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匠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 匠人(1 / 1)

推荐阅读:

兩人聊著正歡,有人又找上了門。

進門就高喊道:“通報一下,本人德國公使館參讚珀費雪。”

另一間屋中做著女紅的呂碧城也聽到了,迅速來到廳中。

珀費雪過幾年就會當上正式的德國駐大清公使,此人算是個小“中國通”,修習過多年。

李諭迎出來道:“參讚先生,有失遠迎。”

珀費雪直截了當說:“帝師先生,您最近是不是有些言多必失”

李諭笑道:“參讚先生還會說成語,不過為什麼這麼講”

珀費雪取出《大公報》說:“帝師先生在報上如此談論我國的大哲學黑格爾,恐怕不妥,你們應當對我國思想家有足夠的尊重。”

李諭道:“如果是黑格爾先生先不尊重我國的先賢哪又怎麼說”

“那是哲學上的問題,並不是不尊重,而且我也曾讀過你們的所謂上古思想家之典籍。我想黑格爾有資格批評他們。”珀費雪說。

朱國楨可是個正兒八經科舉出來的,當下就不服了:“參讚,現在您可是更加不尊重我們。”

“我說的並不是空洞來風。”珀費雪說。

李諭糾正道:“應該是空穴來風。”

剛才還誇獎他會說成語哪。

珀費雪拿出一本英譯本的《莊子》說:“我想這就是貴國無上的思想典籍吧”

李諭點點頭:“沒錯。”

珀費雪得意道:“你看其中這些句子,簡直味同吃蠟燭!哪有什麼高深的思想”

李諭也懶得糾正他的成語錯誤了,低頭看過去,是這麼一句:“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來的細毛的末端比泰山還大。”

英文直譯就是這麼尬。

李諭琢磨了一會兒,沒有想明白具體出自何處,朱國楨不太懂英文,問道:“是哪句”

李諭給他直譯了一下。

朱國楨摸著下巴,思索了一會兒:“秋天鳥獸,細毛的末端,比泰山還大害!明明‘是夫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果然論對典籍的熟悉能力,李諭和他們這種科舉出來的人差太多。

好在此句名氣不小,李諭曾經看過。

珀費雪說:“你們說的怎麼不一樣”

李諭說:“參讚先生,這是翻譯的問題。如果想要讀懂中國文化,靠譯本是不可能的。隻有深入古籍,懂得文言文,並且了解當時的曆史才有可能。”

現在,也包括後世的英譯本《論語》《莊子》什麼的,都差不多這水平,就算是辜鴻銘比較厲害,也隻能是把意思解釋得比較到位,英文在表述上根本無法發揮出高度精煉的文言文氣勢。

李諭穿越前,英國最大的出版社剛剛也出版了《莊子》,可以借此了解一下歐美人如何古籍。

它是由原作翻譯到英文,再翻譯回,內容就是“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來的細毛的末端比泰山還大”這種水平。

朱國楨頓時不覺得洋人多厲害了,哈哈笑道:“參讚先生,你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這就有點難為珀費雪,實際上就算李諭,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僅限於學校裡語文課上過的內容。

朱國楨甚至提筆寫了出來,拿給珀費雪看。

珀費雪的確沒有看過原版《莊子》,確切說是看不懂。

“這難道不是一個意思”珀費雪問道。

李諭說:“我再教給你一個中國諺語,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你看不懂原版,就不要說懂得《莊子》,更不具備批判孔子、莊子的資格。”

“難道你又不是在批判我們的黑格爾嗎”珀費雪不依不饒。

“不一樣,”李諭攤攤手,“我那是就事論事,我從心中尊重他的辯證哲學。但不代表一個思想家說過的所有話都是對的。要不要我們聊聊辯證哲學”

就算李諭不懂哲學,不過在中國這種無神論社會成長起來,太懂什麼叫做辯證了。

珀費雪張了張嘴:“我們……有機會再聊這個問題。”

李諭從書架上找出一本《莊子》:“送給你。”

多少有點諷刺意味,但珀費雪如今已差不多知道自己理解有誤,厚著臉皮接過來:“我是懂的,用不了多久可以讀完。”

李諭戲謔道:“到時候還望參讚大人指摘。”

他可不信對方真能讀懂。

珀費雪走後,朱國楨說:“想不到洋人原來是這麼看待我們的典籍。”

李諭已經見怪不快:“改不了的。”

朱國楨說:“如此說來,洋人的文字不過爾爾!”

