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阿哥府。
四福晉烏拉那拉氏聽貼身大丫鬟春杏說,四阿哥還未回府,她也沒了胃口,隨便對付幾口,就讓下人撤了下去。
今日德妃昏倒,接到消息的她立即進宮,結果不僅沒得一個好臉,還被訓斥不關心幼弟,沒有儘到嫂子的職責。
四福晉有苦說不出,她知道,德妃這是因為十四弟遷怒她,但即使知道,她也隻能受著,她要是稍有不慎,就是大不敬,到時還要連累四阿哥。
嫁給四阿哥兩年,她也算是看出來了,德妃對四阿哥的感情很特殊,既不親近也不疏離,反而有幾分厭棄,人前人後兩副麵孔。
她十歲嫁給十三歲的四阿哥做福晉,出嫁時,額娘就和她說過,孝懿仁皇後佟佳氏和德妃的恩恩怨怨。
她烏拉那拉氏是孝懿仁皇後佟佳氏臨終前給四阿哥定下的福晉,自然也不得德妃喜愛。
對德妃的態度,她額娘讓她看四阿哥的態度,四阿哥對德妃孝順甚至有些討好,她作為福晉自然跟隨。
隻是嫁給四阿哥五年,去年她年滿十四和四阿哥圓房,德妃作為四阿哥的親生母親給的賞賜還不如其他幾個妃位的娘娘。
她就看出德妃,不喜四阿哥也不喜她,四阿哥也看出來了。
但看出來又如何,皇阿瑪最看重孝道,所以,即使德妃偶爾磋磨或是給四阿哥送女人,給她添堵,她也要做一個孝順的皇家媳婦。
“福晉,要不奴婢在讓膳房送點新做的點心,你再用點,你今天忙活一天,還沒用多少!”蘇嬤嬤心疼道。
“嬤嬤,不用費心,我歇一下就好!”
蘇嬤嬤搬來兩個迎枕放在福晉的背後,榻上的小炕桌也挪出去,道:“福晉略歪歪,主子爺今晚不知多久才回府。”
雖然福晉才15歲,但性格執拗,蘇嬤嬤知道她勸不住,遂隻能儘心伺候,半跪在炕邊給四福晉捏腿。
今天福晉又在永和宮可是跪了好些時間!
四福晉剛瞌下眼,一個小丫鬟急衝衝走進正院,不一會大丫鬟春杏就進了屋,先是一個深蹲萬福,再利落起身來到四福晉跟前小聲叫喚。
“福晉,剛才門房傳來消息,小湯山莊子上來人,說是莊子上的人,救了幾個被拐的孩子。”
四福晉猛地睜開眼,目視著春杏,驚喜道:“你說的可是真。”
春杏立馬跪在地上,恭敬道:“人還在門外候著!”
四福晉把小丫鬟叫進來,確定消息是真的後,立即吩咐人去告訴四阿哥。
府裡小廝找到四阿哥時,他正在府衙等消息,隨著消息傳回來的越多,卻毫無線索,府衙裡的氣氛也越來越沉重!
最壞的打算,就是人已經被帶出了城門!
順天府近日已經戒嚴城門,這些賊人是怎麼出城門的,除非城裡有同黨,想到近段時間,九門提督向皇阿瑪稟報,前朝叛黨的事。
還有今日母妃連連派人前來施壓,胤禛扶著椅子的手不自覺捏緊,臉色越發陰沉。
就在這時,蘇培盛匆匆進來,單膝跪地,急切道:“爺,福晉剛讓人傳話過來,說小湯山莊子的人今日救了幾個被拐的孩子,現在人就在府衙門外!”
四阿哥猛地站起,眼中閃過驚喜與希望,“快,讓他們進來!”
不一會兒,王管事就帶著幾個臟兮兮卻眼神靈動的孩子進了府衙。
看到四阿哥坐在上首,兩邊還有幾位大人,整個大堂的威嚴在燭火的搖曳下,儘顯陰森恐怖,王管事連帶幾個孩子嚇得一進門就匍匐跪下。
王管事帶著人進城門時,天已快黑,城門已關,要不是有四阿哥府的令牌,他們連城門都進不來。
進了城王管事才發現今日整個紫禁城氣氛格外壓抑,往日熱鬨的街市,叫賣聲都安靜了下來,到處都是巡視的官兵和帶刀的侍衛。
王管事,看見那些官兵侍衛隻要見到帶孩子的百姓都要盤問一番,心中就是一驚,回頭看馬車上的幾個孩子,難道是這些孩子。
等被四阿哥府裡的人帶到了順天府門口,他心裡的猜測得到了驗證。
“四阿哥吉祥,奴才是”
四阿哥不耐煩道:“彆廢話,快說怎麼回事?”
王管事嚇得渾身一顫,跪在地上的身子戰戰兢兢的把事情交代了清楚。
“所救的孩子全在這裡了嗎?”
四阿哥看著王管事帶著來的四個孩子,還有一死一殘的拐子,就是沒有十三、十四弟的蹤影,心中希望破滅,但還是忍不住多問一句。
王管事被現場的氣氛嚇得,隻記得交待他為什麼帶人來城裡報官,卻忘了交代有幾個孩子,四阿哥問起,他才想起那兩個怎麼都要等家裡去接的男孩。
“回四阿哥,還有兩個男孩在農莊,他們說他們是城北員外郎黃三爺家的小子,要等家裡人接才走。”
“城北黃三?”
四阿哥眼中精光一閃:“備馬,去小湯山。”說完率先起身。
“趕緊的帶路!”
蘇培盛踢了一腳還在發愣的王管事,急忙跟了出去。
不一會,以四阿哥為首的一大隊人馬,疾馳趕往小湯山莊子。
而小湯山趙大虎家此時也亂作一團。
“快,去村裡把那赤腳大夫請來,還有叫人把崔婆子也叫來,估計是被嚇著掉魂了。”楊大花把三個兒子使喚得團團轉。
薑瑤和王氏住的屋裡燈火通明,擠滿了人,屋裡傳來王氏壓抑的哭聲:“耀兒,我的耀兒啊!你彆嚇娘。”
薑梅在發現薑瑤靠著她睡著後,本想留她在她的房裡休息,但薑梅在月子裡需要好好休息,再加上王氏怕晚上孩子的哭聲會吵醒薑瑤。
就讓趙長生把薑瑤抱到趙家給她們娘倆準備的房間,誰知才抱過來不到一刻鐘,王氏就發現薑瑤有些不對勁。
全身泛紅不說,人也昏厥過去叫不醒!
王氏立馬去找楊大花,好在今日有事,趙家眾人都還未休息,聽到王氏的叫聲,立馬過來查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