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劍塚(1 / 1)

推荐阅读:

次日清晨

溫晴雪起的很早,等啊等啊等

許閒訕訕來遲。

肚子撐得圓滾滾,嘴巴裡塞的滿滿當當,懷裡還捧著幾個靈麵包子。

含糊其辭道:“小溫,早啊。”

溫晴雪皺著眉頭,不解道:“師祖,你這是去哪了?”

許閒將口中吃食吞下,騰出手拍了拍胸口,打了個飽嗝。

“隔—吃飯啊,吃飽了才有力氣拔劍不是。”

將手中包子遞上,問:“來一個?”

溫晴雪本能後退了一小半步,擺手拒絕道:“不了。”

許閒蹙了蹙鼻尖,“行吧,那走吧。”

溫晴雪喚出長劍,許閒踏步而上。

“小師祖,站穩了嗎?”

“走著。”

平地起步,仙人乘風,直奔天外。

劍塚。

坐落於鑄劍峰深處,是問道宗根基所在,也是整個問道宗最神秘且神聖的地方。

那座劍塚。

乃是李太白所留。

裡麵究竟有多少劍,至今不得而知。

凡問道宗弟子,築基之日,便可入劍塚取劍。

靈兵,地兵,天兵,仙兵,應有儘有,能取到什麼,各憑本事。

相傳。

長生橋下,一劍峽中的三柄仙劍,便是劍祖自劍塚之中所得。

劍塚之劍,不論品階,皆是有靈之劍,一生隻擇一主,人死而劍封,重歸劍塚。

萬年來,問道宗弟子入山擇劍,有得靈劍者,平平無奇,有得天劍者,一鳴驚人。

而得仙劍者,屈指可數。

林淺淺得天器青霜,已是上乘。

行至劍塚前,溫晴雪提前降落於山前一廣場,望著長階之巔道:“小師祖,劍塚所在,周圍有磁場,不能禦劍,我們走上去吧。”

許閒啃著包子,巡視四周。

廣場不大,青石鋪砌。

長階延綿,直上雲霄。

階前有一巨石,巨石之上用朱砂刻有二字。

[劍塚]

順著長階向上看去,雲霧繚繞,浮於山腰,平添神秘

“行。”

溫晴雪前方引路,許閒稍後而行,開始登階。

築基便可取劍。

也隻有築基才可取劍。

這是劍塚的規矩,也是劍塚自帶的法則。

築基境之上若是強行進入,便會被亂劍撕裂,屍骨無存。

劍塚。

就像是一座洞天秘境,裡麵藏著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機緣,天下之人,早已垂涎已久,異族更是苦劍塚久矣。

故此才有人言,一座劍塚,鎮壓凡州北境萬年。

此時長階,除了二人,在無人影。

向前途中。

溫晴雪趁機向許閒又普及了一遍劍塚的由來,規矩,和法則

特彆強調了取劍的規則。

她說:“劍塚之中,有五座劍池,分彆是靈劍池,地劍池,天劍池,仙劍池,神劍池,取劍如同現在一般登階。”

“內有五重劍天,分彆對應五座劍池,第一重劍天,需登99道石階,見靈劍池,爬上就能於靈劍池中擇一劍,池中之劍,以百萬而計”

“在往上,需再登階999階,到達二重劍天,見地劍池,有地劍十萬”

“第三重劍天,需在登階9999階,見天劍池,有天劍數千”

“第四重劍天,需登階99999階,若是登上去了,可見仙劍池”

說到此處,溫晴雪清冷的眸子裡,泛起炙熱的向往,略帶遺憾道:“當初,我行至第三重劍天,欲在往上,不出百階,便以無力承受四重劍天的劍意,故取天劍而歸,當時仰頭,連仙劍池的影子也未曾見到,聽說四重劍天的天劍池裡,有劍一百,皆是不世名劍可惜,見過之人極少。”

望向許閒,肅穆道:“萬年來,除了劍祖,曾於仙劍池中取出仙劍者,記載中僅有五人,每一個,都是不世的劍道天才。”

“五個嗎?”

許閒小聲複述,聽的入迷,四重劍天,差一階便是十萬長階。

五個,也不少了。

“想知道是哪五位嗎?”溫晴雪主動詢問。

“想。”許閒坦然承認。

溫晴雪逐一而道:“第六老祖,第七老祖,第八老祖,第九老祖,還有咱們宗主。”

許閒說道:“哦?這麼巧,全是我師兄師姐?”

溫晴雪神神秘秘道:“其實,我問道宗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知道的人不多。”

許仙八卦之心蠢蠢欲動,“哦…是什麼?”

溫晴雪望著峰巔,鄭重道:“凡可登臨四重劍天,於仙劍池中帶仙劍而歸者,便可拜入劍祖門下,成為劍祖的親傳弟子。”

話音一頓,她看一眼少年,微微笑道:“不過,小師祖已經是了,取不取得出仙劍也是一樣的。”

許閒聽完,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這就說得通了。”

難怪。

自五師兄開始,都是代師收徒,原來原因在這裡,原本覺得很離譜,現在聽來,非常之合理。

至此。

溫晴雪便一言不發,默默爬階。

許閒覺得不對,問道:“你還沒說第五重劍天呢,石階百萬?神劍池裡有劍幾何?”

溫晴雪餘光一瞥,搖了搖頭。

“不知道。”

“嗯?”

溫晴雪失神道:“沒人知道,從未有人爬上去過,或許,你可以問問宗主,她興許知道。”

許閒表示理解,登臨仙劍池的僅有五人,其餘人,連仙劍池都見不到,何況是最後一重劍天裡的神劍池呢。

卻還是撇了撇嘴,吐槽道:“我上哪問去,總不能現在回去再來吧。”

“不用,宗主在山頂等你呢。”

許閒一愣,問道:“嗯,我師姐來了?”

溫晴雪答非所問:“李峰主也來了。”

許閒咬一口包子,吧唧吧唧,笑道:“哈哈,搞這麼隆重嗎?弄得我都有些緊張了。”

溫晴雪聳了聳香肩,不再說話。

兩人腳步下意識的加快。

山極高。

長階數百。

可這裡的長階隻是尋常的石階,登山之人卻是修行之人,兩人自是半點感覺也沒有,爬至山巔,輕輕鬆鬆,額頭之上,甚至不曾有半點汗水。

是根本就不累?

還是初冬的山崗天太寒?

就不得而知了。

登上山頂,見一巍巍天門,浮於雲間,門下有兩個人影,一男一女,格外熟悉,許閒不急於窺天門之壯闊,而是揮手示意,招呼道:

“師姐。”

“青山師侄,久等了。”

姑娘聽聞,眉眼彎彎。

青年聽聞,麵色暗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