李諭說:“也不要這麼自信,隻能說東西方的思維方式存在很大不同。”

朱國楨說:“那你剛才不留他下來多講講說不定還能讓他真正了解尊重我們的文化。”

李諭說:“有個英國人這麼說過:他是放羊的,我是砍柴的。我們兩個聊了一下午,他的羊吃飽了,而我的柴哪”

朱國楨琢磨了一會兒,“這一句似乎有點道理,看來英國人說話還是有點意味的。”

那一句出自《月亮與六便士》的作者毛姆。

李諭說:“所以就算我能說通他,又能怎樣我獲得不了什麼,反而浪費了時間。書這個東西,就像植物,嚴重依賴水土環境,文化環境一變,無論是時間變遷,還是空間變遷,都會讓一本書變得怪怪的。”

朱國楨說:“可總不能讓洋人就這麼誤解下去吧”

李諭攤攤手:“你也看到了,讓一個洋人讀懂中國有多難,必須他們心甘情願花費大量時間才行,但又有幾個人真願意這麼做哪”

朱國楨有些失望道:“可我們卻必須要心甘情願學他們的東西。”

李諭拍拍他的肩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慢慢來嘛,事情總會有改觀。”

呂碧城此時也舒了口氣,心中想:“李諭本事還真不小,看似不懂經學,不過又能次次在洋人麵前維護經學,真是奇哉怪哉。”

朱國楨走後,李諭又來到東安市場丁德山的麵攤。

“幼,是帝師!”丁德山已經知道了李諭的身份,“帝師再來我這小攤吃麵,真是折煞小人。”

李諭說:“我今天還真不是來吃麵的,是有點大買賣想和你談。”

“大買賣”丁德山拿起毛巾擦了擦額頭,“帝師,我就是個小攤主,哪裡懂得什麼大生意。”

將來東來順可不是大買賣嘛。

李諭說:“我是請你研發產品,成功後,會給你最低500兩銀子作為酬勞。”

“五百兩!”丁德山極為震驚,這可是他四五年都攢不下來的巨額財富。

李諭問道:“怎麼樣做不做”

丁德山咽了口吐沫:“我無才無德,帝師怎麼看得上小人我除了會做點麵,也不會啥。”

李諭笑道:“就是做麵。”

丁德山更不明白了:“五百兩能做出來什麼麵”

李諭說:“我考慮製造一種方便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衝泡的麵。”

“隨時隨地還有這樣的”丁德山當然沒聽過。

李諭給他又解釋了一下,然後說:“大體就是這樣,但許多細節以及關鍵的料包調製,需要你的幫助。”

丁德山感覺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完全是自己的老本行,主要五百兩銀子誘惑太大,於是答應下來:“希望不會讓帝師失望。”

李諭說:“我相信你肯定可以!甚至連推廣的話術我都想好了,就叫‘匠人精神的傳承,永恒流傳的味道’。”

丁德山不好意思道:“帝師過譽了。”

李諭說:“哪裡過譽了你是不知道,在大海對岸的日本國,燒個幾十年米飯都能被當作米飯之神,也就是所謂匠人精神。你已經做過成千上萬碗麵條,哪裡不配”

“匠人精神這詞聽著真是有文化,我喜歡。”丁德山說。

李諭哈哈笑道:“你要是喜歡,以後我們推出的方便麵品牌就叫匠人,大批地往日本銷,也掙掙小日本的銀子!”

“帝師這話聽著解氣,我必須乾!”丁德山說。

“太好了!明日你就可以來我府上,放心,誤工費我也會出。”李諭給他又打了個包票。

丁德山異常感激,壓根沒見過這樣做生意的:“帝師您真是青天大老爺!”

