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整齊的腳步聲響起,打斷了陸歌的哼唱。
循聲望去。
從宮門之內走出兩隊禁軍,一個個也不打傘,任由風吹雨打。
在禁軍的護衛之下,華蓋高聳,悠悠而來。
趙王坐在鑾駕之上,身後跟著群臣。
老大都出來丟臉了,這些個臣子可不敢留在宮中。
“祖師,趙王這是親自來迎接您了。”
慎到臉上露出笑意。
在慎到心中,能讓一國之主親自相迎,不管是其自願的,還是被迫的,那都已經是很牛掰了。
不愧是祖師。
“哈哈哈哈哈,陸子,慎子安好?”
鑾駕出了宮門,趙王被攙扶下來,朝著陸歌和慎到拱手打招呼。
“還好還好。”
“畢竟這宮外無雨,天氣晴朗。”
“這太陽曬的我挺舒服的。”
陸歌笑眯眯道。
趙王麵色一滯,這陸子說話如此不客氣的麼?
“舒服就好,舒服就好。”
要不說人家能當王呢。
如今當著陸歌的麵,哪怕心中再怎麼不爽,臉上都不會顯露半分。
“陸子乃老子親傳,道家祖師。”
“如今前來赴宴,孤本該早就前來相迎。”
“隻是因為滂沱大雨,倒是耽擱了。”
“久聞陸子神通廣大,定然知曉如何止風息雨。”
“如今還請陸子,慎子隨我入宮賜。”
趙王姿態放的極低,再無之前在宮中時那般傲氣。
陸歌看著趙王,輕歎道:“我本是開開心心前來赴宴。”
“咱們好吃好喝,好聚好散多好?”
“何至於如此啊。”
說罷,轉身返回車廂之中。
“這場暴雨,日之後自會停下。”
“至於赴宴就不必了。”
“慎到,咱們回去吧。”
慎到點頭應是,又朝趙王一禮以作告辭。
馬車一個掉頭,背離王宮而去。
原地隻留下麵色逐漸陰沉的趙王。
自己堂堂一國之主,如今都已經認輸,親自出來迎接了。
這陸子還是不給麵子。
不赴宴也就罷了,甚至都不願當場就這雨給停了。
好好好,真當孤是吃素的不成?
趙王一怒再怒,上了鑾駕,重新冒雨回宮。
另一邊。
“祖師,您這次如此不給趙王麵子,會不會。。。”
慎到麵色有些擔憂。
陸歌淡淡道:“怎麼?怕他報複我?”
慎到點了點頭。
陸歌搖頭道:“且不說他能不能做到。”
“光是時間上,怕是已經不太允許了。”
“就在今年,秦國就要舉兵來犯。”
“他抵抗秦軍尚且無力,哪抽得出時間來報複我哦。”
這話一出,慎到心中猛然一縮。
“祖師,此言當真?”
陸歌眼睛一閉道:“現今秦國便已然蠢蠢欲動。”
“那趙王為何宴請我?”
“今日又為何變臉?”
“無非就是之前想要拉攏我,從而將道家拖上趙國的戰車。”
“而見我收了小政為徒之後,看出我親近秦國,故而想給我一個下馬威。”
馬車軲轆行走古老街道之上,很快便重新回到家。
陸歌一頭鑽進房間,繼續觀閱經典。
時間流轉,歲月如梭。
一晃五個月悄然而去。
“祖師,祖師。。。”
門外響起慎到焦急的呼喊聲。
陸歌從典籍之中抬頭,朝著門口看去。
就見慎到麵色焦急,匆匆而來。
“怎麼了?”
陸歌隨口問道。
慎到穩了穩氣息道:“剛剛得到消息。”
“秦國派五大夫王陵領兵,直逼邯鄲。”
“您當初所言,已然成真。”
陸歌點了點頭道:“嗯。”
慎到一怔,就嗯?
沒其他反應了?
“祖師,如今秦國來犯,戰亂將起。”
“咱們不準備一番麼?”
陸歌想了想後道:“不著急。”
“平原君不是廢物,秦國一時半刻是打不下邯鄲的。”
“真要準備的話。。。。”
“你走一趟質子府,將小政一家接過來。”
慎到心領神會道:“您是怕趙王殺他們泄憤?”
陸歌點頭道:“趙王並非心胸寬廣之輩。”
“一旦被秦國打急眼了,定能做出這事。”
慎到不再多言,拱手轉身離去。
子楚一家住在質子府中,雖然待遇不太行,但是並不會限製自由。
隻要還在邯鄲之中,都是能隨意行走的。
就是不能出城而已。
慎到匆匆而去,直至天色黃昏才回來。
跟他一起的,還有一輛大馬車。
“見過祖師。”
呂不韋一進門,就笑嗬嗬朝陸歌拱手行禮。
陸歌有些意外道:“你怎麼也跟著來了?”
呂不韋有些不好意思道:“邯鄲之人,誰不知我與子楚公子交好?”
“聽慎子說,如今秦國來犯,他們可能會有危險。”
“弟子也怕受到牽連啊,所以便厚著臉皮前來避難了。”
“還望祖師垂憐,護佑一二。”
此時子楚一家也下了馬車。
子楚上前見禮,趙姬抱著趙政在身後跟隨。
“此處乃是慎到家宅。”
“你能不能留下,不是我說了算的。”
呂不韋麵色一喜,陸歌這般說就是不反對了。
趕忙轉頭看向慎到,眼神中滿是期待。
慎到哈哈笑道:“住下自然可以。”
“隻是寒舍鄙薄,怕是沒有太多空房啊。”
呂不韋一揮手道:“無妨。”
“我即刻將隔壁買下,再打通院牆,連作一體便是。”
這一刻,神豪之氣直衝雲霄。
有錢就是好。
慎到點頭道:“若是如此,那自然無妨。”
而後又讓慎忠安排房間,讓子楚一家住下。
日子一天天過去。
外界戰火逐漸點燃,整個邯鄲已然被秦軍徹底圍困。
但慎到家中,卻依舊安穩如山。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庭院之中,陸歌誦經之聲不絕於耳。
趙姬抱著趙政在一旁坐下。
陸歌看書,原本是隻看不念的。
如今卻讀出聲來,完全是念給小趙政聽的。
慎到,呂不韋,子楚也是不客氣,都一一跑過來蹭。
如今陸歌所讀的乃是莊子的《齊物論》。
他們也不是沒看過,但此刻聽著陸歌誦讀,就莫名覺得多了許多韻味。
嗯,陸歌識海之中,日日聽老聃誦讀《道德經》,那可不是白聽的。
如今他誦讀《齊物論》,隻是略有一分老聃誦經之韻味,便足以顯露經典十分之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