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獨占鼇頭!(1 / 1)

推荐阅读:

隨著第一輪飛花令接近尾聲,場上的氣氛愈發緊張而激烈。

磬音已然消散,但它所留存的餘韻,仿佛仍在胭脂湖上空徘徊不去。

圓台上的參賽者們紛紛放下手中的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複雜的表情,有人露出自信的微笑,有人則掩飾不住眼中的不安與焦慮。

台下的觀眾目光炯炯,低聲的議論仿若秋風中的呢喃,卻掩不住對蕭寧的期待與欽佩。

“麵具公子又是一騎絕塵啊。”

“這首‘秋風起兮白雲飛’,氣魄與意境皆無可挑剔。想必大儒們也會給出極高的評價。”

“是啊,這短短的十聲磬音內,他竟能寫出這樣一首蘊含深意的詩作,真乃神人之才!”

佳麗席上的紅衣翩翩放下手中的折扇,目光流轉,笑意嫣然:“這一輪比試,看來又是麵具公子的舞台了。”

紫煙繞則微微一笑,輕聲說道:“他的才情不僅讓人驚歎,更讓人敬畏。他的從容,仿佛這場比試從來都不在他的意外,而是理所當然。”

丹鳳朝陽點頭附和,語氣中多了幾分感慨:“他一首詩,不僅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境界的體現。這樣的文人,才是真正的風骨。”

圓台上,大儒們開始一一點評參賽者的詩作。

一位年長的大儒首先拿起第一份詩卷,那是一位中年書生的作品。他輕輕掃過詩句,眉頭微蹙,隨後緩緩說道:

“此詩雖工整,但‘秋風怒號聲悲涼’之意象過於尋常。‘天涯共此時淒涼’,雖有情感,卻顯得空泛。意境不足,分數偏低。”

那書生聽罷,臉上露出一抹苦澀,低頭退回了人群中。

接著,另一位大儒拿起年輕女子的詩作,輕聲念道:

“秋水悠悠漾心潮,落葉漂浮遙。”

大儒輕歎一聲:“此句雖有秋水的空靈,但‘遙’顯得飄忽,情感無法直抵人心。意韻未足。”

年輕女子微微鞠躬,臉上雖帶遺憾,卻也顯得坦然。

當大儒們的目光落到蕭寧的詩作時,氣氛瞬間變得凝重。

年長的大儒輕輕撫須,眼神中帶著欣賞與讚歎。他緩緩念道: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念罷,他的聲音微微一頓,隨後低聲說道:“此詩立意高遠,‘秋風起兮白雲飛’,短短八字便寫儘秋日的遼闊與空曠。‘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更是將秋天的肅殺與生命的輪回完美結合。”

另一位大儒點頭讚許:“以如此簡潔的句式展現出如此宏大的意境,絕非尋常文人所能企及。此作堪稱佳篇,分數當居全場之首。”

這番評價如同一道驚雷,徹底震撼了場上的所有人。

“竟然是全場之首!?”

“果然不出所料,麵具公子當真是技壓群雄!”

“這樣的才情,恐怕已超越了在場所有參賽者。”

聽到大儒的評價,台下的參賽者紛紛低頭沉思,臉上浮現出深深的無奈與欽佩。

柳山居站在台下,目光複雜地望著蕭寧,眉頭輕蹙,心中湧起陣陣波瀾。

“秋風起兮白雲飛……簡潔至極,卻蘊含無儘的深意。”

他喃喃自語,神情中透出一絲感慨:“這一詩,已遠遠超出了比試的意義,而是直指天地之間的無儘輪回。”

佳麗席上的紅衣翩翩輕輕歎息,語氣中滿是感慨:“這樣的詩才,已非凡塵俗人所能企及。今日之後,麵具公子的名字必將響徹神川。”

紫煙繞微微點頭,目光中帶著深深的敬佩:“他的每一首詩,都像是一道清泉,直擊人心,又如一幅畫卷,令人深思。這才是真正的大才。”

而丹鳳朝陽則輕輕一笑,目光如水般柔和:“他的一切,從未讓人失望。”

這一輪飛花令結束後,白雪霽緩緩起身,目光掃過場上的每一位參賽者,清冷的聲音再次響起:

“諸位,第一輪飛花令的比試已然結束。根據評審的評分,以下幾位參賽者將被淘汰。”

她一一念出幾人的名字,台上的參賽者麵露複雜的神色,有人黯然退場,有人則滿懷遺憾,卻又心服口服。

在這場高水平的比試中,他們輸得心甘情願。

而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蕭寧的身上。

他以一首驚豔絕倫的詩句,再次成為全場的焦點。

隨著第一輪飛花令的結束,胭脂湖畔的氛圍卻沒有絲毫放鬆。

秋陽漸盛,湖麵波光粼粼,柳枝隨風搖曳,清風中帶著一絲涼意。

觀眾們或低聲議論,或沉思品味剛剛的詩句,但更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台上的蕭寧。

這一輪,他的詩句簡潔卻深遠,已然震撼全場。

而第二輪飛花令的挑戰,即將拉開帷幕。

白雪霽站在圓台中央,她的身姿如霜雪凝成,清冷的目光環視四周,聲音如秋水般清澈卻帶著威嚴。

“諸位,第二輪飛花令即將開始。”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台上的參賽者們身上,繼續說道:

“這一輪的規則,與第一輪相同。仍是即興詠詩,時間限定為十聲磬音。”

“但這一輪的關鍵詞,將更加抽象,需各位結合自身的理解與才情,寫出更為深遠的意境。”

“而在評判方麵,我們的大儒們也會更加嚴格。”

說罷,她纖手一揮,示意負責擊磬的童子準備。

台下的觀眾紛紛坐直了身體,目光充滿期待。

“第二輪的關鍵詞是什麼?”