第二天,丁德山早早就過來。

李諭給他講了講過程,然後讓鳳鈴拿來很多油、麵,以及調味品。

李諭說:“不要害怕浪費,科研過程中所有的耗費都是我出資。”

鳳鈴好奇問道:“先生,您是在做什麼”

“研製新品種麵條。”李諭說。

“這個我也熟啊!”鳳鈴突然說,“要不我在這給丁師傅幫忙吧。”

鳳鈴做飯確實有一套,而且實際上方便麵沒什麼複雜秘密,最關鍵的或許應該是料包的配方。

可能真正麻煩的還得是流水線製造。

好在李諭再怎麼說當年本科有機械設計的雙學士學位,隻要買來差不多的麵條機,就能夠改裝設計出來。

如今歐洲和美國已經有了電動的麵條機,一兩年後美國紐約還會隆重展出。

隻不過老外不太愛吃麵條罷了。

丁德山炸麵的香味很快吸引了其他院子的人過來。

虞和欽也放下味精的提純試驗循著味道來到這兒:“先生,今天開飯怎麼這麼早”

李諭攤攤手:“並沒有開飯,和你研製味精一樣,是在搞食品的研發。到時候料包裡加上味精,想想就是絕絕子。”

實話說就算李諭目前並不缺錢了,但晚清民國時期的夥食也和自己當年在大學食堂裡吃得差遠了。

甚至已經開始懷念泡麵火腿腸。

目前的狀況,至少許多年內,提純味精需要依靠水解法,無法使用發酵法,因為找到菌株更費時間。

水解法雖然造價高一些,不過起碼路子簡單,以後再慢慢改進唄。

虞和欽關注點卻不一樣:“絕絕子是什麼食物”

“額……是一個形容詞,就是非常好的意思。”李諭解釋了一下。

虞和欽凝思想了一會兒:“絕絕子,出自哪裡,我怎麼沒有在其他的書籍中見過”

李諭沒法和他細說,連忙岔開話題:“對了,等你研究完味精,我還有事要托你繼續研發。”

虞和欽說:“隻要是化學方麵的,您就隻管交給我。”

“當然是化學領域,我想要研製一種柔軟堅韌並且容易攜帶的袋子。”李諭說。

“袋子”虞和欽問道,“這有什麼好研究的”

“我說的是一種化工產物,乙烯可以在一定條件,比如高壓或者催化劑作用下,合成高分子結構,變成聚乙烯。”李諭簡單說了一下。

虞和欽瞪大了雙眼:“還能這樣!帝師您的構想也太天才了,簡直是化學的神!”

李諭笑道:“現在還是構想,主要是目前研製條件尚不符合。但我想讓你記下這件事,以後留學時,多學一些相關的內容,肯定可以用上。”

虞和欽真是太佩服李諭了:“帝師就是帝師!原來您不僅精通數學、物理、天文,連化學都有如此深的造詣。”

這種事可不經誇,畢竟都是當年化學課上學來的,而且到他穿越時,塑料袋都被禁用了。

不過在早年塑料袋還是有價值的,而且即便有汙染,也必然要經曆這個過程。

——曆史一次次證明,人類不吃點大虧,再怎麼硬說也沒用。

關鍵塑料的研製過程蠻有意義,將來必然能夠催生出很多化工企業。

包括玻璃之類的相關產業布局,算是李諭提前謀劃出的一步棋。

對於數理及天文外的領域,李諭的確隻能起到總體規劃的角色。

如果套用後世,有點像一些互聯網企業:一些大神級人物隻研究關鍵的算法和核心業務,至於具體寫代碼的人,都是有專門的碼農,或者乾脆直接外包。

比如穀歌、台積電之類公司的科學家,他們實際上很清閒的,甚至也親口承認“根本忙不起來”。

因為他們根本不敢隨意提變更,隻要一個小小改動,遍。

而一旦提出這個變更,科學家也要休息很久沒事做。

所以他們大部分時間就是喝喝咖啡然後多看郵件,並且開會和彆人討論,一定要保證不出錯。

貌似也可以解釋為啥歐洲人看起來不太忙福利又高。

李諭實際上不懂具體的塑料研製、方便麵製造、味精提純。

但他卻可以憑借穿越者超前上百年的理念保證大方向絕對不會錯,對於企業研發方麵來說,已經是最重要的了,不然研發經費都要打水漂,還白白浪費時間,給競爭對手機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