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榮六師的戰士們在拚死抵抗,用血肉之軀遲滯著日軍的進攻腳步,但在毒氣和日軍有生力量不斷加入的雙重打擊下,部分前沿陣地,尤其是幾個處於低窪處、毒氣殘留嚴重、火力點被重點壓製的支撐點,終於被日軍用人海戰術硬生生地撕開了缺口。
黃色的潮水,踏著守軍和己方士兵的屍體,湧上了富金山的部分陣地。濃重的毒霧混合著硝煙和血腥味,籠罩著這片剛剛失守的土地,也籠罩在每一個幸存守軍戰士的心頭。
妙高寺地下樞紐。
電話鈴聲刺耳地響成一片,通訊員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悲憤和急促:
“報告!三號高地東側陣地失守,七連…全員殉國!”
“五號窪地前沿陣地被突破鬼子正在鞏固陣地二營傷亡傷亡很大!”
“小鬼子……小鬼子從毒氣中殺出來,很多弟兄……沒來得及……”
顧家生站在作戰地圖前,緊握著拳頭。他聽著一條條噩耗,臉上不受控製地抽搐著。那雙曾因“解恨”而微微眯起的眼睛,此刻燃燒著熊熊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狗日的荻洲老鬼子!!”
顧家生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猛地一拳砸在粗糙的木柱上。
他看著地圖上被標注上代表日軍占領的刺眼紅叉,仿佛看到了那些在毒霧中痛苦掙紮、在刺刀下壯烈犧牲的弟兄,裝備的差距,尤其是這該死的、滅絕人性的毒氣,讓他的戰士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憤怒和悲痛。將那冰冷的殺意,化作更加深沉,更加堅決的複仇意誌。他抬起頭,目光掃過指揮部裡每一個人的臉,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鐵血:
“命令所有預備隊,立刻進入反擊位置!”
“命令炮兵,給我集中所有炮火,覆蓋丟失的陣地前沿,阻斷鬼子後續部隊,給我往死裡揍!”
“命令一線各部,死守現有陣地,一寸不許再丟,組織敢死隊,待炮火延伸,立刻給我把丟掉的陣地奪回來!”
“告訴所有弟兄!”
顧家生的聲音陡然拔高。
“陣地丟了,就給我用命奪回來,血債,必須血償。讓荻洲立兵這條老狗看清楚,富金山,是他第13師團的葬身之地,什麼也擋不住我們砍鬼子的刀!”
命令如同疾風般傳達下去。複仇的怒火在每一個戰士心中燃燒。毒霧可以暫時遮蔽陣地,卻永遠無法澆滅華夏軍人保家衛國、向侵略者討還血債的鋼鐵意誌,富金山的血戰,進入了更加殘酷、更加慘烈的階段。
預備隊在炮火的掩護下,戰士們沿著坑道和交通壕,怒吼著撲向日寇剛剛占領的陣地。炮兵的怒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炮彈如同長了眼睛般精準地砸在日軍後續梯隊和試圖鞏固陣地的鬼子頭上,炸得土石橫飛,血肉模糊。
一線陣地上的官兵,儘管被毒氣折磨得雙眼紅腫、聲音嘶啞,卻依然依托著堅固的工事和坑道體係,用密集的交叉火力死死釘死在陣地上,將試圖擴大缺口的日軍一次次打退。
富金山——此時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血肉磨坊。
荻洲立兵起初以為已經撕開了守軍的防線,狂喜之下,甚至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然而,他的興奮很快凝固在臉上,眼前根本不是預想中潰敗的華夏軍隊,而是一座由鋼鐵、水泥、坑道和百戰老兵的意誌澆築而成的死亡堡壘,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接下來的日子,富金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鮮血,每一道山脊都見證了慘烈的拉鋸。
日軍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瘋狂的進攻。從拂曉到黃昏,甚至深夜,炮火轟鳴幾乎未曾斷絕。步兵在軍官的督戰刀下,排著密集的隊形,踏著同伴的屍體,如同潮水般湧向榮六師的陣地。
然而,榮六師依托著顧家生苦心經營的立體防禦體係,展現出令人膽寒的韌性和效率。
日軍的炮火覆蓋雖然猛烈,但大部分火力都被地表工事吸收,真正能威脅到坑道內的卻寥寥無幾。守軍可以靈活機動,在炮擊時退入坑道深處保存實力,炮火一停,立刻通過四通八達的交通壕和隱蔽出口重返戰位,給予日寇迎頭痛擊。
榮六師的三個炮團真正的化身為戰場大殺器,觀測員潛伏在精心構築的前沿觀察所,通過電話或簡易信號,將日軍的集結地、進攻路線、炮兵陣地坐標精準地傳回後方。
然後炮群隨即發出震天怒吼,炮彈如同長了眼睛般砸下,將日軍的進攻隊形炸得七零八落,衝鋒往往在發起階段就遭遇毀滅性打擊。
輕重機槍、迫擊炮、也適時的加入當中日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成堆屍體為代價。
榮六師的官兵,都是曆經戰火淬煉的老兵。他們經驗豐富,槍法精準,心理素質過硬。麵對日軍的瘋狂進攻,他們沉著冷靜,懂得利用地形,善於偽裝,能在最殘酷的環境下保持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心中燃燒著對侵略者刻骨的仇恨和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支撐著他們在毒氣的陰影下、在炮火的轟鳴中、在戰友不斷倒下的悲慟裡,依然死戰不退。
荻洲立兵眼睜睜地看著他引以為傲的“鋼軍”在富金山前撞得頭破血流:
九五式輕型戰車早已損失殆儘。後續補充的幾輛八九式中型戰車,也在榮六師精準的直射炮火、集束手榴彈和敢死隊員的拚死爆破下,一輛接一輛地變成了山坡上燃燒扭曲的廢鐵。
到了9月上旬,第13師團最後一點可憐的裝甲力量,也徹底宣告覆滅。
為了壓製榮六師的重炮和支援步兵衝鋒,日軍的炮兵聯隊幾乎打光了所有的儲備炮彈。炮管打得通紅,甚至出現炸膛,補充的彈藥遠遠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到了9月9日左右,日軍的炮擊變得稀稀拉拉,甚至很多時候隻能用迫擊炮和擲彈筒進行象征性的炮火支援,火力強度斷崖式下跌。
富金山的每一道山坡,每一處窪地,都鋪滿了日軍的屍體,新補充上來的兵員,往往還沒來得及熟悉戰場,就在衝鋒中倒下。日軍基層軍官和軍曹的傷亡尤其慘重,部隊的組織力度和戰鬥力急劇下滑。
傷員的數量更是觸目驚心,野戰醫院人滿為患,哀嚎遍野。戰死者數字如同滾雪球般攀升,重傷員被源源不斷地後送,輕傷員則被強製留在前線,許多人帶著繃帶和傷痛再次被驅趕著投入進攻,然後變成新的重傷員或屍體。
連續不斷的進攻,使得第13師團傷亡重大、裝備的損失嚴重、尤其是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希望,這讓日軍士兵的狂熱和“武士道”精神被消磨殆儘。
恐懼和絕望開始蔓延。衝鋒時的“板載”喊聲越來越稀落,越來越無力第13師團已經攻不動了。
(兄弟們說前文的董事長這個稱呼容易出戲問題,我已經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