“會不會更加刁鑽?”

“麵具公子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佳麗席上的紅衣翩翩輕輕搖了搖折扇,唇角帶著一抹淺笑:“這一輪,可是決定優劣的關鍵時刻了。”

紫煙繞微微頷首,目光停在蕭寧的身上,輕聲說道:“麵具公子若繼續如此表現,恐怕無人能與之爭鋒。”

丹鳳朝陽則略帶玩味地一笑,目光中多了一分期待:“他會如何應對呢?”

就在這時,白雪霽的聲音再度響起:

“這一輪的關鍵詞是——‘心’。”

“十聲磬音內,作詩兩句,須含‘心’字。”

“請諸位開始。”

隨著白雪霽的話音落下,第一聲磬音如水波般蕩開,清脆而悠揚。

台上的參賽者們臉色一凝,紛紛提筆。

第一位上場的是一位年長文士。

他眉頭微蹙,顯然對“心”字的意境有些難以把握。

片刻後,他深吸一口氣,提筆寫道:

“孤燈伴月夜難眠,枯葉聲中寄我心。”

他的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絲疲憊。

台下觀眾微微點頭,但議論聲卻顯得平淡。

“這首詩的情感倒是直白,但意境稍顯淺顯了。”

“是啊,僅僅停留在孤寂之情,與‘心’的抽象意義相去甚遠。”

年長文士聽到評價後,神色黯然,默默退下圓台。

第二位是一位年輕的書生。

他目光堅定,顯然對此輪信心十足。

他輕聲吟道:

“青山不改流水遠,一片丹心向故園。”

這一句剛出口,台下便傳來一陣輕輕的讚歎聲。

“不錯!‘丹心向故園’這一句飽含忠義之情,頗有韻味。”

“但青山與流水的意象雖好,卻未能與‘心’字的主旨完全契合。”

大儒們稍作討論,給出了一個中等的評價。

年輕書生雖未能大放異彩,但也表現尚佳,神色略顯平靜地退場。

第三位是一名女子。

她微微低頭,提筆迅速書寫。

“心似浮萍漂泊遠,何日歸帆待月圓。”

詩句清麗婉約,卻也顯得有些平淡。

“這一句雖有思鄉之情,但‘浮萍漂泊’的意象未免過於普通,缺少新意。”一位大儒低聲評價。

女子微微鞠躬,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失落。

這一輪的比試進行得緊張而激烈,但每一位參賽者的表現,都似乎未能達到觀眾的期待。

而台下的觀眾早已將注意力集中在蕭寧的身上。

“麵具公子什麼時候上場?”

“他剛才那一首已是巔峰之作,不知這一輪能否再度超越?”

“‘心’字為題,意境廣闊,想必他一定能寫出更加驚豔的詩句!”

隨著第七聲磬音的響起,蕭寧終於動了。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如秋水般清澈,似乎將天地間的一切儘收眼底。

他提筆的動作輕盈而流暢,仿佛蘊含著一種無形的力量。

片刻後,他悠悠開口,聲音清朗而從容:

“青冥浩蕩萬裡天,一片冰心在人間。”

短短兩句,仿佛如驚雷一般炸響在眾人心中。

台下一片死寂,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驚歎聲。

“好!真是好!”

“‘青冥浩蕩萬裡天’,將天地的廣闊與胸懷寫得淋漓儘致!”

“‘一片冰心在人間’,更是點出了赤誠之心與高潔之誌,真乃絕妙佳句!”

佳麗席上的紅衣翩翩微微挑眉,目光中滿是欣賞:“麵具公子的詩才,果然不負眾望。”

紫煙繞點頭附和,輕聲說道:“如此意境,已非凡俗之人所能企及。他的詩,仿佛有一種打破時空的力量。”

丹鳳朝陽則輕輕一笑,眼中滿是讚許:“這一句‘冰心’,不僅展現了高潔的情操,更是詩人的精神寫照。”

而圓台上的大儒們更是紛紛點頭,目光中帶著濃濃的敬佩與感慨。

“此詩不僅意境高遠,情感深邃,更是將‘心’字的意象發揮到了極致。”

“今日飛花令,已然因他而生輝。”

隨著這一輪的比試結束,蕭寧的名字再次響徹全場。

他以一首驚世佳作,毫無懸念地成為這一輪的贏家。

台上的其他參賽者紛紛低下頭,臉上帶著深深的敬佩與感慨。

“這樣的詩才,早已超越了比賽的意義。”

“他的詩,不是作出來的,而是從心中流淌而出的天地之韻。”

蕭寧依舊站在圓台上,目光平靜如水。

他的一切風采,似乎都浸透在那短短的兩句詩中,讓人心馳神往。

最新小说: