,具體記載在《南史·卷五十一·梁宗室傳上》關於豫章王蕭綜的故事中。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6世紀初的南朝梁代。雖然南宋《洗冤集錄》將其係統化用於法醫檢驗,但《南史》的記載是該方法在曆史實踐中最早、最著名的源頭。當然,跟滴血驗親一樣,沒有科學依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