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自負(1 / 1)

推荐阅读:

“夫人,你猜焦氏屋裡藏了什麼?”

從焦氏的大宅子回來後,五花搖醒馮清歲,神采奕奕問道。

還有點迷糊的馮清歲:“男人?”

“這回你可猜錯了。”

五花得意洋洋。

“是一扇門!”

馮清歲呆怔。

門?門有什麼好藏的?

“你說的,是暗室?”

五花從懷裡掏出一包鴨爪,坐到窗邊半月桌前,道:“是地道的門。”

隨後邊啃鴨爪邊將今晚的收獲告訴馮清歲。

“我潛去她寢室時,發現屋裡沒人,等了小半個時辰,架子床前的地毯忽然向上翻起,露出個三尺見方的洞口。”

“焦氏就從那洞口走上來。”

“等她睡過去,我迷暈了她,打開那扇覆著地毯的地道門,下去看了看,你猜這地道通往哪兒?”

這還用說?

馮清歲輕笑:“譚青舟的書房吧。”

“沒錯!”五花兩眼放光,“這地道修得可漂亮了,中間還有個寢室,放了一張大床,床底做了抽屜,抽屜裡全是金錠銀錠。”

“這寢室的三麵牆還有暗倉,也藏滿了金錠銀錠。”

“我在其中一個暗倉找到了焦氏的賬簿,有食店的,也有田莊和商鋪的,還找到了這個。”

她朝床頭努了努嘴。

馮清歲才發現床頭邊的圓凳堆著一遝賬簿,賬簿頂端擱著個巴掌大的檀木盒子。

她拿起盒子,打開一看,是張紙條。

眼眸頓時一凝。

紙條的尺寸和她在下藥毒害姐姐的荀大夫那裡得到的紙條一模一樣,紙上的字同樣是用楷書寫的,就連墨香裡那絲細微的蘭花香,都沒有區彆。

毫無疑問,兩張紙條出自同一人之手。

皇後。

馮清歲嗤笑一聲:“真夠自負的。”

每次指使旁人殺人都要用一模一樣的紙墨和字跡,如同每次殺完人都要簽上大名的連環殺手。

如此狂妄,不可一世,無非是篤定旁人無法追尋到自己。

是誰給她的自信?

想必是韓瑞軒送她墨錠時,沒告訴她自己還留了塊瑕疵品,讓她以為,全天下隻有她有這一款花香墨,且無人知曉。

因而她肆無忌憚地用這墨作惡,隱秘地炫耀自己的本事。

馮清歲合上蓋子,垂下眼瞼。

總有一天,她要讓皇後死在這份自負上。

焦氏尚不知自己和譚青舟的私通暗道已為人所知,翌日醒來,用過早膳,去了隔壁一趟,假裝才知道崔氏留在慶國公府陪侍母親。

而後回府,命人取了幾樣上了年份的名貴藥材,送去慶國公府。

附言:“望老夫人沉屙早愈,福壽康寧。”

便一心一意盼著慶國公老夫人的死訊。

崔氏與慶國公老夫人感情深厚,隻要慶國公老夫人一死,她從旁挑撥幾句,她定然會告馮清歲。

謀害老封君可是死罪,刑獄司定會將馮清歲緝拿歸案。

隻要馮清歲進了刑獄司大牢,譚青舟就有辦法讓她死在裡麵。

如此,就能完成要挾之人的指令了。

想到這裡,她擰起眉頭。

“到底是何方神聖,將我和譚青舟的底細摸得這般清楚?”

她剛及笄就嫁給了譚青舟,而後三年抱倆,譚青舟進京趕考時,她在離州日盼夜盼,等著做官娘子。

誰知做是做了,卻是個七品小官的娘子。

太常寺典簿那點俸祿,隻夠譚青舟一個人在京城賃房度日,壓根養不起他們娘仨。

她放著地方豪賈不嫁,嫁譚青舟一個寒門舉子,圖什麼?

不就圖個誥命嗎。

五品以上才能請誥,譚青舟呆在太常寺這種冷衙門,便是做到致仕,也未必能讓她當上誥命夫人。

京城這地兒,藏龍臥虎,沒個把權貴扶持,想要青雲直上,簡直癡心妄想。

她收到譚青舟的家信後,尋思了幾天,找上族長,讓他將她從譚青舟房裡人改成譚青舟大哥譚青山的遺孀。

譚青山比譚青舟大兩歲,五歲時隨譚母去鎮上看社火,被拍花子拐了去,生死不明。

譚父譚母花了大力氣找譚青山,結果人沒找著,還累出一身病。

早早就撒手人間。

“……青山死後,我們娘仨為了讓他落葉歸根,到處打聽,終於找著譚家村……”

族長當時目瞪口呆。

但聽完譚青舟的情況,以及她的初衷——為了讓譚青舟有個好前程,好回饋父老鄉親,欣然同意了她做法。

不光改了族譜,還讓全村人統一說辭,日後就把她當做譚青舟的寡嫂對待。

至於官府那裡備案的婚書,有錢能使鬼推磨,改一改也不是難事。

一切準備妥當後,她方給譚青舟去信,告知她自己的安排,讓他好好找個高門貴女,不要辜負她的犧牲。

譚青舟和她是一路人,眼裡隻有功名利祿,對她此番作為,表示了一番感動後就設局迎娶貴女去了。

她可不會白給人做嫁衣裳。

自然另做了一番手腳。

隻有崔氏無所出,她的兒子才能“過繼”給譚青舟,繼承譚青舟的奮鬥成果。

而她,則借著過繼兒子的恩情,順利來京城投奔譚青舟。

譚青舟既想貪墨,又畏手畏腳,還是她想出經營食店的妙計,才讓他的贓款有了正當去處。

她和譚青舟,才是這天上地下,最般配的一對。

崔氏不過是他們過河的板子。

等奕兒的親事定下來,崔氏這板子也可以抽了。

她謀劃了二十年,眼看就要迎來曙光,卻突然來了當頭一棒。

“一定要把人揪出來,掐滅禍根。”

她喃喃自語。

那張威脅她和譚青舟的紙條上的墨香非同尋常,她特地收好,留待日後尋找線索。

當務之急,是扛過這一劫。

隻是,她等了一個白天,也沒等來慶國公老夫人的噩耗。

“老太婆命真硬。”

臨睡前,她狠狠咒罵了一聲,而後祈禱翌日起來能收到好消息。

然而。

意想不到的是,半夜她被玉佩墜地聲驚醒。

兩枚本該拴在大兒子和小兒子脖間的玉佩,赫然躺在她床榻前的地毯上。

玉佩底下還壓著一張紙條。

“不想他們死的話,立刻來東城土地廟。記住,隻許一個人前來,若將消息告訴任何人……你知道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