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瑤和三姐薑竹留在村裡看稀奇,靠山村除了村裡人的親戚,隻有每年收稅的官差和一年才來兩三次的貨郎會來村裡。
可見這個村有多窮,貨郎都不愛跑!
前兩年交稅薑瑤還小,薑翠山就沒帶她來,今年她能自己跑了,就想來看一下這個時代的官差長什麼樣子,是不是和電視劇裡的一樣。
愛湊熱鬨是刻在華國人骨子裡的dna,薑瑤也不例外,雖然村裡人愛嚼她家舌根,但也不影響她看熱鬨。
來了兩個衙役,衙役製服和電視上看的差不多,隻是麵料沒有電視上那麼好。
他們悠閒的坐在村裡安排的桌子上喝茶,族長帶著兒子還有幾個村裡的壯勞力在乾活。
村民們畏懼他們,沒人敢靠近。
從古到今,普通人對穿製服戴官帽的都心存畏懼。
現代,教育網絡的普及,人們敢於麵對了,但在古代,戴官帽、腰間帶刀的官差絕對不能惹。
否則,被抓進大牢關幾天不說,有的甚至傾家蕩產,就此家破人 亡。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薑瑤隻是好奇,又不是想惹事。
看過了,覺得沒什麼特彆的,就拉著三姐準備回家了。
隻是走到村口就遇上,已經交了稅但愁眉苦臉的村裡人。
在村裡人眼裡,薑瑤家可是比村裡人都窮,畢竟她們家有個費錢的藥罐子。
日子嘛!都是比出來的,自己家過得不好,看到有人比自己過得更淒慘,心裡就會舒服一點。
薑翠山每年交完稅都唉聲歎氣一番,以至於村民們都忽略了,薑瑤一家氣色紅潤,薑瑤姐妹幾人從未穿過補丁衣。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薑瑤姐妹不怎麼出門,在外行走的薑翠山上山狩獵基本都穿破衣服導致的。
薑瑤入了族譜,每年祖宗祭祀她都進祠堂跪拜,還有薑翠山進村辦事或是找兄弟嘮嗑都會帶上她。
因此,村裡認識她的人不少,見到她和薑竹就忍不住逗弄一番。
“耀丫頭,我家狗兒和你一般大,卻比你壯實。
你呀!回去就勸勸你爹,休了你娘,村裡重新給你介紹個能生弟弟的後娘,你以後就不用守著你家那破家招婿了!”
“我爹才不會給我們找後娘呢!”薑竹憤怒道。
薑瑤沒有急著反駁,她撿了一塊石子,朝說話的人扔過去。
“阿,薑耀你這個小兔崽子……”
薑瑤:“二牛叔,上次被我爹吊樹上,你忘了,沒事,回家我就和我爹說,讓他給你回憶一下!”
“彆,叔錯了,叔再也不說了!”
旁邊的人起哄道:“二牛,你忘了耀丫頭是怎麼進族譜的了,去年丟石子可是把鐵牛打骨折的,你還敢惹她!”
“就是惹了小的,來了大的,你怎麼還沒長記性,是不是薑大栓又找你喝酒了!”
薑瑤沒在理會這些人,她爹說,她娘以後不用吃藥了,以她爹薑翠山的本事,還有她以後的本事,她們家以後的日子差不了。
沒必要和這些人掰扯,過得好不好那都是自己事。
“等以後幾個賠錢貨砸手裡,翠山指定後悔沒聽我們的……”
還沒走遠的薑瑤姐妹聽到這話,不禁停下腳步對看一眼。
她們已經能想到,要是村裡知道大姐婚事定了的消息,肯定要大吃一驚。
確定了趙家上門的時間,薑家就開始忙碌了。
薑翠山這幾天上山獵了隻野豬還有野雞兔子送進城裡,給家裡添了幾兩銀子,用來辦一場體麵的訂婚宴是夠了。
趁著這幾天農閒,薑翠山叫上幾個兄弟,給家裡破舊茅草屋換個頂,還重新拾掇了下院子,該修的修,該補的補。
雖然不管怎麼弄都比不上趙家的青磚瓦房,但起碼乾淨整潔給人個好印象。
除了這些,訂婚宴雖然不辦酒席,但還是得請村裡德高望重的人出席見證,族長還有幾位族老必請。
再有和薑家關係比較不錯的人家,這些人除了上門吃席,還能幫忙辦席。
主人家當天要招待親家,可沒時間去做席麵。
到了這時,村裡人才算知道薑梅要訂親的事,既震驚男方家竟然上門提親又嫉妒薑梅能找到一門好親。
有那想壞事的人家,還想打聽出男方家是那的人,準備攪黃這門婚事。
隻是多方打聽,方圓十裡地,就沒聽說是誰家上薑家提親,才作罷。
到了趙家上門的日子,薑翠山提前一天上山去獵了隻200來斤野豬來招待趙家人還有來幫忙的人。
薑大柱的婆娘帶著幾個同樣和薑家交好的婦人早早就來了薑家,聽著薑翠山說一整頭野豬都要做了吃,都很吃驚。
心想,看來薑翠山給薑梅找的這門親,家世應該很好,薑家交給她們的食材不止野豬、野兔、野雞也有幾隻,整個席麵8道菜,就隻有兩道素菜。
這是下了大血本,也讓來幫忙的人,直觀的感受了薑翠山打獵的厲害。
一大早,薑家就熱熱鬨鬨的忙碌起來,大姐薑梅今天是主角,乖乖的待在房間就好,二姐薑蘭在廚房裡和村裡的嬸子們忙活,薑瑤這個小的,都被指使得團團轉,給來幫忙的叔叔嬸嬸找東西。
至於薑翠山和王氏?
薑翠山一大早就去接趙家人了,他們這個地方偏僻,不熟的人根本找不到,進他們村的五裡路還隻能步行,牛車、馬車根本進不來。
所以,王氏要在家主持中饋。
趙大虎,天不亮就帶著媳婦楊大花和兒子趙長生,還有準備的好的提親禮,駕著他爹憑著老臉從莊子裡借的馬車往靠山村所屬的鄉鎮駛來。
薑翠山一早就在鎮上等著,靠山村離鎮上有二十裡,離小湯山有四十多裡。
薑翠山之前出來賣獵物時,就和趙家約好在鎮上一家開了多年的茶肆門口彙合,兩方相遇時,茶肆才開門不久。
“趙兄、楊大姐,我們這的路不好走,一路辛苦了。”薑翠山看到趙家人,開心的上前寒暄。
趙大虎看到薑翠山已經在等著了,心裡十分慰貼,笑道:“我們上門求親的,心裡高興都來不及,哪裡還記得路上辛苦。”
“就是,薑兄弟,你且稍等一下,我們還得去接一人。”楊大花笑著打斷兩個大男人的互相吹捧。
等接上趙家請的媒婆,一行人才高高興興地往前往靠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